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150051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星座学说与巴纳姆效应一、我不相信星座。我是射手座,天生多疑。阿瑟克拉克当已故的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太空漫游2001的作者克拉克写下这句看似矛盾的话时,星座对于性格是否有影响的争论已经延续了上百年。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开展,人们对于自身的了解也随着心理学的兴起而不断进步,但星座学这一源自占星术的古老学说却始终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心理学眼中的星座性格学说靠谱吗?星座真的可以决定性格吗?巴纳姆效应又是怎样揭示了我们为星座学说着迷的原因?二、神秘知识具备强大的力量,自古以来,这类知识就掀起许多争议,也深深令人着迷萨拉巴特利符号中的历史正如符号中的历史中所讲,

2、在科学尚未兴起的蒙昧时代,神秘学往往更受到人们的关注,星座学说,便起源于远古的观星术。古巴比伦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已提出30个星座,而真正将星座学说发扬光大的是古希腊的占星师们,他们编制出了古希腊星座表,其中包含了48个星座。其实,古代历史中星座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确定方向,当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还未传播到西方时,西方的冒险家们主要靠星座区分方向,因而,星座学说随着中世纪之后航海事业的开展而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真正将星座与人的性格、行为、运势联系起来的,起源于西方的占星学与炼金术。占星术是通过对星座进展占卜,从而对人的性格与运势进展预测的一门学说,近代由著名物理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发扬光大。占

3、星学的出现,填补了科学对人类性格、行为预测方面研究的空白。三、如果人类大脑简单到可以被理解,那我们便愚蠢到无法理解。埃莫森M匹尤 埃莫森的这句话广泛被用来明确人类对于自身研究的困难程度,似乎人类还不曾了解清楚的,除了头顶的宇宙,便是我们自己了。但是,这样的状况随着心理学的兴起有了较大的改观。1879年,随着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在这之后,人类对于自身性格、行为的形成与开展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众多研究明确,人自身性格、行为模式的形成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至于我们头顶的浩瀚星空终究对我们有着何种程度的影响,至今也没有任何

4、实验明确星座与人性格的形成、行为的预测、运势的好坏有着任何可观测的联系。而且,随着心理学界巴纳姆效应的提出,似乎对于人们为何相信星座预测学说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四、我受欢迎的秘密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巴纳姆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是一种心理学现象,以美国知名杂技师肖曼巴纳姆的名字命名,因为巴纳姆的成名秘密与这种心理学现象相似。其主要内容是: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模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承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这种心理学现象于19

5、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 福勒首次通过实验证明。福勒实验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展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试后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评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实上,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都是一样的,但最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平均评分为4.26分,几乎每位学生都认为测验结果与自己很契合。当年福勒在实验中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的测验结果是这样的:“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方法弥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慎重而沉默。你

6、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怎么样,是不是与你曾经所做过的星座性格测试看上去差不多?五、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进一步研究明确,之所以会发生“巴纳姆效应,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自身心灵的弱点,现代心理学家将之归因为每个人心中都会不自觉发生的“主观验证效应(subjective validation)与“谄媚效应。主观验证效应是指我们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简而言之,主观验证即所谓的“自欺欺人,只不过我们往往意识不到它是自欺欺人的念头罢了。比如,当你认为这次考试不会通过,你会

7、在生活中搜集各种各样的证据证明它,仿佛上天都在与你作对:“看吧,我出门连笔都忘带了,肯定这次考不过。这样的念头就是主观验证效应的产物,其实细想,忘带笔和考试成绩根本没有逻辑上的联系,除非你因为没带笔而交了白卷。谄媚效应揭示了“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对自己有利的描述这一现象。在一次对学生人格评估的实验中,研究者们先写下了学生们人格的正确评估,但却给了学生们两份评估,其中一份是正确的评估和一份是假造的,也就是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评估。在之后,学生们被问他们相信哪一份评估报告最能够切合自身,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相对于那一份真实的,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实验中,相对于假的评估报告,显然真评估报告

8、揭示了学生人格中的某些不利特点,因此他们更多相信了做“老好人的假评估报告。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流传于网络与书刊杂志的星座性格学说,通常向人们描绘着“模糊的优点以期引发谄媚效应,而选择看星座性格内容的通常又是比拟相信星座学说的人,因而在主观验证效应的影响下,他们不自觉地收集身边的信息证实星座学说是真实的。最后,在主观验证效应与谄媚效应的影响下,人们陷入了巴纳姆效应而对星座学说深信不疑。所以,随时保持怀疑而警惕的眼光看待我们身边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被模糊、笼统、带有谄媚性、主观性的信息影响。下次再面对看似神奇的星座学说而犹豫是否选择相信时,你可以将描绘你的星座性格、运势的那段话直接粘贴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结果会让你惊讶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