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练习1__2010年浙江卷《胡叟传》对应翻译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169566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练习1__2010年浙江卷《胡叟传》对应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练习1__2010年浙江卷《胡叟传》对应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练习1__2010年浙江卷《胡叟传》对应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练习1__2010年浙江卷《胡叟传》对应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练习1__2010年浙江卷《胡叟传》对应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练习1__2010年浙江卷《胡叟传》对应翻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总分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分)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世有冠冕(冠冕:冠族,仕宦之家),为西夏著姓。胡叟,字叫伦许,是安定临泾人. 他的家中世代为官,(他的姓)是西夏著名的大姓。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乡国:家乡).其意之所悟,胡叟小时候很聪明,年方十三岁,辨析疑难解释事理,闻名于家乡。他通过思考与领悟的(事理),与成人(成人:德才兼备的人。犹完人)交论,鲜有屈焉.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同德才兼备的人辩论,也很少有屈服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没有经过师傅传授,友人劝他,“先圣之言,精义入神(精义入神: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

2、神妙的境地)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末世(末世:一个朝代的衰亡时期)腐儒(腐儒:迂腐的儒生,只知读书,不通世事),粗别刚柔(刚柔:阴阳)之位,宁有探赜(z 深奥)未兆(未兆:尚未显示迹象)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先圣的言论中,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的,大概只有易经吧?(我)还是认为可以通过而领悟其中多半的道理。衰败世道迂腐的读书人,只能粗略地辨别阴阳的位置,哪里有从尚未显示迹象的事物中探索深奥道理的人呢?求师问道的道理,不能存在于今天了。”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等到他翻读各类书籍,阅读两遍,就都能在口中背诵出来.(胡叟)喜欢

3、写文章,既善于写典雅的词句,又擅长写通俗的语句。以姚政(姚政:姚氏政权,介于北魏与东晋两大政权之间)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因为姚氏政权将要衰亡,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时辈:当时的著名人物),知叟至,召而见之。当时的京兆尹韦祖思,从小就熟读经典,常蔑视当时的著名人物,知道胡叟到了此地,召他来相见。祖思习常,待叟不足.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韦祖思像平常的态度那样(与胡叟相见),对待胡叟很轻慢。胡叟勉强与韦祖思说了几句天气冷热的寒暄话,就拂袖而去

4、了.韦祖思坚决挽留胡叟,说:“正要与你谈论自然和人事的关系,为什么急匆匆地要返回去呢?”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与君相知(相知:相互了解),何夸言(夸言:说大话)若是也。遂不坐而去.胡叟回答说:“谈论自然和人事问题的人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这样夸耀自己啊.”于是不落座就离开了。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协:符合)时事而末及鄙人皆奇其才畏其笔.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到了主人家,为韦、杜二族作赋,一夜就写完成了,当时他年龄十八岁。他的文章记述韦杜的过去,没有掩去其旧日美德,叙及中世则符合当时的事,而没有涉及轻贱侮慢的事。人们都惊奇于

5、他的才华,害怕他犀利的文笔.世人还传诵他的文章,把它作为谈资。叟孤飘坎壈(坎壈():不平,喻不顺利),未有仕路,遂入汉中.胡叟孤独飘泊坎坷不得志,没有入仕的路径,于是进入汉中。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冯翊y:地方名)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刘义隆时梁、秦二州的刺史冯翊人吉翰,认为胡叟是才士,很是以礼对待他。授叟末佐(末佐:低级官僚),不称其怀。授予胡叟小官职,不合(胡叟)的心意. 胡叟又返回到蜀地。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没有多久,吉翰调往益州做官,胡叟随他进入蜀地,时常被豪士俊杰所尊崇.时蜀沙门(沙门:梵语的音译.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也指佛门)法成,鸠(鸠:聚集,鸠合,亦

6、作“纠合”;)率僧旅(旅:众人,众子弟),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当时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带领僧众,(人数)差不多达到千人,铸造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金像.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古五刑之一,初谓五刑中的死刑,隋后泛指一切死刑。)。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刘义隆憎恶法成聚集僧众,将对他施加死刑。胡叟听到这件事,马上赶赴丹阳,陈述申明这件事的好处,于是法成得以免罪。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叟谓法成曰:“纬萧(纬萧:编织蒿草.萧,蒿类,可以织为帘箔)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法成感激胡叟,赠送胡叟珍贵的物品,价值一千多匹绢.胡叟对法成说:“(我是)编织蒿草(

7、安贫乐道)的人,为何能舍弃明珠呢?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一点也没接受法成所赠的礼物. (节选自魏书胡叟传)【注】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鄙黩:轻贱侮慢。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尠(同“鲜”)有屈焉 屈:屈辱。B鸠率僧旅 鸠:聚合.将加大辟 大辟:死刑。D。 遗其珍物 遗:赠送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分)A。 其唯易乎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 拂衣而出 倚歌而和之。 遂得免焉 风雨兴焉D复还于蜀 且贰于楚也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

8、,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C。文章通过 为别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D胡叟聪敏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尹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分)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吾为德请,财何为也?胡叟传答案1。解析屈:屈服。 18.B 解析B中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

9、中两个“其”都是副词,前一个表揣测,译为“大概”,后一个表反问,译为“难道”。C中前一个“焉”是语气助词,表陈述,不译;后一个“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译为“在那里”.中两个“于”都是介词,前一个“于”表趋向,译为“到”;后一个“于”表对象,译为“对”.9。 解析选项无中生有。文本中胡叟虽然与韦祖思有过冲突,但并非因此导致胡叟自己的“仕途受阻,一生坎坷”。0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未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21.(1)于是(他)来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胡叟传翻译胡叟,字叫伦许,是安定临泾人。他的家中世

10、代为官,(他的姓)是西夏著名的大姓。胡叟小时候很聪明,年方十三岁,辨析疑难解释事理,闻名于家乡。他通过思考与领悟的(事理),同德才兼备的人辩论,也很少有屈服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没有经过师傅传授,友人劝他,胡叟说:“先圣的言论中,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的,大概只有易经吧?(我)还是认为可以通过而领悟其中多半的道理。衰败世道迂腐的读书人,只能粗略地辨别阴阳的位置,哪里有从尚未显示迹象的事物中探索深奥道理的人呢?求师问道的道理,不能存在于今天了。”等到他翻读各类书籍,阅读两遍,就都能在口中背诵出来。(胡叟)喜欢写文章,既善于写典雅的词句,又擅长写通俗的语句。因为姚氏政权将要衰亡,于是(他)来

11、到长安观察风俗民情,不露姓名,隐藏行踪,害怕别人看见并认出。当时的京兆尹韦祖思,从小就熟读经典,常蔑视当时的著名人物,知道胡叟到了此地,召他来相见.韦祖思像平常的态度那样(与胡叟相见),对待胡叟很轻慢。胡叟勉强与韦祖思说了几句天气冷热的寒暄话,就拂袖而去了。韦祖思坚决挽留胡叟,说:“正要与你谈论自然和人事的关系,为什么急匆匆地要返回去呢?”胡叟回答说:“谈论自然和人事问题的人消亡很久了,同你互相了解,何必像这样夸耀自己啊。”于是不落座就离开了。到了主人家,为韦、杜二族作赋,一夜就写完成了,当时他年龄十八岁。他的文章记述韦杜的过去,没有掩去其旧日美德,叙及中世则符合当时的事,而没有涉及轻贱侮慢的

12、事.人们都惊奇于他的才华,害怕他犀利的文笔。世人还传诵他的文章,把它作为谈资。胡叟孤独飘泊坎坷不得志,没有入仕的路径,于是进入汉中.刘义隆时梁、秦二州的刺史冯翊人吉翰,认为胡叟是才士,很是以礼对待他。授予胡叟小官职,不合(胡叟)的心意。没有多久,吉翰调往益州做官,胡叟随他进入蜀地,时常被豪士俊杰所尊崇.当时蜀地的和尚法成,聚集带领僧众,(人数)差不多达到千人,铸造了一尊一丈六尺高的金像.刘义隆憎恶法成聚集僧众,将对他施加死刑。胡叟听到这件事,马上赶赴丹阳,陈述申明这件事的好处,于是法成得以免罪.胡叟又返回到蜀地。法成感激胡叟,赠送胡叟珍贵的物品,价值一千多匹绢。胡叟对法成说:“(我是)编织蒿草(安贫乐道)的人,为何能舍弃明珠呢?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一点也没接受法成所赠的礼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