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165517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四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四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铜陵模拟)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建设,下表为“某国某交通线路修建说明”,以下表为依据完成1、2题。某国某交通线路修建说明项目某国某交通线路修建说明地理位置居内陆腹地和外界交流渠道少环境特征地质:多断层、地热,且岩石脆弱地形:山区和高原气候: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河流:河水湍急,水量较大生态:各种原始状态的生物群落资源:有色金属,稀有金属丰富路线距离约2 080千米收入成本约百亿美元1.从该交通设施的投入成本及交通运输量、安全性、快捷等综合因素考虑,该地区最适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A.公路、管道B.铁路、航空

2、C.航空、河运D.河运、公路2.有关修建该交通线路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可以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减少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A.B.C.D.【解析】1选B,2选A。第1题,据表可知,该地深处大陆内部,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等资源丰富,因而货物运输量大,而且该地区的交通线运输距离较长,所以适合修建运速快、运量大、运价较低的铁路;同时注意题目要求的“快捷”,所以也可发展航空运输。第2题,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同时利用当地各种原始状态的生物群落、高原景观,发展观光旅游;如果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不

3、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会破坏当地的生物群落,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的发生会有所增加。【方法技巧】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2)货运: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进行选择,具体选择如下:下表为中国航空客流的区域分布。下图为中国航空不同运距的出港次数百分比累计图。据此完成3、4题。出港航班数(次数)到港航班区域分布(次数)平均运距东部中部西部东北东部 21 35711 3743 3675 1951

4、 4211 094中部3 1802 39130174117872西部9 8785 3991 2353 206381 069东北2 4761 9531861212161 139人口(万)51 06335 79136 22210 9663.出港次数最多的运距范围是()A.0500 km B.5001 000 km C.1 0001 500 km D.3 0003 500 km 4.下列因素中,对西部地区出港航班次数影响最大的是()A.人口B.位置C.产业结构D.经济发达程度【解析】3选B,4选B。第3题,读图,出港次数所占百分比越大,在累计曲线上表现出增幅较大,在5001 000 km的距离范围曲

5、线变化幅度最大,说明该距离范围内,出港次数最多。第4题,西部地区,深居内陆,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传统的公路与铁路等陆地运输联系不便,航空运输的优越性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西部地区出港航班次数较多,由此判断西部地区的地理位置对出港航班次数影响最大。【加固训练】 旅客出行的行程时间(全程可达性)包括由出发地到站点的前端时间、站点间的中途时间、站点到目的地的后端时间三部分。前后两端时间又称“途外可达性”,一般用公共交通的时长核计。下表为浙江海宁市区。上海市区两种交通运输方式全程可达性比较。据此完成(1)、(2)题。通行方式市内通行前端部分(分钟)城际通行部分(分钟)市内通行后

6、端部分(分钟)高铁路径海宁市区海宁西(170)海宁西虹桥(44)虹桥上海市区(50)普通铁路路径海宁市区海宁站(30)海宁站上海南(70)上海南上海市区(40)表:海宁市区上海市区全程可达性对比(1)乘客选择乘坐普通列车或高铁出行主要考虑()A.前端用时B.中途用时C.途外可达性D.全程可达性(2)依据时长推测,海宁市区至海宁西高铁站间()A.居民点密度大B.距离远C.客流量大D.地形崎岖【解析】(1)选D,(2)选B。第(1)题,乘高铁,前后两端时间又称“途外可达性”用时较长,中途用时短;乘普通列车,前后两端时间用时较短,中途用时长。乘客选择不同交通方式出行,会考虑全程可达性。选D正确。第(

7、2)题,海宁市区至海宁西高铁运行时间长,可能是运距较长;高铁沿郊外修建,居民点不密集;城市地处长三角,没有崎岖山路;客流量大不影响高铁运输时间。选B正确。(2020河南联考)地处南部非洲西海岸的沃尔维斯湾港是纳米比亚唯一的深水良港,港口区域为特殊的硅藻地质,地层孔隙率大、密度低。2019年8月2日,由我国公司承建的港口新集装箱工程顺利完工,使沃尔维斯湾港从一个渔港转变为国际市场的物流枢纽,然而这一地标性工程的建设过程并不轻松。据此完成57题。5.沃尔维斯湾港新集装箱工程建设过程并不轻松,主要是因为()A.气候条件恶劣B.土壤承重能力差C.火山地震频发D.风俗习惯差异大6.沃尔维斯湾港成为国际市

8、场的物流枢纽的优势条件是()A.建设标准高B.国内局势稳定C.经济腹地D.地理位置优越7.沃尔维斯湾港新集装箱工程的竣工有利于纳米比亚()A.加强与内陆的联系B.发展金融服务业C.改善日常出行条件D.提升其国际地位【解析】5选B,6选D,7选D。第5题,纳米比亚属于沙漠气候,气候条件恶劣,相对于地形、地质条件,气候不是面临的主要困难;“港口区域为特殊的硅藻地质,地层孔隙率大、密度低”说明土壤承重能力差,沉降风险较大;纳米比亚位于板块内部,火山地震较少;我国和非洲合作时间较长,风俗习惯差异大不是建设难题。第6题,沃尔维斯湾港位于非洲西海岸,是西南非洲近二、三千米海岸线上唯一的深水良港,临近世界重

9、要航线,地理位置优越,新集装箱工程的竣工大大提升了该港的吞吐量和工作效率,使该港成为国际市场的物流枢纽。第7题,港口建设对纳米比亚沿海与内陆的交通状况影响不大;纳米比亚经济落后,其发展金融服务业的条件较差;集装箱码头主要用于运输货物,不能改善居民日常出行条件;新集装箱工程的竣工,使沃尔维斯湾港成为国际市场的物流枢纽,纳米比亚的国际地位将得到提升。(2019佛山模拟)2019年1月1日,济南首条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筹建地铁二十年的“泉城”终于进入了地铁时代。读济南市地铁线路规划简图。完成8、9题。8.济南市现有的高铁枢纽站最可能位于图中()A.B.C.D.9.济南首条地铁线选在城区“外围”的主要

10、原因是()节约城市用地引导城市空间“西进”发展为保护泉水积累经验“外围”客流量大A.B.C.D.【解析】8选D,9选B。第8题,高铁枢纽应有便捷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连接,从图中看,规划的地铁线路最密集,建高铁枢纽便于换乘,高铁是新建的,一般位于城区的边缘地区,位于中心区,处地铁线不密集,因而是最有可能。第9题,地铁以后还是要往城区建设的,且地铁建设占用土地有限,所以建在外围并非出于节约城市用地,错误。地铁线路延伸向城西,可引导城区空间“西进”,正确。济南被称为“泉城”,地铁建设可能破坏城区泉水,首条地铁选在城区“外围”可为以后城区建设地铁保护泉水积累经验,正确。外围客流量小于城区,错误。(2

11、019济南模拟)中国援建马尔代夫的中马友谊大桥于2018年8月30日正式开通。如图为马尔代夫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马累岛为主要居住岛,面积不足1.8平方千米,居住人口20多万。新建的中马友谊大桥将连接起马累岛、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据此完成10、11题。10.中马友谊大桥选择图示位置主要考虑的是()A.修建大桥的地质和海域条件B.马累岛和机场岛之间的距离C.到达胡鲁马累岛时间和距离D.对航空、海运运输方式影响11.大桥建成后对当地的最主要影响是()A.缓解马累人口压力,三岛之间交通联系更加便捷B.增强马累岛的工业集聚效应,促进经济快速发展C.使三岛陆地空间发展,促进机场岛旅游快速发展D.提升三岛交

12、通运输效率,吸引高新技术工业发展【解析】10选A,11选A。第10题,读图可知,中马友谊大桥选择的位置不是马累岛和机场岛之间的最短距离,因而,建设大桥不是考虑的距离因素;对航空、海运运输方式的影响一般不是选择跨海大桥位置的主要因素;故最可能考虑的是地质和海域条件。第11题,大桥连接马累岛、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便于疏解马累过于集中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缓解马累的人口压力。三岛之间交通联系更加便捷,当地游客和居民可以快速方便出行。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近年来,贵州省实施“

13、县县通高速”计划,至2015年底,成为我国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为其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提供了坚实的交通运输保障。下图示意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分布。(1)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2)分析贵州省高速公路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3)简述高速公路建设对贵州省冲出“经济洼地”、总攻“绝对贫困”的积极作用。【解析】第(1)题,布局特点可从线路疏密程度、形状等角度分析,注意图中关键城市的作用。第(2)题,注意材料中“贵州省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同时贵州多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说明在该地修建高速公路,隧道、桥梁里程所占比重较大,则建设难度、工期要大于平原地区。第(

14、3)题,注意材料中“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则交通线路建设利于资源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经济洼地”,说明周边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则交通线路建设能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便于资金、信息、技术、产业等交流,促进地区发展。答案:(1)线路分布比较均衡;交织形成网络;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格局。(2)山地多,平地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线路勘察困难,桥梁、涵洞里程长;施工难度大,工期长,投资大,因此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3)高速公路建设能够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贵州快速融入周边经济圈(带),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加速商贸、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利于引进人才,发展教育与科技,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脱贫扶贫的步伐,走向小康社会。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两洋铁路”东起巴西东海岸,西至秘鲁西海岸,全长约5 000 km,一旦建成,将是拉美历史上第一条横穿南美大陆的铁路线。下图为两洋铁路示意图。(1)指出“两洋铁路”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困难。(2)分析“两洋铁路”的修建将对巴西、秘鲁两国产生的积极影响。(3)有人认为:由于“两洋铁路”大大缩短了南美东西岸的路程,巴拿马运河的地位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