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146639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王兰芳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的调查为例口王兰芳孟令杰徐芳内容提要:本文利用抽样调查的实证方法,研究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产生的实际影响.调查发现,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的医疗支出,家庭消费及储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所产生的影响并不明显;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态度与政府的预期及发布的信息也存在一定差距,应引起决策层的关注与思考,并找出原因加以改进,以保证制度的健康发展.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影响;江苏省一,引言目前我国人口大部分还居住在农村,传统

2、合作医疗解体后,自费医疗再次成为我国农村占主导地位的医疗制度.对广大农民而言,在现有的收入约束下依靠自身能力根本无法化解大病,重病风险,由此导致众多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的选择又是什么呢?中央政府认为发展新型大病统筹合作医疗是顺应农民需求的,并提出到2010年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标.在中央政府的推动下,全国不少地区已开展起来.2003年,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先在10个县(市)进行试点,目前人口覆盖率为全国最高.现阶段,政府部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判断多是褒扬性的,宣传它在实践运作中的成效,基于这种认识会过高估计制度的优越性,不能理性客观

3、看待其实际效用;而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是一个从上至下过程,是政府行为,下级受利益驱动,自然有迎合上级主观意图的偏好,这种制度上的隐l生机制会导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中下级为制造政绩盲目图快,一味强调本地区推广的覆盖面等形式数字,而忽视需求方农民的实际效用.本研究利用抽样调查的实证方法,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民医疗支出,家庭消费及储蓄,收入等方面产生的实际影响,旨在通过对制度实施对象的评估,客观地评价该制度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从中发现制度存在的问题,避免消极地等待一个检验政策的周期,承担政策错误所产生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将损害农民的政策排除在外,这是本研究的目的和追求.济问

4、题,20o6(10)2.林万龙.乡村社区公共产品的制度外筹资.中国农村经济,2002(7)3.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o6(2)4.桑贾伊.普拉丹着,蒋洪,魏陆,赵海莉译.公共支出分析的基本方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OO05.叶敬忠,张楠,杨照.不同角色对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差异.农业经济问题,2006(10)6.叶敬忠.新农村建设中的九个问题亟待关注.新华网,20O602077.张林秀等.中国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经济研究,2005(11)(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5、北京,100872)责任编辑:段艳一53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7年第7期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资料来自分层抽样方法所取证的资料.之所以采用分层抽样,是由于受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只能采集有限的样本数量,而江苏省农村复杂性和异质性程度较高,有必要将它们按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类型(或层),以克服简单随机抽样的缺点,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所采用的分层抽样方法如下:在江苏全省抽取苏州,南京,徐州3个地区,一方面使样本点覆盖经济发展水平高,中,低三类农村地区,使其有典型意义;另一方面,这3个地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也分别代表高,中,低三种水平.在每个地区抽取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南京的样本地分布在

6、雨花台区,江宁区,溧水县,徐州的样本地分布在沛县,丰县,睢宁县,苏州的样本地分布在常熟,张家港,太仓,各自的3个县(市)又分别代表高,中,低三种收入情况,每个县抽选2个非县城镇的村落;在每个村庄抽取20户作为调查对象.本研究的抽样调查从2005年7月份开始,持续半年时间.该调查是由南京理工大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课题小组完成,调查员是从该校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中挑选调查地的农村学生组成,并对其进行培训,由其进行面谈采访并填写调查问卷来完成.此次调查在3个地区共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样本316份,有效回收率87.8%.因而总体上看还是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结束后,经过认真的编码,录入,清

7、理后,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的主要信息如下.二,来自参合农民的信息(一)参合农民整体概况本次调查收回的有效样本316份中,参合农民259人,参合率达82%,参合农民男性受访者占总人数的67.4%,女性受访者占总人数的32.6%,这主要是因为本次调查以户为抽样单位,农村家庭的户主基本上是男性,而且只要男性在家,妇女一般都将接受访问的权利交给男性,因此,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男性是女性的2倍多.参合农民及其家庭,社区的整体概况见表1.表1参合农民样本构成情况(%家庭医疗支出状况100元以下101300元301500元5011000元10015OOO元5OOO元以上百分比2.510.934.236.0

8、10.16.3在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进行一般的统计描述后,进一步的问题是,在自愿原则下,农民对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更多地受哪些自身与外在因素的影响?本研究根据调查数据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通过将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赋值为”1”,不参加的农民赋值为”0”的方式得到一个-54-王兰芳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影响的实证研究二分变量(虚拟变量),并引进一些相关变量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选择.由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选择是只有两种结果的定性变量,由于不满足常规多元回归的假设条件,故可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进行研究.本研究把性别,年龄,有老人,有小

9、孩,有劳动力,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医疗费支出,健康状况,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社区经济状况,社区人际互助关系共12个自变量以强制方式纳入统计模型之中,通过Eviews3.0软件统计分析以考察这些因素如何对农民参合选择产生影响.本研究中的自变量有虚拟变量,定序变量和定距变量三种类型.除l生别,有老人,有小孩,有劳动力已转换成虚拟变量,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社区经济状况,社区人际互助关系均为定序变量.一般回归分析要求变量至少是定距以上层次,但由于社会科学研究中定序变量比较多,也可以近似地将定序变量看作定距变量进行回归模型分析.以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选择为因变量,以所引进的12个变量为自变量建立一个L

10、ogistic回归模型,其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截面数据0.4025,说明因变量的变化可以由自变量来解释.在12个变量中,有6个变量可以解释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选择行为:有老人(0.657),医疗费支出(0.962),健康状况(一0.988),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一4.166),社区经济状况(1.924),社区人际互助关系(一3.151).而其他变量的回归系数都相对不显着.表2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选择与诸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由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家中有老人及平时医疗支出较大的农户更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状况的回归系数则进一步说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逆向选择问题突出.社区经济

11、条件好的农村,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选择高于经济条件不好的社区农民,这可能是经济条件好的农村居民有更强烈保持现有生活状况,防范疾病不测风险的愿望;与其相比,贫困地区的农村居民健康价值观低下,生活期望值较低,听天由命的社会心理特征较显着.社区人际关系越差,农民越有可能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说明在有良好人际互助关系的农村社区,人们更易从邻里获得依赖及情感支持,非正式群体的良好交往及信息沟通会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行为,这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早期及制度存在较大问题时可能更加明显.有些反常的是,在以收入水平为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中,没有表现出显着的效果,可能的解释是新型农村合

12、作医疗的交费标准较低,交费并没有受收入高低的明显影响.(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医疗支出等方面的影响调查显示,从家庭每年在看病吃药上的花费来看,医疗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家庭占到了83.6%,这并不表明农民健康状况较好而医疗支出少,主要原因是有限的支付能力严重地制约了农民家庭的医疗有效需求.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也只有4.9%的人看病住院次数增加了(见表3).在新型合作医疗”报一55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7年第7期销数额的满意程度”这一问题上,选择”比较满意”的仅占1.3%.农民在生病时选择去村卫生站看病的占40%(见表3),这反映出村卫生站的基础性地位.但分析中也发现徐州调查区农民看

13、病场所与苏州,南京农民有明显的差异,徐州农民的看病场所50%是在私人诊所,只有23.1%的农民在村卫生站,这反映出村卫生站地位受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影响差异.变量名变量值分布(%)变量名变量值分布(%)看病场所村卫生站40.0医疗支出100元以下2.5私人诊所19.0101300元10.9乡镇卫生院20.23015o0元34.2县城医院18.45o1100o元36.0省市医院2.410015O0o元1O.1重病负担家里可以负担9.65O0o元以上6.3忍着不去医院15.1报销满意度比较满意1.3家庭借贷75.3满意9.1参加合作医疗后,是4.9一般67.4住院次数是否增加没变95.1不满意22.

14、2(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在本次调查中,参合农民的储蓄目的依次是:为子女,养老,大病预防,盖房或其他.分析中发现,徐州农民的储蓄目的与苏州,南京地区的农民有明显的差异,徐州农民的储蓄目的”为子女”的比例高于其他两个地区,达65.7%,而”大病预防”的比例又低于其他两个地区,仅为5.7%.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相对贫困农民的健康价值观低下,可能更关注解决常态基本生活保障.在关于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的消费与储蓄问题上,69.9%和68.2%的人都没想过在参加合作医疗后增加其他消费,减少储蓄,这反映出有相当多的农民对合作医疗持观望态度,并认为合作医疗报销金额有限,不能解决自

15、己看病的问题(见表4).变量变量值分布(%)变量变量值分布(%)储蓄目的为子女40.7参加合作医疗后,是否增加其他消费是4.8为养老35.3不会增加25.3大病预防14.1没想过69.9盖房9.4参加合作医疗后,对储蓄的影响减少储蓄8.7其他1.5不会减少23.1没想过68.2(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民家庭经济状况及收入的影响在”实施合作医疗后,你们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是否减少”这一问题上,有20.1%的人认为“是”,16.4%的人认为”否”,63.5%的人”不清楚”.在”您认为合作医疗能减轻,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吗?”有32.8%的人选择”能”,21.2%的人选择了”不能”,46%的人则选择了”说不清楚”(见表5).这两项调查一方面充分说明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对实施合作医疗的效果仍然抱持疑,观望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要达到制度预期的主要目标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仍需继续努力.变量变量值分布(%)变量变量值分布(%)龛:”因病致贫,因病返莩2.0,.ID:龛解农民32.贫”现象是否减少不楚63.”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