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戊戌变法Word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151456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戊戌变法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戊戌变法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戊戌变法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戊戌变法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戊戌变法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戊戌变法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戊戌变法Word(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专题九戊戌变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2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同背景是()两国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两国民族资产阶级都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两国都形成了改革维新的力量两国最高统治者都支持变法维新A B C D3中国近代史上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最初的表现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振兴工商、君主立宪” D民主、共和、科学、自由4马关条约签署后,廷臣

2、交章论奏。顺天府尹胡燏棻说:“但求皇上一心振作,破除成例,改弦更张,成与维新,事苟无益。”这说明()A甲午战争是导致维新变法爆发的根本原因 B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官僚体系的重要成分C光绪帝成为变法图强的实际领袖 D维新变法得到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5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6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7光绪

3、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整理为word格式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8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 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 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9康有为向光绪帝呈递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因为它()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B系统论证了维新变法的理论C提出了各方面具体的变法建议 D明确指出变法是救亡图存的唯

4、一出路10下列不属于维新变法法令措施的是()A鼓励私人办学 B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C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D行宪法,大开国会11“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反映出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有()逐渐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 B C D12在维新变法高潮时期,光绪帝曾说:“国家振兴庶政,兼采西法,诚以为民立政,中西所同,而西法可补我所未及。”这反映了光绪帝()A同顽固派斗争的决心 B向西方学习的思想C变更国体的主张 D大兴民权的意向13面对危险的形势,光绪帝和维新派没有自己可依赖的军队,也不敢发动群众,最终选择拉拢当时掌握新建陆军的人物(

5、)A袁世凯 B李鸿章 C荣禄 D陈宝箴14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整理为word格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5题15分,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5分,共58分)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在西安颁行谕旨:“近数十年积弊相仍,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需切实整顿”这个三年前曾亲手

6、将戊戌维新打入血泊之中的西太后,此时也打出了“维新变法”的旗号,特令推行“新政”。其实,这是反映了经过义和团运动之后,清政府不可能照旧统治下去了。当时的舆论界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及乎拳祸猝起,两宫蒙尘,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乃取戊己两年初举之而复废之政,陆续施行,以表明国家实有维新之意。”材料二19011905年间,清政府颁行的“新政”其主要内容有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从表面上看,这些“新政”与戊戌维新相类,实则二者性质不同。西太后曾发出上谕说:“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所以她与康

7、有为倡变法水火不相容:“殊不知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目的等角度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不同。(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简析清末“新政”客观上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6分)整理为word格式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梭伦开始担任立法者时,传统贵族、经济上成为暴发户但没有政治特权的公民以及贫困的农民之间存在着多重而严峻的冲突。后者面临破产和沦为债务奴隶的危险,在阿提卡地区较为贫瘠的山地被开发成可耕地之前,许多贫困的农民只能租种大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因此心里有极大的不满

8、。可以想象,境遇好一些的公民在军队中担任重装步兵,因此觉得自己应该有更多的参政权。无疑贫穷的步兵公民憎恨那些富人的极度奢侈和傲慢;富人们铺张的葬仪,奢侈的宴会,都令他们愤慨。在这些宴会上,有些穷人不得不跳舞或者扮演滑稽的角色来取悦富人们,人格上受到极大的侮辱。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梁启超在经历戊戌维新运动的艰险后,说了一段颇有体会的话:“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当时存在的主要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梭伦为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采取的主要措

9、施。(8分)(2)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改革和戊戌变法成败的原因。(6分)整理为word格式17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治维新大力推进、吸取西方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在衣食住行方面学习西方。这些做法改造了日本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促进了日本的文明开化,配合了政治、经济各方面的改革。材料二1898年春,维新派人士集中于湖南,由“南学会”、时务学堂和湘报的核心人物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等16人为董事,在长沙发起“湖南试办不缠足会”,简明章程规定“凡入会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所生男子不得娶缠足之女”。参

10、加和捐助者十分踊跃,不缠足活动搞得有声有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日两国变法在社会习俗方面“除旧布新”的主要举措,指出其共同的积极影响。(6分)(2)中国的维新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关联吗?为什么?(8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海内惊惶,乱民蠢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回惶,不知死所。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整理为word格式,歌舞湖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戊戌变法一开始,康有为就把改革的通盘计划公开于世,并把矛头公开明确地直指他所认为的政敌与传

11、统的官僚体制。当军机处诸大臣问及应如何变法时,康有为首先主张“宜变法律,官制为先”的基本原则。光绪皇帝在103天的时间内,发布了两三百条涉及选拔人才、农工商业、裁汰官员、废除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军事国防几乎所有方面的上谕。康有为力图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办法,来强调孔子的进化性、平等性、兼爱性与世界大同精神,以现代性的价值观的要求,从实际政治来进行变法的动员。萧功秦戊戌变法之政治激进主义的再反省(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变法的主要意图。(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9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B。本题实质上考查戊戌变

12、法的时间。公车上书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性事件。2解析:选C。日本明治维新是中下级武士领导的,在日本明治维新前,日本资产阶级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故错误。整理为word格式3解析:选A。最先“开眼看世界”的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他们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4导学号17620070解析:选D。导致维新变法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官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变法图强的实际领袖应该是康有为、梁启超,故C项错误;“但求皇上一心振作,破除成例,改弦更张,成与维新,事苟无益”体现了维

13、新变法得到部分清政府官员的支持,故D项正确。5导学号17620071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派别政治主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的核心特点,带有保守性;“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应该指的是政治革新,符合条件的是“开设议院,变法图存”。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D项。6解析:选D。四项主张中只有“变法”才是根本,也是“公车上书”的主要目的。7导学号17620072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维新派的主要观点,重点考查学生对

14、“中体西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要注意两者的阶级立场。维新派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康有为主张改革中国的科举制度,这本身已上升到制度变革的层面。因此,“中体西用”的基本含义是用西方进步的思想文化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这里所说的“体”“用”与地主阶级洋务派有着明显的不同。洋务派提倡的“中体西用”指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技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8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和所学史实,康、梁维新派进行了有一定社会基础的政治实践活动即戊戌变法。故应选择D项。9解析:选C。应诏统筹全局折,顾名思义,它是一个统筹全局的折子,提出了全面的施政建议,故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因此选C项。10解析:选D。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并不代表实行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其变法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因此没有实行D项。11导学号17620073解析:选D。“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后,世界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