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职业性传染病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14967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职业性传染病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认识职业性传染病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认识职业性传染病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职业性传染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职业性传染病(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传染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条件下,病)。我国将炭疽、森林脑炎、布鲁氏杆菌病。一、炭疽病接触传染源而发生的传染病(或寄生虫列为法定职业病,称为职业性传染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炭疽菌属于需氧芽孢杆菌,致病力较强,对日光、热、消毒液均较敏感,加热至60,30min即死亡。但在体外可形成芽孢,抵抗力强,在干燥状态下能生存30年,在土壤中能保存生活能力15年之久。草皮的盐渍、干燥过程都不能杀死皮毛内的炭疽芽孢,但它对氧化剂较为敏感,用4高锰酸钾溶液15rain可杀死芽孢。炭疽病的职业性高危人群主要是牧场工人、屠宰工、剪毛工、搬运工、皮革厂工人、毛纺工、缝皮工及

2、兽医。炭疽病的潜伏期较短,为13天,最短仅为12小时。临床分为皮肤型、肺型、肠型3种,可继发败血症型、脑膜炎型。(1)皮肤炭疽最多见,占总病例95以上,病变多见于头、面、颈、上肢等暴露部位。开始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斑疹,数小时后顶部变为棕黑色血泡,周围水肿,第3至第4天出现出血性坏死,第5至第7天坏死区形成溃疡,血性分泌物结成黑色痂。因局部神经麻木,故无疼痛与压痛。水肿12周消退,黑痂随之脱落,留下肉芽创面,再经12周愈合成疤。少数发生在眼睑、颈部、大腿等软组织的病灶,可出现大片水肿,透明而坚硬,扩展迅速,可大片坏死而不结痂,全身毒血症明显,病情危重,并可产生败血症,并继发肺炎及脑膜炎,称为恶性

3、水肿病。局部症状出现后1-2天,可出现中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及淋巴管炎。(2)肺炭疽大多原发,也可继发于皮肤炭疽。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发病时患者感觉不适,疲乏、肌痛、中等程度发热干咳,23天后出现高热,寒战,呼吸困难,喘鸣,咳嗽,黏液血痰,胸痛,紫绀。听诊肺部湿哕音,治疗不及时可因循环衰竭死亡。(3)肠炭疽少见,多因进食未煮熟的病畜肉引起。可表现为胃肠炎型和急腹症型。前者表现为严重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大部分患者于数日内恢复。急腹症型起病急骤,有严重的毒血症状,持续呕吐、腹泻血水样便、腹胀、腹痛及腹膜炎症状,常合并败血症和感染性休克。(4)败血症型炭疽多继发于肺炭疽和严重的肠炭疽,患者有高热、头痛、出血、呕吐、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5)脑膜炎型炭疽继发于败血症性炭疽,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抽搐、谵妄、昏迷,脑膜刺激特征明显,脑脊液多呈血性,病情凶险,患者可于起病后24天死亡。上一页12下一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