北极阁翻改建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DOC 16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172633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极阁翻改建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DOC 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极阁翻改建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DOC 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极阁翻改建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DOC 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极阁翻改建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DOC 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极阁翻改建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DOC 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极阁翻改建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DOC 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极阁翻改建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DOC 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极阁翻改建工程的测量施工方案目录目录1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3.测量管理体系24.测量准备25.建筑物平面定位矩形控制网的建立35.1建筑轴线桩的布设原则35.2建筑物平面定位控制网的布设46.高程控制网的建立47.0.00以下结构的施工测量47.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47.2轴线投测方法57.3 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68.0.00以上结构的施工测量78.1平面控制测量78.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88.3高程的传递99.沉降观测1010.质量保证措施1211施测安全注意事项1312. 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413.测量管理制度141.编制依据1.1北极阁三条32#翻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

2、计1.2北极阁三条32#翻改建工程施工图纸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4工程测量规范与条文说明GB50026-93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信远控股集团#拟建的北极阁三条32#翻改建工程,地处东单北大街东侧,南邻北极阁头条,北临北极阁三条,地下1层,地上5层。总建筑面积为8534m2。结构形式现浇框架-剪力墙。0.000绝对标高46.01m,檐口高度为18.2m,地上建筑外形近似Z形。基坑槽地采用通体开挖。地下结构计划于2007年4月10日封顶,主体结构计划于2007年5月30日封顶。3.测量管理体系组 长:韩才均副组长:周克富组 员:陈介平、周俊4.测量准备4.

3、1对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的计量检定,周期进行审定;4.2与甲方办理交接桩手续;4.3校核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水准点;4.4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建立测量数据库。4.5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计量法实施细则与公司程序文件规定,送计量器具检定部门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本工程选用仪器与器具见下表: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经纬仪J2架12水准仪DJ3架13激光经纬仪J2JD架14钢尺50m把15线坠2Kg只26墨斗只37小钢尺5m把48对讲机部39激光接受靶3003005个45.建筑物平面定位矩形控制网的建立5.1建筑轴线桩的布设原则 5.1.1依据总平面图、现场

4、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基础与首层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5.1.2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稳固、易保护的地方; 5.1.3桩位必须用砼保护,必须时用钢筋进行围护,并用红漆做好测量标志。5.2建筑物平面定位控制网的布设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采用直角坐标法、极坐标法测出本楼的主轴控制线,形成平面矩形控制网。为了便于控制和施工,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都布设成偏轴线1m。6.高程控制网的建立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点基点BM1、BM2。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复测,校测合格后,就以此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的依据。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

5、基准点。7.0.00以下结构的施工测量7.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7.1.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基础施工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与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采用J2光学经纬仪对场区平面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无误后,再根据轴线控制网对桩基进行检测,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关技术部门与监理单位确认。7.2轴线投测方法0.00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绘法来引测轴线,引测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误差不应超过2mm。 7.2.2首先依据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与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

6、,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 7.2.3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J2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均不得少于2条,并进行角度、距离校核,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进行轴线加密。在各楼层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偏差不得超过4mm .对电梯井位的平面控制,在测量放线中是一个该注意的问题,在电梯井位附近设置纵横控制轴各一线,确保电梯井平面位置的正确性。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建筑物结构特征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站测定交差中误差mm起始与施

7、工测定高程中误差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全现浇框架结构,建筑檐高18.2m1/20000516mm4在施工过程中,当墙体浇筑成形拆模后,应在墙的主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面上抄测建筑1m线。(1m线相对于每层楼板设计建筑标高而定),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7.2.5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与时将测量成果报验。 7.2.6基础验线时,允许偏差L30m时,允许偏差5mm。7.3 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7.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中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7.

8、3.2 0.00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了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引测的标高基准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互相校核。校核后的三点偏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护坡的立面(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向平面),并用红三角标记,同时标明绝对高程或相对标高,以便施工中使用。 7.3.3抄测标高时,必须同时后视两个以上的基准点,并最后闭合于基准点,以免发生错误。 7.3.4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拆模后,抄测建筑1m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传递标高的工具。8.0.00以上结构的施工测量8.1平面控制测量对于建筑物0.0

9、0以上的轴线传递,不应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而采用内控法,即在首层设置轴线控制点。在首层的砼浇注前,预先在各流水段进行内控点位置埋设10cm*10cm的钢板。待砼浇注后,用J2光学经纬仪将平面控制网的各主轴线依次投测到首层平面,经角度、距离校核无误后,进行轴线加密。用钢针在钢板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内控点。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每段设3个内控基准点。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以上各层在相应位置留出预留洞(20cm*20cm)。 8.1.2竖向投测前,应对首层钢板基准点控制网进行校测,校测精度不宜低于建筑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确保轴线竖向传递精度。 8.1.3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10、高度允许误差(mm)每层3H30m530mH60m108.1.4轴线控制点的投测,采用激光经纬仪。1.激光经纬仪选型选用#光学仪器厂生产的J2-JD激光经纬仪。技术指标如下:竖向扫描精度20秒竖向激光束射出距离:白天500米夜间3000米。要保证激光经纬仪的竖向扫描的精度,激光器射出的光束须与仪器的视准轴同轴,激光束光斑与须望远镜同心,激光束出射至工作面的距离与望远镜调焦系统同焦(光斑最小),简称“三同。2.竖向投测程序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首层基准点,经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上的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360,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轨迹

11、直径允许值:高度30m内 D5mm高度60m内 D10mm如果轨迹直径超差,则仪器须校正;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轴线点投测至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 8.1.5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用直角坐标法加密细部轴线。8.2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墙模时定位与标高使用。8.2.1墙体垂直度检测:墙身模板支好后,利用垂球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在每条墙边线之外均于楼面砼弹出300mm的控制线,以便检查墙体模板的位置正

12、确与否。8.2.2墙体顶与平台模板抄平墙体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2-3道墙体,从墙体下面已测好的建筑1m线标高点,用钢尺沿墙身向上量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墙体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于墙体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墙体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8.3高程的传递以场区标高基准点为依据,布设一条附和水准路线,在首层外墙引测三个0.00 m标高点,并以此作为以上楼层标高传递的基准点。8.3.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8.3.2本工程均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高度(m

13、m)允许偏差(mm)每层3H30mm530mH60mm208.3.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值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楼板底,顶标高传递准确后,分别在各房间暗柱与墙体钢筋上划出准确的红三角,以保证支底模时,拉线控制标高。9.沉降观测9.1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9.1.1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如基础浇灌、回填土、设备安装、设备运转均应进行一次观测。9.1.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前和复工前进行观测。9.1.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

14、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与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方等均应观测。9.1.4除以上特殊情况外,原则上施工期间每月观测1次。9.2沉降观测工作要求9.2.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9.2.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与水准尺。9.2.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9.2.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与路线进行观测。9.3对使用仪器的要求: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24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15/2mm。9.4确定沉降观测的路线: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因施工或生产的影响,造成通视困难,往往为寻找设置仪器的适当位置而花费时间。因此观测点较多时,应先对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他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并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最后应根据选定的临时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与观测路线。9.5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首次测定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首次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9.6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9.6.1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后进行。9.6.2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m。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9.6.3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9.6.4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