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柔韧性练习 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16239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柔韧性练习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柔韧性练习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柔韧性练习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柔韧性练习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柔韧性练习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柔韧性练习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柔韧性练习 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柔韧性练习 教学设计一、 指导思想小学生的关节软骨较厚,韧带易拉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年人,且肌纤维较细,肌肉的伸展性较强,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小学阶段应加强柔韧素质的训练,同时发展柔韧素质要与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力量性的练习结合起来,以促进身体各项素质的协调发展。本课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合作探究、互助互学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彰显新一轮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示范讲解和组织教学,来激发学习兴趣,享受强身健体的乐趣的同时注意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发展柔韧性的练习方法,力求班级中90的学

2、生能基本完成动作;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素质。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交流的意识以及集体主义观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二、 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猎奇心理强,个性突出,有极大的体育学习热情,不喜欢机械的统一要求与墨守成规。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就完全可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小学生心理因素还处于不稳定的阶段,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接近学生生活经验、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变换练习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保证教学活动的

3、顺利进行。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与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四、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难度不高,力图通过观察思考、模仿实践让学生初步感知“玩”与“练”的内在联系,激发主动锻炼的兴趣。五、教学流程1、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环节2、准备部分:跟随动感的音乐,在教师的带领和语言提示下进行徒手操,活跃气氛的同时达到热身的效果。3、基本部分:通过模仿思考、模仿实践、合作交流、互助互学的教学过程,在游戏中完成练习。然后以自由结组的形式,进行再实践、再体验,从而营造合作交流、生生互动的氛围,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愉悦。4、结束部

4、分:跟随舒缓优美的音乐,通过放松操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六、期望效益本节课通过游戏的形式进发展柔韧性的练习,从而增强学生身体柔韧性,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同时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力求90的学生能够完成动作,有合作探究意识和主动练习的兴趣。教案一、 开始部分(2分钟)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要求:学生站队动作快、静、齐2.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容 教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5分钟) 1.跟随音乐进行徒手操练习 2.压腿 三、基本部分(25分钟)1.游戏:虫子蠕动目标:发展手腕、脚腕、腰背部柔韧性。方法:学生先直臂俯撑在地,然后两手固定不动,两腿伸直以

5、小碎步向双手的位置靠近,直到两脚不能前移为止。然后,两脚不动,两手前移还原成直臂俯撑姿势,接着两脚再向前移动,如此反复,像一条虫子一样向前蠕动。最后,看谁的脚尖离手掌最近。规则:膝关节伸直,不得弯曲,否则无效。拓展与变化:(1)可两脚固定,用两手交替向两脚方向行走,看谁的手能做到离脚最近;(2)先直臂俯撑,然后两脚和两手同时向中间位置移动,也就是手向脚方向、脚向手方向移动,使身体成“拱桥”,接着手、脚再一点点向前、后移动,还原成俯撑;(3)可两腿伸直,两手分别握住两脚踝处进行抱腿行走。分享与讨论:四肢伸直,一起见证“虫子蠕动”的风采。2. 超级连接目标:发展腿部柔韧性,培养合作意识。方法:将学

6、生均分成若干组,各组成纵队站好。比赛开始,各组队员依次纵叉或横叉,相邻两人的前后脚相抵,全组队员连成一条线状,并坚持5-15s 为成功,看看哪一组最长。规则:前后相邻两人的脚须相抵,不得脱节,否则无效。拓展与变化:(1)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身高比例的均衡,可男女混合分组;(2)可以连接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爱心等形状,看谁围得最大;(3)可以拓展到班级之间的比赛。分享与讨论:这是用腿连起来的距离,需要大家齐心协力。3. 猜拳移步目的:发展腿部柔韧性。方法:两人一组面对面站立,每人两脚前后相连成“一”字型(以各自的左脚在前为例),两人的左脚尖相碰。双方开始猜拳,胜者左脚后移至右脚后;负者右脚不

7、动,左脚向前移动,左脚尖碰到胜者的右脚尖。然后继续猜拳,每次胜者将前脚移到后脚后面,脚尖碰脚跟;负者后脚不动,前脚前移,使自己的脚尖碰到胜者的脚尖。依此类推,负者向前移动的距离越来越远,直到一方脚碰不到另一方脚尖为失败,另一方胜出。规则:劈叉有难度时可用手扶地面。拓展与变化:(1) 可多人组队,采用合作方式进行游戏,当第一人脚尖触不到对方脚尖时,第二人加入连接(可作为第一人与另队猜拳,或站在本队猜拳人后面作第二人),以此类推,直到一队全体队员参与连接,最后第一人脚尖碰不到对方排头脚尖为输;(2)双方前脚均固定不动,让输者以后脚跟为轴,脚尖向外张开一步。继续猜拳,若再输,则以后脚尖为轴,脚跟向外

8、张开一步。如此以脚尖、脚跟轮流向外张开,最先支持不住而倒地的人就算输;(3)开始时,两人的前脚可相距约一步。分享与讨论:这是一次运气+实力的挑战。四、 结束部分(5分钟)1.集合,跟随音乐进行整理放松 要求:身心充分放松,动作舒展2.小结,布置作业 要求:课下练习时准备活动要充分3.师生再见教学反思目前,体育课准备活动基本是慢跑、徒手操,久而久之,使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有所降低。个人认为,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不必拘泥于传统形式,只要有助于身体各部分得到充分活动,达到热身目的的形式都可以采用,使课堂更容易吸引住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另外,整理放松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调整呼吸、意念放

9、松、听一段优雅的音乐,想象把自己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等形式都可以采用。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在游戏的拓展方面,可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