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初探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166128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初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初探湖南省博物馆 刘 刚内容提要: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极其丰富,从目前鉴选的情况来看,集中了大部分的从秦汉至明清历朝各代的名碑名帖,尤其是汉唐碑刻。不少碑帖,即使是同一碑,也有各个时期的不同拓本,而且有些还有重刻本、翻刻本和伪刻本,极为适用于鉴定、教学和研究。其原石拓本多,大都有一定的年份,而且珍品多,有些甚至是相当珍贵的文物.其中许多珍品又都是经过名家收藏或鉴赏过的.因此,必须尽快将碑帖文物资料鉴选整理出来,使之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利用。关键词: 碑帖 刻本 拓本印鉴 题跋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现有藏品逾万件,绝大部分是2世纪50年代初,由当时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老一辈

2、文物鉴定专家们从长沙乃至全省的各大收藏家、文物商店、古旧书店等处蒐集而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批碑帖藏品长期以来沉睡于库房,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充分的利用,以至具体数量是多少、有些什么样的珍品、藏品的现状如何等等,都没有人能说得清.183年5月,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碑帖鉴定专家马子云先生一行来长沙,对我馆的碑帖库房的藏品,进行了为期3天的抽选鉴定,鉴选出一批十分珍贵的文物,确定的二级文物达25件.当时陪同马子云先生来长的还有他的助手施安昌先生和艾志高先生.笔者有幸作为记录人参与了那次的碑帖鉴选工作。正是因为那一次的鉴选工作,笔者才有机会接触碑帖,便开始对馆藏碑帖稍有了一点认识。0世纪0年代初

3、,在老馆长王启初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曾对本馆碑帖库房进行整理鉴定,将文物藏品进行定级、分类,把资料从文物中区分出来,完善了部分藏品的建卡,初步解决了藏品堆置和计量的混乱现象。时至1世纪,施安昌先生作为全国著名碑帖鉴定和研究专家,应湖南省博物馆之邀,分别于2003年月和2004年1月,再度两次来长沙,对湖南省博物馆馆藏碑帖各进行了为期八九天的鉴选工作。笔者又非常荣幸地参加了这两次碑帖鉴选工作的全过程。尽管这两次鉴选碑帖的时间不足2天、所看的碑帖不到整个藏品的二十分之一,但成果却是惊人的.先后鉴选出一级文物(拟定)4件、二级文物5件、三级文物近500件,从而打开了这座一度沉睡了半个世纪的“宝库”。在

4、此,笔者就现已鉴选出的、为数不多的馆藏碑帖,作初步探讨,以就正于方家。一 名碑名帖多从目前鉴选整理的情况来看,馆藏碑帖库里集中了大部分的从秦汉至明清历朝各代的名碑名帖,尤其是汉唐碑刻.碑刻类著名的主要拓本有:石鼓文、秦泰山刻石、秦峄山刻石、秦会稽刻石、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摩崖、汉开母庙石阙铭、汉三公山碑、汉裴岑纪功碑、汉北海相景君碑铭、汉孔庙碑、汉史晨碑、汉衡方碑、汉石门颂摩崖、汉鲁相乙瑛碑、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汉郑固碑、汉西狭颂碑、汉孔彪碑、汉李翕郙阁颂摩崖、汉武荣碑、汉杨淮表纪摩崖、汉鲁峻碑、汉白石神君碑、汉曹全碑、汉耿勋碑、汉熹平石经残石、汉熹平残碑、汉闻熹长韩仁铭碑、汉尹宙碑、汉三

5、老讳字忌日记、汉会仙友题字刻石、汉沙南侯获碑、汉司徒袁安碑、汉孔融碑、汉封龙山颂碑、汉郭有道碑(又名郭泰碑)、汉西岳华山庙碑(翻刻本)、三国魏孔羡碑、三国魏范式碑、三国魏王基碑、三国吴九真太守谷朗碑、三国吴禅国山碑、三国吴天发神谶碑(翻刻本)、三国魏上尊号碑、三国魏受禅表碑、北魏张玄墓志铭、北魏马鸣寺根法师碑、北魏高庆碑、北魏高贞碑、北魏姚伯多造像记、北魏龙门造像各种、北齐刘碑造像碑、北齐郑述祖天柱山铭、北齐董洪达造像碑、北齐青州刺史临淮王像碑、北齐西门豹祠堂碑、北周强独乐为文王造像碑、唐封祀坛碑、唐信行禅师碑(重刻本)、唐虞恭公温彦博碑、唐九成宫醴泉铭、唐张琮碑、唐晋祠铭碑、唐道因法师碑、唐

6、隋故裴镜民碑、唐姜行本纪功碑、唐隋柱国皇甫诞碑、唐梦真容碑、唐多宝塔感应碑、唐易州铁像颂、唐端州石室记、唐麓山寺碑、唐兖公颂碑、唐任令则碑、唐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唐田公德政碑、唐铁像碑、唐端州石室记、唐庞履温碑、唐大智禅师碑、唐会善寺戒坛记、唐灵飞经、唐金仙长公主神道碑、唐东方朔画赞碑、唐元结碑、唐李玄靖碑、唐干禄字书等等。帖类比较著名的主要有:晋东方先生画像赞小楷刻贴、晋王羲之十七帖、唐争座位帖、宋黄文节公法书石刻、黄庭坚书法刻帖、唐太宗屏风书、宋淳化阁帖、宋秘阁续法帖、宋降帖、宋汝帖、宋星凤楼帖、宋澄清堂帖、明东书堂帖(明刻、明拓、明装)、明宝贤堂帖、明宗鉴堂法帖、明渤海藏真帖、明来仪堂帖、

7、明晚香堂苏帖、清白云居米帖等等。还有一些现世存比较少见的拓本,如:唐元始天尊素像碑、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唐石壁寺铁弥勒像颂等。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开元二十六年(78年)刻,前有序,后有跋(清嘉庆甲戌翁方纲,易州学正赵煜二人).此石原在河北易州,书上很少著录,就连国内的一些著名博物馆(院)都较为罕见。而唐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开元二十九年(4年)刻,为清咸丰以后拓本,亦不多见。上述仅为按文物号顺序已整理(鉴定定级)出来的碑帖中的主要部分。二 名拓多复本这批碑帖可谓“品种齐全”。不仅有各类名碑名帖,即使是同一碑,也有各个时期的不同拓本,而且有些还有重刻本、翻刻本和伪刻本,极为适合

8、于鉴定、教学和研究之用。石鼓文,拓本都是清后期所拓的两种,一种为阮元重刻本,其“黄帛”和“氐鲜”几字都是完整的;另一种是光绪十二年(186年),由盛昱重新翻刻阮元的翻刻本的拓本.秦泰山刻石,有多种拓本,两种清嘉庆年拓本,其余为咸丰、同治年拓本。汉封龙山颂碑拓本五种,不仅有清代初期、中期、晚期各种拓本,还有后期的翻刻;上可作二级文物,下能作资料.汉鲁相乙瑛碑多达六种,两种清咸丰、同治年拓本,两种晚清拓本,一种民国时拓本,一种翻刻本。乙瑛碑的拓本,目前最早的时代是明初拓本,尚未发现宋代拓本。汉武荣碑,有明末清初的精良拓本,也有清中期和后期的多种拓本。汉曹全碑,有七种拓本之多,从明代末年至清代晚期,

9、各个时期都有。从文物级别上说,一级、二级和三级都有。三国魏孔羡碑,七个拓本都属同一时期清代后期。三国吴九真太守谷朗碑,在七种不同的拓本中,既有清中期所拓的,也有晚清拓本,还有翻刻本。三国吴禅国山碑,有清中期和晚期拓本.三国魏受禅表碑有六种拓本,大都是晚清的,也有近代拓本.北魏马鸣寺根法师碑,清代初期、中期、晚期各个时期的拓本都有。北魏高贞碑,有十五种拓本,包括有清嘉庆时的初拓本,也有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各个时期的拓本。书谱为唐孙过庭述历代书法和论书法变迁之专著。据称原著有三卷,但传世仅有上卷。原藏清内府,刻入三希堂法帖,后归故宫博物院,现藏台湾,俗称“真迹本书谱”。刻本历来有名者有“薛刻本”

10、和“安刻本”.“薛刻本”为宋元祐年间(1081094年)薛绍彭上石,又名“元祐本”.现行的“薛刻本”,究竟是原石拓本,还是经过重刻后的拓本,极为可疑,然而其书风是以敦厚浑熟为主.现行书谱墨迹本残缺不全,就是“太清楼真本也不完整,要说集书谱的文词及字形相对全面的,当数“薛刻本”。“安刻本”系清康熙时(6-22年)安岐刻于天津,又称“天津本”,刻工极精,有最善本之称。当墨迹影印本尚未流行时,此拓因照原样传出真迹面貌,故有名。末附陈奕禧释文.除了上述两种刻本外,还有“太清楼本”、“嘉靖本、“停云馆本”、“玉烟堂本”、“钱氏复刻本”等2。湘博所藏有四种拓本,其中两种为明刻明拓本,一种为清代“安刻本”(

11、清拓),还有一种则是清道光年据“安刻本”摹刻的拓本(清拓).然而,这四种拓本分别属不同的版本。唐虞恭公温彦博碑,既有珍贵的清嘉道时期的原石拓本,也有清代翻刻的、只能作资料的拓本.唐九成宫醴泉铭,有作二级的清中期拓本,也有作三级的清中期、清晚期拓本,还有作资料的翻刻本、缩刻本和石印本。唐隋柱国皇甫诞碑,有两种明拓本,三种翻刻本。唐梦真容碑,刻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此碑有二种,一碑存河北易州,一碑在陕西周至。均为苏灵芝书并题额,所不同的是易州作“侍中牛仙客奏”,周至改为“张九龄。石墨镌华谓易州碑为唐刻,周至碑为宋刻。湘博馆藏既有清道光年拓的 “易州本”,也有清咸丰、同治年拓的“周至本”或称“

12、陕西本”。唐麓山寺碑,有近三十种拓本之多,包括明代拓本(一种)、清乾隆年拓本(三种)(其中有一种后有黄国瑾等人跋)、清嘉庆时完整拓(数种)和嘉庆年一般拓、晚清拓及残本和翻刻本,其中翻刻本近半。唐云麾将军李思训碑,有六种以上,既有清乾隆拓本,也有乾嘉拓本,还有清晚期拓本。唐大智禅师碑,有明代晚期的拓本,也有清早期拓本和中期拓本。唐灵飞经,为明拓本,较为珍贵。也有晚清拓本。唐东方朔画赞碑,有道光精拓本,也有晚清拓本,还有翻刻本.唐元结碑,有四种拓本,都是清代中期以后(不够乾嘉)的拓本。唐争座位帖,有二十余种拓本之多;而明末清初拓本就有五种,其余都是清中期以后拓本。宋淳化阁帖,为宋淳化三年(9年),

13、由王著奉敕摹。最早的拓本称“祖石本”,后又派生出“泉州本”、“肃府本”、“玉泓堂本”等多种版本。“肃府本”是明太祖于明初,将宋淳化阁帖赐予甘肃兰州肃王府,后由肃王府照本翻刻而成,拓本名肃府本。“肃府本”现存兰州博物馆,后陕西据“肃府本”又刻,称“陕西本”。湘博馆藏多种淳化阁帖都是“肃府本”,一种为明代拓本,该本“圣”字抬头(一般“圣字不抬头)。此本还是明代裱工,裱边的天地比较宽.后有徐崇立的跋及收藏印。标题字体不同,有的上端有编号.“圣”字抬头是王著摹本的特点,但此本标题下无“王著摹”的字样.草书旁有朱笔释文。锦面有笺“巴陵方氏珍藏宋拓”。看来,巴陵方氏是将其当宋拓本了。另有二种均为明拓本,十

14、卷尾宪王书,石未损.还有一种也是明代拓本,十卷尾宪王书,石有损。再一种明代拓本,石损处(石花)斜裂一道。再还有一种为清早期拓本,石已缺,其第一帖第三行“四”字石已损缺。有趣的是,还有这样一种宋淳化阁帖之顾刻本系统的拓本,但又不同于正版顾刻,十本全,字神不佳。卷一标题下有伪造的“贾似道”印和葫芦印,中间有银锭;卷末上有“斋周密印”,后有周厚跋和“袁尚之(或“袁尚元”?)印和徐崇立跋(认为是明以前的旧拓本)及收藏印记.这是一种清拓翻刻本,被后人伪造成宋拓本。明宝贤堂帖,有明中期拓本,前有序,不带“戴补”,有“弘治庚戌张颐题记”。另有四种清代拓本,上有“清代戴梦熊补跋刻字,后称“戴补”本。其中一本的

15、一册后序上有刘梅、傅山等刻跋;另两册是“康熙五十七年摹勒上石上刻“古宝贤堂法书卷一、卷二,此两册又称后帖。后帖传世少见。明渤海藏真帖,数种,其中有本上有:“嘉靖三十五年春二月,长洲文氏停云馆摹勒上石”。重刻本有:唐信行禅师碑(清刻、清拓)等。因原碑毁坏或者失传而重刻之,称为重刻。重刻是以原碑旧拓再次摹勒上石,有的还附刻题记。原石不存,重刻也很有价值。翻刻本有:宋秘阁续法帖、宋降帖、宋汝帖等.原石尚在,碑帖依照拓本另刻一石,拓出后冒充原石拓本,此为翻刻,被翻之原石多是损泐模糊或地处僻壤,善本难得而捶拓不便,遂出翻刻。翻刻与重刻原因和目的都不同。4宋秘阁续法帖,十本全.卷一有“元祐五年六月一日奉圣

16、旨摹勒上石 臣安敏鉴”字样和“项墨林”伪印。为明代翻刻、明代拓本.宋降帖,隶书头,后面刻款“淳化五年岁在甲午春之正月潘师旦奉圣旨摹勒上石”。“孙承泽”伪印。明代翻刻、清代拓本.共计六七种。宋汝帖,明代翻刻、清代拓本。六册不全。有“翠崖”、“三希堂”、“宋拓汝帖唐氏家藏”等印。中有泥金书释文,尾有“锡缜”题跋。中有“白明义印谨志识,还有道光年刻跋.伪刻本有:唐温彦博墓志铭、汉故陈君门下人名(伪造、木版翻刻)、朱拓职思堂法帖.伪刻本就是前人并没有的,而为后人所臆造的刻本。伪刻本主要有三种:一是据前人的诗文或故事捏造;二是据前人著录的碑文,臆想古人笔意而刻;三是本无名款的作品(刻本)被题上姓名或张冠李戴的作品(刻本).5同一碑的不同时期的拓本,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该碑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