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16613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并能用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能解释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现象, 初步了解机械能守恒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动能和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动手设计实验,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机械能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有将机械能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一、 重点: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理解和举例;二、 难点:能量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的分析和机械能守恒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新课引入新 课 教 学新 课 教 学

2、教学过程应用提升: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三峡大坝:世界最大水电工程教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学过程神十升空:神十是中国第五搜载人航天飞行器教授小制作,解答课前疑:解密会自己转动的小纸杯其实是利用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课后作业:教分析人造卫星在轨道中的动能与势能转化以及其机械能是否变化学过程创设情景:展示自制趣味玩具:滚动的纸杯(提问)当老师转动小贝一侧的牙刷几圈儿,再将小杯放在地上,大家可以看到,小杯自己跑走了,我并没有推它,那纸杯为什么会自己滚动起来呢? 温故推疑: 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动能与势能的内容,举出具有动能与势能物体的实例,提出有的物体既有动能又有势能,重点分析骑自行车上坡的情景上坡过程中势能增加

3、,而上坡前我们猛踩增加的是动能,动能与势能的变化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呢?演示实验:滚摆实验 (描述): 这是一个滚摆,摆轮可以在两边线的牵引下上下滚动,而除此之外呢,外界对它再无作用。现在老师将滚摆卷起来,然后放开。摆轮开始运动了,请大家从滚摆的高度与速度两方面来重点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实验现象及结论):1、上升:速度减小,高度增加,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2、下降:速度增大,高度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3、动能与势能能相互转化(自主探究实验):同学们用自带简易实验用具,如硬纸板和木棒,铁锁等,分成4-6人小组进行以下两个小实验:1、 滚摆实验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制作滚摆并想办法让滚摆运动效

4、果更好,引导学生从每次滚摆上升的最大高度进行观察,找出规律。2、 单摆实验 在细线上挂铁锁,铁锁轻轻碰鼻,如图所示,观察铁锁是否还会打到鼻子。铁锁会打到鼻子吗?实验结论:滚摆上升的最大高度越来越小,铁锁打不到鼻子,机械能不守恒(电脑模拟理想实验):设计实验2 现实实验与计算机模拟实验对比,导出在只有动能与势能转化的理想状态下机械能守恒。巩固总结:以老师提问学生一起回答的形式,一起进行回顾,放出简洁的图表课堂练习:分析下列物体的动能与势能转化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动能与势能转化的实例推出重点内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通过同学们观察老师现场演示滚摆实验,突出教学重

5、点。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通过直观的现象让学生了解机械能,便于理解。与电脑模拟进行对比,更深刻理解机械能守恒。 让学生自主实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引领学生用称重法测量浮力以提问的方式和常见实例让学生主动思考分析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及时巩固知识 引用三峡和神十的例子,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科技实例的介绍引导学生关注科技。通过解密小道具的制作过程,应用这节课的知识,巩固所学通过少量但不失合适的习题巩固提升所学机械能及其转化说课稿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能及其转化。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我今天的说课,它们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

6、程、教法与学法、板书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机械能及其转化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四节,它是前面第三节动能和势能内容的延伸,也为第十二章中机械效率的学习打下基础,学好这一节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整个一章知识的认识,初步形成能量的观点来看待物理现象,还能让学生们更深刻体会到物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升探究兴趣和科学素养。本节具有两大特色模块,想想做做和科学世界。教学内容由生活实例得出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想想做做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图文并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科学世界“人造卫星”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科技发展。能够体现从生活走

7、向物理,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第二是学情分析。八年级下期的学生承接以前其他课实验课的学习,已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这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在很大程度上,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这时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需要运用多媒体和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其理解。同时,初中生求知欲与好奇心强烈,对学习和科技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的课堂气氛更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真正融入到整堂课的学习互动当中。此外,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已经对能量及其变化有了一定感性认识,却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分析,需要老师引导下的动手动脑实验来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 第三是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8、。【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解释动能、势能的转化现象。知道机械能的概念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动能、势能之间转化的过程。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和与计算机模拟的实验对比,理解机械能守恒。通过自己动手用简易材料制作“自己滚动的纸杯”,掌握其原理,并学会原理的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老师演示滚摆实验过程中,领略动能与势能转换的奇妙规律,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并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自己感受单摆下挂大锁实验,探究机械能守恒原理时,使学生对物理现象从感性认识进一步上升为理性认识,养成科学的思考问题方式。在自己动手制作小道具时,感受物理

9、的趣味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本节的重点是: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难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教法与学法】为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设疑引入、回顾推新、演示实验、自主探究、课堂练习及应用举例、总结及解疑四个环节,用时约为2min,15min,12min,5min,5min,3min。下面进入本次说课的重点设计思想。本节课强调寓教于乐,观察实验、动手实验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特色,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新课由老师展示自制的小玩具奇妙原理,提出疑问从而引入,既符合了学生的兴趣,又恰到好处的引发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思考。紧接着进行本节

10、课核心基本概念“机械能”的定义讲授,并提出疑问,为接下来的滚摆实验做铺垫。滚摆实验由老师演示的方式完成,鼓励同学们从高度和速度两方面去认真观察,得到规律并总结。然后通过老师提问,集体回答的方式一起记下滚摆运动中动能与势能的变化,得到“动能与势能能相互转化”的结论,调动同学们一起参与的积极性。接下来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滚摆实验与实际滚摆实验做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理想状态下的机械能守恒现象。然后让同学们四人到六人一小组进行单摆下挂铁锁,将铁锁靠近鼻子的小实验,铁锁碰不到鼻子。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开始可能会感到铁锁向自己的鼻子靠近,会有点害怕,可是真正实验发现铁锁怎么也不会打到鼻子,让学生们感到实验的乐趣,和理性思维认识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并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下来做课堂练习,运用生活中动能与势能转化原理的实例和现代科技运用的实例为题,让同学们分析其中动能与势能的变化,巩固重点的同时认识到物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知识面,也增强学生探索科学的求知欲,真正实现本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