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155540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度上期期末考试试卷九年级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Al-27 Fe-56 Ca-40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1分,共14分)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铜用于制作导线B. 干冰用作制冷剂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 赤铁矿用于炼铁【答案】D【解析】【详解】A、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 B、干冰用于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C、铜用于制作铜火锅是利用铜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D、赤铁矿用于炼铁,将铁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2. 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

2、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 骑自行车上学B. 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C. 用洗菜的水冲厕所D. 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答案】D【解析】【详解】A、骑自行车上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符合环保理念,不符合题意;D、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环保理念,符合题意。故选D。3. 2022年6月23日,我国“长三乙”火箭将第55颗北斗卫

3、星送入预定轨道,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该火箭第三级的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氢气液化过程中,氢分子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B. 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氧分子静止不动C. 液氧变成气态氧时,放出热量D. 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答案】D【解析】【详解】A、氢气液化过程中,体积越来越小,这是氢分子之间的间隔减小造成的,选项A不正确; B、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液氧的过程中,氮气首先达到沸点,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氧,液氧中氧分子也是不断运动的,选项B不正确;C、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液氧变成气态氧时,应该吸收热量,不会放出热量

4、,选项C不正确;D、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分子破裂,所含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分子的过程。因此氢气与氧气反应的本质就是氢、氧原子的重新组合,选项D正确。故选D。4.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煮沸可给水杀菌消毒B. 过滤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 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答案】B【解析】【详解】A、煮沸可杀死水中的细菌,可给水杀菌消毒,故A正确;B、过滤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开,过滤不能把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分离出来,过滤不能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故B不正确;C、往水中滴加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故C正确

5、;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异味,故D正确。故选B。5.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锈钢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B. 武德合金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高C. 日常生活中,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生锈D.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用铜置换出铁【答案】C【解析】【详解】A、不锈钢并不是绝对不会生锈的铁合金,而是比较难生锈的铁合金,A不正确;B、合金的特征是熔点低、硬度大,故武德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B不正确;C、日常生活中,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铁与氧气和水接触,防止铁生锈,C正确;D、“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原理是用铁置换出铜,

6、D不正确。故选:C。6. 下列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A. 稀释B. 溶解C. 过滤D. 蒸发【答案】C【解析】【详解】A、稀释时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B、溶解时玻璃棒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C、过滤时玻璃棒作用是引流。D、蒸发时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玻璃棒的作用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过滤故选C。7. 下列方法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ACH4(CO)点燃混合气体B铜粉(碳粉)在空气中灼烧固体混合物CO2(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DNaCl(CaCl2)加水溶解,过滤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

7、.一氧化碳与甲烷都有可燃性,点燃混合气体甲烷也被除去,故错误;B.铜粉在空气中灼烧会生成氧化铜,原物质被除去,故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故正确;D.氯化钙和氯化钠都可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得到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故错误,故选C。【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8. 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A. CuCl2B. AgClC. ZnCl2D. FeCl3【答案】C【解析】【分析】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8、氢后面的金属不与酸反应,铁和酸反应生成亚铁盐,不能生成正三价的铁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面,铜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铜,故选项错误;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后面,银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银,故选项错误;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前面,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选项正确;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氯化铁,故选项错误。故选:C。9. 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44B. 70时,C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 7

9、0时,B点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 A、C两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答案】D【解析】【详解】A、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44g,错误;B、70时,C点在曲线之上,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错误;C、70时,B点在曲线之下,为该温度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错误;D、A、C两点均为7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正确。故选D。【点睛】溶解度曲线上的点对应的溶液为饱和溶液,曲线以上区域为对应温度的饱和溶液,曲线以下区域为对应温度的不饱和溶液10. 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 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

10、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银、铜、锌B. 若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锌C. 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D. 滤渣的质量一定比反应前锌粉和铜粉混合物质量小【答案】A【解析】【分析】锌、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且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完全反应后,若硝酸银有剩余,铜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一定含有锌,锌有剩余则铜未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有银、铜、锌,故选项推断正确;B、若滤液为无色,则铜未参加反应,锌可能剩余,也可能恰

11、好完全反应,滤渣中可能有锌,故选项推断不正确;C、若滤液为蓝色,说明铜已参加反应,锌已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和硝酸锌,不能判断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滤液可能有硝酸银,故选项推断不正确;D、由锌与硝酸银反应可知,65份的锌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滤渣质量会减少;铜与硝酸银反应可知,64份质量的铁置换出216份的银,滤渣质量会增大,因此滤渣质量大于原固体粉末质量,故选项推断不正确。故选:A。11.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B.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C. 同种

12、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 洗涤剂除油污是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答案】A【解析】【详解】A、溶液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但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可能是纯净物水,水不属于溶液,属于纯净物。正确;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若某物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空气,空气中包含多种元素,但是却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错误;C、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错误;D、洗涤剂去除油污时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而汽油去除油污则是利用了溶液的形

13、成,油污会溶解于汽油中,形成油污的汽油溶液。错误。故选A。12. 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列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选项甲乙丙A浓氨水无色酚酞溶液B石灰水碳酸钠无色酚酞溶液C稀盐酸石灰石紫色石蕊溶液D浓盐酸锌粒紫色石蕊溶液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 甲中盛有浓氨水,滴下后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变红,不符合题意;B. 当甲中的石灰水滴入到乙中的碳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这些物质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浸

14、有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的棉花变红,符合题意;C. 当甲中的稀盐酸滴入到乙中的石灰石上,稀盐酸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棉花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符合题意;D 当甲中的浓盐酸滴入到乙中的锌粒上,锌粒与盐酸反应放热,加速浓盐酸的挥发,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浸有紫色石蕊溶液中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如图是甲在乙中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B. 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是17:32C. 丙,丁的分子个数

15、比是2:3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由粒子模型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N2+6H2O【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相同元素的原子数目不变,故错误;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417):(332)=17:24,故错误;C.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就是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2:6=1:3,故错误;D.该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所以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故选D。14. 已知镁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8:9,若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镁和铝的质量比为A. 3:2B. 4:3C. 1:1D. 1:2【答案】B【解析】【详解】镁与稀盐酸反应:,铝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一份镁产生一份氢气,份铝产生一份氢气,得MgH2,AlH2,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