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要考中的各种题型及断句技法口诀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151736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翻译要考中的各种题型及断句技法口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言文翻译要考中的各种题型及断句技法口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言文翻译要考中的各种题型及断句技法口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言文翻译要考中的各种题型及断句技法口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言文翻译要考中的各种题型及断句技法口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翻译要考中的各种题型及断句技法口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翻译要考中的各种题型及断句技法口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文言文翻译要考中的各种题型及断句技法 口诀从考查内容上看,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词类 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方面的知识。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 实”,要认真推敲语句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坚持直译 为主但绝不忽略意译的原则。另外还要认真把握文言句式的特点,保证翻译的内容在语 法上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命题 人设置文段中的某一句作为翻译题,说明此句有特殊之 处。或考其中的某实词、某虚词,或考其中的某句式,在 做文言文翻译题时,首先要思考所翻译句的命题点在哪 里,抓住了命题点,也就抓住了基本的得分点。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 关键

2、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 词。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 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 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 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 的翻译要注意两点: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 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 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不必译 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 等。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 句式是关键。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 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和固定句式等。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 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所谓意译,则 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 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三、具体步骤一一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 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 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朝

4、代、年号、谥号、 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 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2、“换”: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 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 代汉语的意思,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将活用的词 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 不伦不类。3、“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 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 介宾短 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定 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4、“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5、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 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5、“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女口句 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 意完整。6、“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 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 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 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 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 环绕,牢固可靠”。四、文言文翻译的重点知识从

6、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 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 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 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换、调、删、补、变”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 注意以下七个关注点:(1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 子也是高考命题专家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因此,在翻译 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把握,仔细辨别。词类活用主 要包括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等。在翻 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

7、出词 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例: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 速归之。译文: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 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解析】“樵”,名作动;“归”,使动。例: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 存。译文: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 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解析】“粒”活用为动词,吃粮食。(2)特殊句式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 句、省略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 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要能够译出其句 式特征。例:况,吴人,

8、恃才少所推可。译文:(顾)况,是吴地人氏,自恃有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文(或诗人)。【解析】无语言标志的判断句。例: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 戮。译文: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陛下英明果断,因 而严惩了罪人。【解析】结构助词“斯”为提宾标志,“罪人斯戮”即“戮罪 人”。(3)一词多义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 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 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 译。例: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 久,又辞官离去。【解析】“故”为“原来

9、”“谢”为“推辞”。例:使者至,所发皆经史,置其半不启,乃免于祸,人以 为至行所感云。(08四川卷)译文:使者到来,打开看到的全是经史书籍,丢下另一半 未打开,才免于祸患,人们认为是崇高品行感应的结果。【解析】得分点“发”为“打开”,“置”为“丢弃”,“以”为“认 为”“至行”为“崇高品行”。(4) 古今异义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 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 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例: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解析】这里的“亲信”是“亲近信任”之意,而现代汉语中 则常指“亲近而信任的人”。例: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

10、可。【解析】这里的“无论”是“不要说”之意,而现代汉语中则 是表示无条件关系的连词。(5 )单音节词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 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 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 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一定要注 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 解释。例: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 余家。【解析】此句中的“耕佣”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 是“耕”和“佣”两个词,意思是“种田”“做工”。按照评分标准 如若不能解释出“佣”的含义要扣分。所以该句应译为:(孟尝)隐

11、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 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例:遂大困,寻死富阳。【解析】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 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阳)”。该句 应译为: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6 )固定结构固定结构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翻译时有相对固 定的格式。如果不按照固定的格式翻译就会出现错误,因 此,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 自意译。例:谥号所以垂之不朽。【解析】“所以”,由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构成,表示 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方式,可译为“用来的方式”。 例: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12、解析】“何意”,由疑问代词“何”与名词“意”构成,询问 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为什么”。常见的固定结构还有:何以为?(表反问语气,译为 “为什么”)无乃乎?(表示揣度语气,译为“恐 怕吧”)、奈何?(表示用来询问的,“拿怎 么办”)、得无乎?(表示怀疑与揣测语气,译为“恐 怕吧”)等。(7 )修辞知识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具有 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 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如果需翻译的句子采 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有的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有的 就需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如果需翻译 的句子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

13、应采用直接点明借代本 体的方式进行翻译;如果采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方式,翻译 时就要把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意译;如果需翻译的句子 是委婉的修辞方式,就要根据语境译出句中所要表达的意 思。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辞 方式很容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 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 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 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例: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解析】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 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 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

14、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 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例:金就砺则利。【解析】此句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 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 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 利。如果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 出笑话来。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以上内容。因此,我们在文言文 翻译的备考过程中,重点要从上述角度,揣摩命题者的意 图,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惟其如此,我们才会事半功倍。文言文断句技法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而语感 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所以我们除了平常多选择一些难易适中 的课内外文言文来阅读外,

15、还需掌握一些断句技巧,从而达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简老师就和大家分享几个在文言 文断句中经常用到的小技巧。文言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文言文断句技巧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 可动手把句断大多数同学在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 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 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 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 行。当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反复钻研, 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层次,把有把握的地方断 开。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