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自主的和平外…8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16264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 自主的和平外…8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5课 自主的和平外…8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5课 自主的和平外…8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5课 自主的和平外…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 自主的和平外…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乔山学校 胡全民【课标要求】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概括周恩来在建国初的外交成就。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完成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阅读、自学、知识概括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表达能力;通过激励引导,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和中国的现实,培养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新中国外交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通过感受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风范

2、,领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及其对处理国与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价值。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教学难点: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教学过程】播放ppt:三幅反映古代中国外交特点的图片,让学生用词来归纳古代中国外交特点?播放ppt:二幅反映近代中国外交形象的图片画(一副是签订南京条约,另一幅是签订马关条约)这就是旧中国外交的形象写照,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汇来来概括近代外交特点?)播放ppt:周恩来对旧中国外交评论的一段话(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摘自

3、周恩来传)。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旧中国的外交 = 不独立不自主不平等设问:新中国的外交呢?其形象有没有根本的转变?又取了哪些外交成就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简要过程、主要内容和作用。2、了解万隆会议的主要过程,“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作用。认识到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主要作用。3、对比新中国和旧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 ,是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学习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习难点: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原因。一、新中国外交政策1、出示图片(开国大典),设问:新中国奉

4、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关键词:独立、自主、和平)2、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外交形象彻底转变,开始以独立自主的全新形象面对世界。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向世界1、过渡:然而当我们环顾世界,准备大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却发现我们面临的外交形势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峻。2、分析建国初的外交形势:指出二战之后所形成的美苏两大阵营冷战的国际背景及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态度、孤立政策和对中国沿海实行封锁的情况(地图:美苏对峙)。设问:面对着当时对中国十分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积极主动、走向世界、广交朋友) 3、成就:一、中苏建交。二、建国

5、后的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地图:17国国名)。指出这是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开展外交活动的成果。三、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赢得世界1、过渡: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新中国在积极主动展开外交活动的时候,我们特别重视搞好与邻国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外交原则,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时间1953年,中印两国就西藏问题谈判的时候 提出者周恩来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首次确认1954,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影响被多数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五个原则相互联

6、系,以“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为出发点,引申出各项原则;又以“和平共处”原则作为总目标,以其他原则为保障。作为一个整体,五项原则又全面概括了国家间关系及交往的基本原则。)(2)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核心理念:尊重、平等、和平;指出:这些理念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那个充满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里,以尊重、平等、和平为核心理念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犹如一股春风,温暖了世界各国的心灵,因此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4、强化记忆挑战自我:1分钟背会五项原则的内容。(提示:背修改后的提法)四、日内瓦会议展现周恩来魅力阅读课文导入框的小故事,了解:1.这次会议是新中国

7、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家会议。2.这次会议上,周恩来的出色外交才能和外交技巧,促进了会议的圆满结束。不仅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而且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创了新中国外交新局面。五、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1、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但在具体的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面对着国与国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如何才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落到实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周恩来在随后的万隆会议上,是如何创造性地处理这个问题的。2、处理基础知识:万隆会议概况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参与国家众多亚非的独立国家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主

8、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3、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完成(1)万隆会议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一些国家在美国的挑拨下,把矛头对准中国,企图破坏会议,改变会议议程) (2)周恩来是如何应对的?(周恩来从容镇定、因势利导,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4、出示材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感受其宽容大度和善于把握时机灵活应变的外交智慧。(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分析“同”和“异”分别指什么。“同”是指遭遇相同:都曾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的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

9、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强调这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是我们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基础,是我们这次会议应该重点关注的地方。“异”是指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强调这些不同之处的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妨碍我们亚非国家间的团结合作。指出周恩来的应对方式和“求同存异”方针的核心是: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这一切感动了与会各国,也感动了世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总结归纳: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原因是什么?谈谈你的体会.1、指出建国初期所有的外交成就都与中国外长周恩来的外交努力和外交智慧是分不开的。概括建国初年周恩来的外交成就及人格魅力(1)195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1954,访问印、缅,首次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入外交公报;(3)1954,首次以五大国身份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4)1955,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情感熏陶:再次回顾周恩来光辉灿烂的一生,突出周恩来崇高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板书设计】 一、 新中国外交政策二、 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走向世界三、 以和平共处的原则赢得世界四、以日内瓦会议展现伟人魅力五、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