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木桶理论看企业的团队建设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166187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新木桶理论看企业的团队建设宥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从新木桶理论看企业的团队建设宥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从新木桶理论看企业的团队建设宥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从新木桶理论看企业的团队建设宥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从新木桶理论看企业的团队建设宥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新木桶理论看企业的团队建设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新木桶理论看企业的团队建设宥(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新木桶理论看企业的团队建设摘要:木桶理论传入到中国几经发展,演变出许多新的理解。笔者结合自己的管理实践,对木桶理论有新的理解,认为影响木桶容量的因素以下三个:一是木板的长度;二是木板之间的紧密程度;三是桶底能提供足够的支持,而这三个因素,恰合了企业的团队建设要求。关键词:新木桶理论 团队建设新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正常情况下(指木桶的大小是一定的,也不斜放等)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每一块木板的长度,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有一个很好的桶底。第一个因素大家好理解;但如果木板与木板之间存在缝隙或缝隙很大,也无法装满水;同样如果没有好的桶底,盛

2、水只能是空想。现代企业的团队建设与新木桶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水平,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协作与配合的紧密度,同时团队给成员提供的平台也至关重要!“补短板”团队建设的重点之一在这里,我们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短板不单单指团队中的人,也指团队缺失的核心能力。最近在网络上有读到一些批判第一代木桶理论的文章,他们认为“补短板”没有必要,而应该发挥团队的“动态比较优势”。笔者认为:团队要想强大,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学习马太效应,扬长避短,也就是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另一个是寻找阻碍团队强大的短板,然后“扬长补短”,迎头赶上。所以说第一代木桶理论不是谬误,也没有过时。如

3、果你的团队不用“补短板”,那只能说明有些短板还没有到阻碍团队发展,让团队漏水的地步。组成企业团队竞争力的有品质控制能力、新品研发能力、客户服务能力、财务控制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木板”,作为团队的管理者,我们必须让这些能力均衡发展,当有某项能力太弱,阻碍企业的发展,在竞争中暴露出来时,我们必须下力度及时地给予补上,因为在某一时段该能力的缺失就可能给企业致命的打击。以TCL、波导手机代表的我国手机行业是很典型的例子,由于研发能力不足导致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企业在与国际大品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我们再来看看“同城兄弟”青岛的海尔与海信。长期以来海信一直忍受着“月朗星稀”的煎熬,始终无法超越海尔,经过

4、多年的苦心修炼,2005年海信终于横下心来,斥巨资收购科龙,通过整合科龙资源,补自己白电的短板。我们假设当时被收购对象不是科龙而是一个黑电名牌,那收购方不可能是海信,而可能就是海尔了,因为海尔的“短板”正是黑电。另外,2005年海尔竞购美泰克,正是说明了海尔急切地想补自己在美国市场的短板:从1999年在美国设厂至今,海尔始终徘徊在美国的中低端品牌市场,而代表美国市场主流的中高端市场却是惠而浦、通用、伊莱克斯等的天下。当然,理论是死的,而市场是活的。一个团队在不同的阶段,它要补的短板是不一样的。而一个团队在某一阶段,它可能要均衡地提升各项能力,此时我们就不能去钻“补短板”的牛角尖了。但无论如何,

5、“补短板”的木桶理论对团队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团队协作与配合团队建设的重点之二那么,如何促进团队的“紧密度”呢?首先,作为团队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应善于营造团队氛围,提倡、鼓励和强化每个人员的团队精神;教导成员关注团队目标,努力去完成团队目标,防止个人主义思想蔓延。其次,团队分工要好,合适的人站在合适的岗位。比如,木桶的A位置应该站一个足够胖的人,才能使木桶“密不透水”、不留缝隙,可是你安排了一个瘦骨如柴的人,即使他再高也不管用。第三,强化团队的向心力和控制力。充分发挥领导者的影响力,有意识地强化领导的核心作用,使团队成员自觉主动的团结在领导周围,跟紧领导的步伐(这是“由内而外”的主动跟随);

6、缺乏向心力的团队必然是个人主义思想蔓延,一盘散沙的团队;没有向心力很难想象会有战斗力!当团队成员没有“向心”时,木桶的缝隙就出来了,团队的效率将受到损害。但是,团队管理只有影响力显然是不够的,即使每个团队成员都“向心”,但由于联结得不紧,成员之间也会出现了缝隙,团队的作用也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领导者必须加强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队伍,规范各项流程与制度,强化考核与激励,确保团队成员能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是“由外而内”的控制力量)。第四,建设优秀的团队协作机制,强化团队的协同作战与互相支持。一是建立团队的分享机制。使不同成员积累的经验能成为团队共同的财富,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二是

7、建立抱怨创新机制。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团队都会有抱怨,就象湖水会有波涛一样,没有抱怨的只会是一潭死水的团队。但如果抱怨太多,不加以引导,那么波涛就会变成洪水猛兽!通过建立抱怨创新机制,一方面解决抱怨,另一方面培养了团队的创新氛围。三是形成内部竞争机制。打造优秀平台团队建设的重点之三没有好的桶底,木桶的短板再怎么齐、木桶的紧密度再怎么高,到头来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没有好的平台,团队成员的才能就会被扼杀,团队的战斗力也就没有任何依托。首先要为团队成员搭建能力发挥的舞台授权。既然是团队,不同的成员就应该具备不同的能力,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即使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大包大揽。团队领导一旦

8、不懂得授权,一方面自己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团队成员会因为无用武之地而选择离去。中国的民营企业较多存在授权不到位的问题,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是职业经理人本身不能取得老板的信任,而大部分是因为老板一手带大企业,容不得经理人在管理过程中犯的哪怕是小小的错误。要知道市场竞争如此激烈,谁敢保证每一次都能做到“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即便是老板自己,也不可能都不犯错误,但“自己犯错误是可以原谅的,经理人犯错误却是不可饶恕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恨铁不成钢、期望值太高,老板们希望每一笔投入都能产生“超级女生”般的市场效应,一旦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就逐渐收回权柄。孰不知,做品牌很多时候是需要“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

9、与培育,需要一砖一瓦的积累。所以,授权也应该要有好的机制。一是在授权的同时明确受权人的责、权、利,制定好权限范围(最好能够量化)。二是设定要达到的效果,这个目标必须是双方都能接受的,并经受权人确认,能定量的就定量,不能定量的就不要乱定量。三是界定好主观错误和客观失误。四是建立受权者-监督人-监督监督人的监管体系。其次,建立让团队成员施展才华的支持性系统。企业是一个系统,团队也是一个系统,一个团队成员如果只有权力,但缺乏应有的支持,也不一定能打胜仗。比如一个企业的销售部领命去攻打全国市场,赋予了他们应有的权力,但要做好全国市场,必须要有市场部的信息支持、智力支持,财务部的及时核销、及时拨款的支持

10、,研发部的不间断的新品支持,生产部的保质保量的支持,物流部的及时到货支持,以及高层领导指导市场、点拨思路的支持。归纳起来,团队建设的支持性系统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支持,这里包括市场信息和公司内部的信息都必须及时、准确的让团队成员知道。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已是瞬息万变,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将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二是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团队内部要建立内部正式沟通的渠道,让团队内的信息能正常传送,形成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三是团队领导的智力支持,即指导,团队领导必须能站在比成员更高的高度,对任务的执行提供纲领、提供方向,并在执行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团队成员解决问题。第三,为团队成员提

11、供个人发展的平台。一方面是为成员提供学习成长的空间。说到学习成长,很多人就会说那不是很简单吗?现在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企业不是都在搞培训吗?其实不然。其一是大部分企业的培训都是流于形式,不能为员工的业务成长和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培训应该着眼于实战,为员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模式。其二是“学习的空间”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培训,还有团队成员在跟随领导的过程中自觉地学习领导,当然这要求领导本身要有东西可供学习。另外,还包括企业优秀的机制、流程、方法、模式等对员工的熏陶过程。例如宝洁等优秀企业的员工,就能从企业学习到很多知识和方法。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优秀的企业是吸收知识方法,而在普通的企业却是输出知识经验,这

12、也验证了为什么优秀的团队能让平凡者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是为成员提供上升的通道。近几年,中国企业很流行为员工进行生涯规划,不管效果如何,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企业不能为优秀员工铺设上升的通道(上升不仅有行政级别的,也有技术级别的),那么这个企业将成为竞争对手的人才培训基地!总之,团队的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团队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每个成员的个人能力,有赖于成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程度,也有赖于企业为团队搭建的良好平台。它的建设需要我们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作者: 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中辰药业有限公司 卢海和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中辰药业有限公司 宥永勇 下面是赠送的团队管

13、理名言学习,不需要的朋友可以编辑删除!谢谢!1、沟通是管理的浓缩。2、管理被人们称之为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是因为管理涉及基本原理、自我认知、智慧和领导力;“艺术”是因为管理是实践和应用。3、管理得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发生。4、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正确的事,而不是正确的做事。5、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6、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7、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8、管理者的最基

14、本能力:有效沟通。9、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10、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11、领导不是某个人坐在马上指挥他的部队,而是通过别人的成功来获得自己的成功。12、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13、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14、赏善而不罚恶,则乱。罚恶而不赏善,亦乱。15、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16、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期待每个人工作时,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特质。17、首先是管好自己,对自己言行的管理,对自己形象的管理,然后再去影响别人,用言行带动别人。18、首先要说的是,CEO要承担责任,而不是“权力”。你不能用工作所具有的权力来界定工

15、作,而只能用你对这项工作所产生的结果来界定。CEO要对组织的使命和行动以及价值观和结果负责。19、团队精神是从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地培养规范出来的。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20、团队精神要从经理人自身做起,经理人更要带头遵守企业规定,让技术及素质较高的指导较差的,以团队的荣誉就是个人的骄傲启能启智,互利共生,互惠成长,不断地逐渐培养员工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21、一家企业如果真的像一个团队,从领导开始就要严格地遵守这家企业的规章。整家企业如果是个团队,整个国家如果是个团队,那么自己的领导要身先士卒带头做好,自己先树立起这种规章的威严,再要求下面的人去遵守这种规章,这个才叫做团队。2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24、做企业没有奇迹而言的,凡是创造奇迹的,一定会被超过。企业不能跳跃,就一定是(循着)一个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25、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26、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关于教师节的名人名言|教师节名人名言1、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邹韬奋2、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