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训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17151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声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发声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声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声训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声训练童声特点发声练习歌曲情绪歌曲特点发声训练在歌唱教学中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歌唱的重要基础训练内容之一,其目的主要是使歌唱发声器官、各部分机体的功能,在合乎自然规律的基本状态下,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发声训练是歌唱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一种集体的声音艺术,它包括如何使声音靠拢、统一、集中、和谐,如何做各声部间互相呼应、支持、配合,如何准确地理解老师的细微多样的表情、手势变化等重要的内容。发声是给学生的声音作修整,为歌唱作好准备。歌唱的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情感,引起听众情感的共鸣。发声训练这一教学环节,也就短短三五分钟,你如果运用得好可起到弹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2、就象上山打樵的柴夫在临行前先磨刀子的道理一样简单,若能把柴刀磨亮磨锋利了,就可以大大提高你砍柴的效率,让你既节时又省力。那么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在歌唱前进行愉快而有效的发声训练呢?一、提高认识,明确目的发声练习的目的是什么?发声训练是获得最佳声音的基础,发声训练是歌唱发声的一中综合性基本技能的训练。简单的说,就是讲歌曲中对声音所需求的各种技术环节,通过有规律、有步骤的发声练习,逐步提高歌唱发声的生理机能,调节各歌唱器官的协作运动,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使歌唱发声的技术成为歌唱表现的有力手段,为达到深情并茂的演唱服务,儿童为什么要进行发声训练,通过科学有效的发声训练,让孩子们能打开口腔

3、,并对歌唱呼吸和发声的共鸣位置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运用到歌唱实践中去。二、了解童声特点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必须首先了解童声的特点以及儿童发音器官的特殊性。一定要懂得少年儿童的声音特点和用声方法,避免训练无术,要求无方,损伤声带。造成不良后果。少年儿童的发声器官与成人的是完全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成人的声音宽厚,音量大,音色分明,用声成熟稳定,儿童的发声器官尚未成熟,儿童声带较成年人的声带短,一般长约十一毫米,音量较小,用声纤细,音域较窄,但声音甜美、清脆、明亮,儿童的胸腔容积小,所以唱歌时的共鸣主要靠头腔,一般没经过训练的童声,音域是c1d2或e2。当我们对发声训练的目的与儿童发声器官的特点有

4、了一定的认识后,就可以比较科学地来设计发声练习了。比如,设计练习时首先应考虑到孩子们的音域范围;应以训练头腔共鸣为主,因为头腔共鸣的发声特点符合儿童的生理特征与心理特征,头声所需要的气息量少,声带振动范围小,儿童稚嫩的发声器官能够胜任,这样孩子们感到心理坦然、平静、情绪欢愉、振奋。不多的气息可以支持较长的乐句,较高的声音不感到紧张,疲劳,声音连贯、柔和,控制有度,非但不会损害其尚末发育成熟的发声器官,还会激发他们对歌唱的热情。四、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嗓音、生理条件与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在发声训练中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也是各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教学法

5、。比如一些内向的学生,在发声训练时,提不起精神,发声状态不到位,不积极。教师就应注意调动这类学生的积极性,谈一些使他们感到愉快的事,在他们情绪达到一定的兴奋时再练声,效果就会好一些。还可采用激将法,逼着他们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多唱一些顿音或跳音,这对他们的状态和机能反应的调节有利。对嗓音条件不好的学生,要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多用鼓励、表扬的教学法,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对一些反应比较慢的学生,应耐心启发、诱导,重复讲解多遍,使他们能够接受。练习曲应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某些长处和优点,以攻其坚,进行针对性的发声训练,从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并能贯穿到训练的各个环节中。 总之,唱歌教学是一项循序渐进的长远工作,切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科学的发声训练能为唱歌教学打下稳固的基础,是良好的开端,要想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这就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钻研教法,并要很好的结合运用于歌曲教学,同时要熟谙我国语言的发声特点,吸收借鉴国外发声训练成功的经验,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进行科学的训练。杜绝不科学和随意性训练,训练时重点突出,要求明确,注意保护少年儿童的声带,引领孩子们歌唱快乐幸福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