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149514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调研报告宁波周边山区的古村落探访 摘 要:从宁波地域环境入手,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宁波民居特点:民居及村落的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筑材料、民居与环境的关系。从对个体的表象分析,转向对聚落群体和建筑内涵的分析与借鉴。同时,通过把宁波民居与其他地区的民居进行对比,总结宁波民居独有的特色。关键词: 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造材料乡土建筑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以聚落形式存在。本次借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课程,有目的性的实地调研了宁波当地古建筑村落。包括位于丹山赤水的柿子村,四明山杖锡李家坑,宁波走马塘古村落以及郑氏十七房。这些乡土建筑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真实反映了

2、地域特色、当地的生活习惯。在全国有一些国家历史文化名村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例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西递宏村、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福建土楼等。我和朋友就一起到过福建土楼,暑假和老师同学一起去了西递宏村,通过接触不同地区的乡土古建筑,更加凸显宁波当地文化折射出来的不同于安徽、福建古村落建筑中所反映出来的固有特色。我们调研这些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走出城市,感受自己所在的故土的传统文化,体验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它们存在的了解与认知,使得当地乡土建筑的历史得以延续、文脉得以传承、特色得以保留。重要的保护不想不应是建筑实体,而是保护乡土建筑这种行为。一、 柿子村 我两度去了丹山赤水:一

3、次是夏天和闺蜜一起去摘柿子,另一次是冬天和朋友一道。每次进丹山赤水,经过柿子村,都会在村庄里面逗留一阵。吃农家乐,和老爷爷老奶奶聊天,或者帮他们喂一下羊,追赶一下鸡群,生活的味道很浓郁。大树既是风水的标志,又是凝聚人气的场所。古树被赋予神性的力量,是天地生命场的标志。作为村落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丹山赤水和古村落紧紧相连,是一个结合体。一个是大自然造化的山水景观,一个是人烟稠密,拥有古风古韵的民居群落的古村落。丹山赤水这种适宜人居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人们来这里安家落户,开始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同时,有了人的参与,丹山赤水也增添了人文气息。柿林古村的深巷小弄是进入丹山赤水风景区的必

4、经之道。村中有小弄、深巷、古井、大院和独特的丹石干砌的民居群,还有祠堂、佛庵、古树,是一座文化结构十分完整的古村落。村落空间布局:靠山,朝山,瀑布小溪,水流,古树,祠堂,圣地,院落,巷道,古井等。建筑材料:丹山石构,人工采石和天然卵石与山体浑然协调。建造技术:建筑为两层木结构房屋,这样的布局,使人联想到大理白族的典型民居型式三坊一照壁。院中尺度大方,木门窗上窗花隔扇保留精美,檐下牛腿挂落也十分讲究。沈氏宗祠,血缘村落的象征。宗法文化、道教文化、山居隐逸文化三位一体。柿子村中还有沈氏宗祠、戏楼。戏楼构建了聚落的宗法人伦秩序。戏楼不仅是娱乐的场所,还担任教化的功能和作用。柿子村地处珍贵的道教圣地,

5、背靠丹山,中间流经赤水。丹山赤水乃道教第九洞天。此崖壁是标志。几百年来,仙俗两家共同享有这份自然环境。一条溪流峡谷有如天河分出了人间和仙界,一座拱桥如彩虹连接了二者。一步之遥,反映人间与天上和仙人是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的,不同与西方的人天隔离与对立。桥东是道教胜境,桥西是人间古村。唐人有一首诗,颇能点出柿林山居与自然是怎样的亲近,寄四明山子(唐)施肩吾:高栖只在千峰里,尘世望君哪得知。长忆去年风雨夜,向君窗下听猿时。这个柿子林里,有很多小时候爷爷奶奶家可以见到的古老的生活器具。院落中用来盛接雨水的大水缸,叫做“七石缸”。这缸里的水备为防火之用。还有烧饭用的大灶,灶里尚未烧尽熄灭的红灰要清出来另

6、放在一个专门盛灰烬的容器中,称火缸。小时候,冬天的时候也用过这个来取暖。大灶中的灰烬的余热尚可被利用,还放“焐粥瓮”,可以煲赤豆年糕粥,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着这个大灶一起喝粥。这里的庭院素净,建筑朴雅,色彩深沉,廊道通达。在正房厢房上有主次的分配和安排,以堂屋为中轴,左右对称,显示了较为明确的礼制原则。院内地面上铺的是丹山片石,以红色为主,略带其他杂色,斑斑剥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利用当地材料的实例吧。村落小巷中还可以看到有些人家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还有“农家乐”这些招牌。村落里的房子都不是很高,而且随着地势的高低而建,因此很容易从院子里望见丹山赤水景区的山峰。柿子村每家每户都不关大门,我们外来的

7、游客可以很容易进入他们家里聊天,我还帮他们喂喂羊逗逗狗。二、走马塘千年古村走马塘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姜山镇,是一个古老的村落,地处鄞南平原,依傍奉化江支流东江。人称其为“四明古郡,文献之邦,有江山之胜,水陆之饶”。村中明清古建筑众多,民风淳朴,文物古迹众多。历朝历代,这里出过76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古村落。因为这里远离市区,没有被越来越浓重的商业氛围包裹。走马八景:柳塘春信、惠江潮、团桥明月、笔架瑞雪、遗忠灵石、南堰晓风、同文弦歌、西隐晚钟等。村落空间布局:背山,面水,水系,团桥,古树,祠、堂、殿、庵,圣地,院群,巷道,古井等。走马塘隐约可见千古树老街的独

8、特风貌。进入村口是进士村石牌坊,接下去是一条护村河,河上为团桥。建筑材料采用砖木结构。建筑单体有陈氏宗祠、遗忠堂,还有西隐庵、灵隐庙、晋安寺、关岳殿。柿子村中的遗忠堂和陈氏宗祠别有特色。这座遗忠堂庄严而典雅,虽经数百年风雨侵袭却依然散发浓烈的江南名居的风韵。陈氏宗祠是一座明清的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物,坐北朝南,平面为二进五开间,东西三开间对称布局。祠有天井、厢房和祭红灯高挂。 走马塘村落格局完整,水系、桥梁大都保留了古村的风貌。而规模庞大的清代古建筑群更是蕴藏着很多令人惊喜的精致遗存。村里最大的建筑群叫中新屋,建于乾隆年间,整片建筑共432间,檐弄相通,无论从哪一间出发,都能绕到所有的房间。下雨

9、天的时候,在这个超级大院里穿行,不需要撑伞。在中新屋里,看到很多木结构的楼梯,邬毛银说,别看是木头做的,这楼梯可结实了,当年发大水,可以挑着150公斤重的担子往上走。走马塘里的过道、天窗用来采光,这是很古老的采光方式,却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走马塘里的建筑很老旧,经过适当的维修以后,人们还是在里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满了生活生机。走马塘里面的居民生活原汁原味。巷中的行走与交流。体现人与建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天道就是人道。一个地方,至今保存较好的历史氛围,不是落后,而是文化深厚的标志。走马塘不是单纯的旅游景点,而且至今还没有收取门票。村中明代建筑目前保留下来的尚有8处,清代建筑

10、更是比比皆是,另外三幢民国时期具有西洋痕迹的建筑也极为典型。古村建筑以飞檐和石窗最富特色。石雕花窗的雕刻艺术令人惊叹。窗上所饰各式图案,人物类有“八仙”中的张果老、蓝采和、吕洞宾等;文字类有“福”、“乾”等,寓意丰富深刻。古村最精妙的石窗在新祠堂后面的一条小巷中,古建筑学文献中将其命名为“浙南石窗”。石窗雕刻细致,并且可以开启自如,和木窗并无两样。走马塘独特的水系,也是一大特色。全村由四条河流环抱,有紫来桥、西沈桥、庆丰桥等于河上,联系各水系。东邻漕、邵家漕、蟹肚脐、后王漕、徐家漕散落其间,还有十余个大小参差、形态各异的小池掘于村中。走马塘先民建造的水系能泄能排,形成了完备的河网防务系统,能使

11、村民最大程度地抵御旱涝和火魔的侵袭。三、李家坑地处四明山革命老区,村东有新建的周公宅水库,南依巍峨的四明山,西与余姚大俞交界,北邻余姚大岚镇接壤,距丹山赤水旅游区仅一公里。抬头远眺,便是后湖岗,榧树潭水库拦坝于此,飞流直下,一条宽阔的溪坑穿村而过。村口界定了范围,让村民有回家的感觉。村后靠山上的风水树,当地称坟头树,树下埋葬着村落的落户的祖先。从大的构图看,又是全村的制高点,有控制全村的气势。在整个大山之间,显示出人的力量。将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的生气韵律情感地关联起来,相互协调保护,是健康的不同与风水说的神秘功利的所谓预测学。我们在李家坑村走在鹅卵石铺砌的小道,石子的大小不一,一不小心就会拐脚

12、,但很有历史的感觉。走在乡间的泥土地上,总会看到不远处有坟包。建筑材料:丹石干砌,李家坑旁的大皎溪多卵石,色彩斑斓。建筑建造技术木质梁架,构造井然,反映生命品质的存在与对和谐平衡的追求。村落空间布局:环山,水流,古树,院落,竹林,石路,菜园,巷道等。河流弯曲是风水学与水利生态学的结合。竹林深处,屋舍俨然,被自然环抱呵护和归于自然的强烈意象。沿河的古村顺应水势,真实的依山傍水。溪水那边是壁立的山,村子背后边是起伏的山。我们经过村里的河流的时候,正看到有村民在洗衣服洗碗,桥头还做了三四个闲聊的村民,生活气息浓郁,似乎与世隔绝。不远处炊烟袅袅,也许有人在烧饭,也许是煤炉上的烟。 去李家坑村调研基本上都是在走山路,翻过一个小村落再来到一个小村落,而且山路不好走,有些完全是天然的大石块组成的。我们去吃饭的时候,因为不是漂流的季节基本上没有农家乐。还好有一个好心的阿姨给我们一帮人煮了些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的淳朴,就和这村庄里的景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