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卷子-(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15525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卷子-(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卷子-(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卷子-(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卷子-(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心理学卷子-(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卷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卷子-(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卷子1、 测谎仪是一种使用()测量技术的仪器生物反馈 B 行为反映 C 投射反映 D 社会距离2、()不是人际关系的特点A个体性 B 直接性 稳定性 D 情感性3、 朋友之间的交往距离属于()A社交距离 B 个人距离 C密切距离 D公众距离4、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最新获得的信息比本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光环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印象 D近因效应5、 一般来说,()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状况。A加法模式 B加权平均模式 C 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模式6、 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她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为()A印象管理 印象形成 C初次印象 印象修正、态度的ABC模型中

2、,指()A认知 B 情感因素 C 行为 D 行为倾向、下列说法,不符合塔尔德的观点是()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B模仿是基本的社会现象 C社会下层人士往往具有模仿社会上层人士的倾向D个体对外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总是优于对本土文化及其行为方式的模仿、一般来说,在群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性倾向于()A减少 增长 C不变 D 不拟定、一般来说,现代社会人们结婚的动机,按照强度由高到低排序,应当是 ()A经济动机、繁衍动机、爱情动机 繁衍动机、经济动机、爱情动机C爱情动机、繁衍动机、经济动机 D 爱情动机、经济动机、繁衍动机1、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称()A图式 B 核心知识 框架 D内隐认知

3、2、根据研究,每种活动都存在最佳动机水平,随着任务难度的增长,最佳动机水平有()的趋势A逐渐减低 逐渐上升 C 迅速上升 D 迅速减少1、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卷入限度,反映的态度属性是()强度 B外显度 C方向 D 深度14、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多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A第一印象 B 刻板印象 C 总体印象 D 客观印象15、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就也许将行为归因于行为主体特异性低、共同性底和一致性高 特意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 D 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她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这一

4、现象表白人际关系遵守()互相性原则 B交互性原则 C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D 平等原则7、可以引起机体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爱好 B诱因 C需要 D 内驱力18、F奥尔波特觉得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科学A社会心理 B 社会意识 社会知觉 社会情感19、对某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某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心理征询师应当()不予干预 B 完全保持价值中立 C表达同情 D 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0、个体觉得自己对实际的或想象的罪行或过错负有责任,而产生情绪体验是()A内疚 B 羞耻 C焦急 嫉妒21、一般来说,()频率的反复,能获得好的说服效果A高 B 中档 C低 D偏高2

5、、由她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客我 B镜我 C反思自我 D 物质自我3、态度转变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别的状况下发生的,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要引起最大的态度转变量,这种差别应当()A适中 较大 较小 D最大4、有关利她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噪音等恶劣的环境会减少利她行为B助人的楷模,会增长人们的利她行为C她人在场,往往会产生社会助长效应,对利她行为有积极影响长得美丽的女人一般更容易得到男人的协助25、羞耻是一种()的社交情绪A积极 B 作用不明 C 悲观 D有积极作用,也有悲观作用26、动机强度和活动效率的关系大体呈()型曲线A倒U BU C 线性 D N27、在群

6、体活动时,个体的侵犯行为一般会()A减少 B保持稳定 增长 D 受到克制28、根据霍夫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 形成期是在()社会哲学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 C经验描述阶段 D 实证分析阶段、性别表达男女在()A生物学方面的差别 B人格特性方面的差别 C社会学方面的差别 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别0、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 的作用,这是()的观点A.罗杰斯 B米德 C 詹姆斯 D 勒温1、第一印象的作用机制是()A近因效应 B 光环效应 C刻板印象 D首因效应3、行为公式B=F(P,)是()提出来的詹姆士 B麦独孤 C奥尔波特 勒温 33、对求助者的某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心理征询师

7、应当()保持价值中立 B 向有关部门反映 不干预 积极地引导和干预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体经理三个阶段,即()A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5、刻板印象使人的使人社会知觉过程简化,这阐明她具有()的作用定型 悲观 C概括性 D社会适应36、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变化的理论,可简称为()模型A P-OX B =F(,) C IRO A-C3、处在()中的人,心无旁骛,不能忍受爱人的冷落与背叛,但愿和对方融为一体。激情爱 B伙伴爱 C游戏爱 D友谊爱8、受()的影响,个体记住的

8、,往往是对她故意义的或者是此前懂得的东西A遗忘曲线 印象 C图式 D自我意识39、在一般状况下,去个性化状态和个体侵犯行为之间是()A零有关 负有关C 正有关 D 不拟定40、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取决于个体的()A社会角色 B社会意识 C 自我意识 D社会知觉41、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一种()A刻板印象 B 性别印象 C首因效应 D 光环效应4、杨国枢觉得中国人注重的是()A概括化她人 B具体她人 抽象她人 D重要她人43、根据归因三维理论,如果行为的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人们倾向与做出()归因A背景 B 刺激客体 观测者 D 行为主体44、与成就动机关系最密切的是()A个人能力 B

9、人格特点 C抱负水平 D智力水平45、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高特异行-低共同性-底一致性状况下,一般会归因于()A行为主体 B情境 C内部因素 刺激客体46、B=f(,E)中的B代表()A社会行为 B个体特点 C个体所处情境 D 行为倾向47、社会化的载体不涉及() 学校 B家庭 电视 D 医院8、“性”属于()概念生物学 B 心理学 C 社会学 D人类学 49、她人的判断反映的自我概念是()A本我 B客我 C镜我 D超我50、“出工不出力”是一种() 现象社会克制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社会增进51、塔尔德模仿律涉及()算术级数律 B上升律 C先外后内律 D下降律、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

10、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继续社会化 B 再社会化 C 去社会化 反社会化53、正常状况下,中档限度的人际吸引形式是()A爱情 喜欢 C亲合 D接近54、模仿的意义不涉及()A具有适应作用 是学习的基本 C 影响她人的方式 D 会增进群体形成5、角色承当者不得不推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这属于()角色冲突 B 角色不清 C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56、刻板印象使人的转换知觉过程简化,因此它具有()A概括化 B社会适应 C 抽象化 悲观57、社会心理学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的基本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A观测 实验 C 思辨 D 归纳58、根据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如果一种人

11、的行为存在特异性低、共同性低、一致性高的状况,就最有也许被归因于()行为主体 B刺激客体 C 偶尔因素 D 环境背景5、时间会影响归因,人们会对过去许久的事情,倾向于解释为()的因素图形 B 刺激客体 C背景 D行为主体60、一般状况下,最让人反感的人格品质是()A自私 B 虚伪 古怪 D 粗鲁、有关爱情的描述,不对的的是()A具有浪漫的色彩 B是一种高档情感 幼儿也有爱情 D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62、“体语”不涉及()A身体接触 社会距离 C 装束打扮 D 人际距离63、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不涉及()A抱负水平 B成败的主观概率 C 出生顺序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6、在人性的问题上,主张人性恶

12、论观点的是()A卢梭 B亚里士多德 C 孟子 D 柏拉图65、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A社会动机 B社会心理 社交情绪 D社会需要66、个体社会化从掌握()开始道德规范 语言文字 行为准则 D国家概念 7、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是()的观点马斯洛 勒温 C詹姆士 D罗杰斯、正常人自我意识形成于发展的最后阶段是()社会自我 B抱负自我 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 成果A自信 自我 C自尊 本我70、根据印度学着古普塔的一项研究,浪漫爱在()年后来开始慢慢褪色A 3 B 5 7 1、“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这是()的观点A詹姆士 B 艾尔乌德 C 马斯洛 D 塔尔德72、“出错误效应”指()的人如果犯某些小错误,会增长她们的吸引力有激情 外貌好 有才干 D 人品好73、“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种()现象A社会比较 B 社会惰化 C社会干扰 D 社会助长4、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本源()心理分析 B 行为主义 认知理论 D 人本主义75、海德的态度转变理论是()A角色理论 B认知失调论 平衡理论 D 社会交互论7、在吃“大锅饭”的单位,最容易产生的现象是()A社会增进 B 社会克制 观众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