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工作所需的工具书及资料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145654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籍工作所需的工具书及资料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籍工作所需的工具书及资料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古籍工作所需的工具书及资料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古籍工作所需的工具书及资料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古籍工作所需的工具书及资料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籍工作所需的工具书及资料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籍工作所需的工具书及资料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籍工作所需的工具书及资料书古籍工作所需工具书、资料书甚多,尤其是从事该工作时间不长的人员,对于古籍了解不深,欢迎阅读本文,加深 熏陶。古籍编目工作中,无论何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各种问题,比 如对某个人名、室名别号、地名、年代、职官、藏书印等不了解,学 海无涯,这很正常。尤其是从事该工作时间不长的人员,更会经常遇 到此类问题,这时,就需要查索 资料来解决问题。那么,应从何处入 手查资料呢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图书馆古籍工作中的一些基本工具书 或参考书。(一)古籍辞典1、简明古籍辞典胡道静主编齐鲁书社本书共收辞目1944条,主要介绍了古籍图书和古籍整理等一般 知识,古籍图书的体例、古籍的分类和目录

2、学知识等。是建国以来一 部大型的书目解题著作。这部辞书简要介绍了现存中国古代主要典籍。 对于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学习和研究的读者来说,简明扼要,非常适用。2、中国古籍版刻辞典瞿冕良编著齐鲁书社本书收集了 21500余条辞目,大体时间断限上溯唐代下及清代乾隆前后。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版刻名 词。包括 各种版本的名称、印刷用纸、款式、装帧,也包括一些专业用语,如 朱丝栏、黑口、鱼尾等,从中可以窥见版 刻的时代变迁。二是刻工。 本书中收录了万余条关于刻工的 辞目,主要记录他们所雕刻的图书。 三是历代刻书家、抄书家。侧重于宋、兀、明三代,也包括少数稀见 的和有学术价值的书籍的刻印者和抄写者。四是

3、版本书目。收录了部 分版本方面的专著、书目、题跋,并简介其内容和使用价值。另外, 本辞典的资料来源既有原本或影音本,也有各种参考工 具书,书后附 列了从清乾隆38年(1773)武英殿聚珍本到2005年部分版本方面 的专著、书目共计248种,为研究我国古籍版刻的重要线索。(二)人名1、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稣)2、中国文学家词典(谭正璧)3、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 宋代卷、辽金元卷、清代卷、近代卷)4、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张搞之、沈起炜、刘德重主编) 上海古籍版5、宋代传记资料索引6、元代传记资料索引7、二十五史纪传人名索引上海古籍版8、四十七种宋代传记综合引得9、八

4、十九种明代传记综合引得10、三十二种清代传记综合引得【藏书家】1、藏书纪事话(叶昌炽)2、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话(伦明)3、广东藏书纪事十寺(徐信符)4、续藏书纪事话(吴则虞)5、续补藏书纪事话(王骞)【刻工】1、古籍宋元刊工姓名索引(王肇文)2、明代刊工姓名索引(李国庆)(三)室名别号1、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杨廷福、杨同市编)2、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杨廷福、杨同 市编)3、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陈玉堂编著浙江古籍 出版社(四)地名1、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臧励稣等编)2、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魏嵩山)广东教育3、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骤主编)(五)职官1、 中国古代职官大辞典(张政娘主

5、编)河南人民出 版社2、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吕宗力主编)北示出版社3、宋代官制辞典(龚延明编著)4、称谓录(梁章金巨)5、 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龚延明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以上均简便实用)6、 清季重要职官表、清季新设职官表(钱实甫编)(六)年代1、冲国历史纪年表(方话铭),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编 辑、出版。该表是辞海所附中国历史纪年表的修订本。由于出版较 晚,吸收了新的研究成果,改正了他种纪年表的错误,内容简要,使 用方便,是同类纪年表中较好的一部。末附按笔划编排的年号索引。2、 寸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方清铭、方小芬)有时某些具体纪年的年末已经跨入公元纪年的次年,标

6、注公元 纪年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此时可查该书。3、二十史朔闰表(陈垣)此书可查月朔。4、中西回史历日(陈垣)5、 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四国历史年代对照表(公元前660年一公元1918年)山西省图书馆编(七)藏书印1、中国藏书家印鉴(林申清)上海书店2、明清著名藏书家藏书印(林申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3、日本藏书印鉴(林申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4、藏书纪事话(叶昌炽)等(八) 古籍书目查考先秦至清代著述,了解历代图书的存佚情况,可以利用正史 和通志、文献通考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以及历代其它官私 书目。1、史志目录正史中的艺文志、经籍志是根据当时政府藏书并参考了 其它官私书目而编成的综合性书目

7、,乂叫史志书目。(1) 汉书艺文志一卷(2) 隋书经籍志四卷(3) 旧唐书经籍志二卷(4) 新唐书艺文志四卷(5) 宋史艺文志八卷(6) 明史艺文志四卷(7) 清史稿艺文志四卷汉书艺文志至宋史艺文志都是古今典籍一并收录, 明史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则只记当代人的著汉书艺文志依据刘歆七略,有叙有论,对于学术思 想的演变有所揭示,隋书经籍志仿其体例且有所补阙,历来 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其它史志书目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方面 都没有下功夫,遂使学术源流多不可考。汉书艺文志沿袭七略分六艺、诸子、话赋、兵书、术数、方技六略,是我国古代图书分类六分法的代表作;隋书经 籍志则在史志目录中首次按照经、史、子、集四

8、 部分类。1、史志目录之补编二十四史中的一些史书没有艺文志或经籍志,有的即使有,收编也不甚完备,(余嘉锡古书通例中有系统讲述)为此,后代有不少学者撰写补志,如姚振宗汉书艺文 志拾补、隋书经籍志考证等等,都是极精密的好书,值得 注意。开明书店所辑二十五史补编是专收史书的补表、补 志的丛 书,其中共收录三十二种艺文经籍补志,这是阅读和研究史志书目 极其重要的参考资料。这三十二种书目是:(1)汉艺文志考证十卷,(宋)王应麟。(2)汉书艺文志拾补六卷,(清)姚振宗。(3)汉书艺文志条例八卷首一卷,(清)姚振宗。(4)汉书艺文志举例一卷,(民国)孙德谦。(5)前汉书艺文志注一卷,(清)刘光萱。(6)补续

9、汉书艺文志一卷,(清)钱大昭。(7)补后汉书艺文志四卷,(清)侯康。(8)补后汉书艺文志十卷,(清)顾,廛三。(9)后汉艺文志四卷,(清)姚振宗。(10)补后汉书艺文志一卷考十卷,(民国)曾朴。(11)补三国艺文志四卷,(清)侯康。(12)三国艺文志四卷,(清)姚振宗。(13)补晋书艺文志四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刊误一卷,(民国)丁国钧撰,丁辰注并撰刊误。(14)补晋书艺文志六卷(清)文廷式。(15)补晋书艺文志四卷(清)秦荣光。(16)补晋书经籍志四卷(民国)吴士鉴。(17)补晋书艺文志四卷,黄逢元。(18)补宋书艺文志一卷,聂崇岐。(19)补南齐书艺文志四卷,陈述。(20)隋书经籍志补二卷,张

10、鹏一。隋书经籍志考(清)章宗源。隋书经(清)姚振空(21)证十三卷,(22)籍志考证五十二卷首一卷,ZK (23)补南北史艺文志三卷,徐崇。(24)补五代史艺文志一卷,(清)顾怀三。(25) 宋史艺文志补一卷,(清)黄虞稷、倪灿撰,卢文弓 召录。(26) 西夏艺文志一卷,(清)王仁俊。(27) 辽艺文志一卷,(民国)缪荃孙。(28) 辽史艺文志补证一卷,(清)王仁俊。(29) 补辽史艺文志一卷,黄任恒。(30) 补元史艺文志四卷,(清)钱大听。(31) 补辽金元艺文志一卷,(清)倪灿撰,卢文弓召 录。(32) 补三史艺文志一卷,(清)金门诏。2、历代官私书目(1) 宋代的崇文总目、中兴馆阁书目

11、、中兴馆阁续 书目、宋国史艺文志(有清人辑本)。(2) 明代文渊阁书目、内阁藏书目录(3) 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4)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5) 明高儒白川害志(6) 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7) 孙殿起贩书偶记二十卷(收录的绝大部分是有清一代的著述,兼及辛亥革命以后迄于抗战以前有关古代文化的著作。凡见于四库全书的一律不收,如有收录者必卷数、版本有异,故一向被看成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续编,只是没有提要而已;第二,非 单刻本不录,间或 有在丛书中者,必定是初刻单彳丁本;而四库全书以后新出书, 本来就是单刻本居多,故乂可与上海 图书馆所编中国丛书综录配 合看,对查找现存古籍甚有帮助。贩书偶记还收录一部分四

12、库 全书失收的明代 人的著作,如卷六诏令奏议类下有:十张 文忠公奏对稿二卷,明张居正撰,李卓吾评选,无刻书年月,约天 启间刊。此书不仅四库不收,其它各种书目亦未见著录,当为 研 究张居正、李贽的政治思想的重要材料之一。)(8) 贩书偶记续编,为孙殿起遗稿,所收书有七、八千 种。(9) 中国丛书综录以来最精善最完备的丛书目录,可以说我国古代书籍的极大部分 都可由此查到;有些书原来就没有单刻本,或者原刻单行本已佚而只 有丛书本,更是非查综录不可。通志、续通志、清朝通志中的艺文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 中的经籍考,是根据历代官私书目、其中包括上述史志书目而编 成。其中文

13、献通考经籍考是最为常用的一种。3、专题书目(1) 中国农学书录(王毓瑚编,中华书局1958年出版,农业出版社1964年修订本)(2) 中国医籍考(日本丹波元胤撰,人民卫生出版 社1956年出版)(3) 宋以前医籍考(日本冈西为人撰,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年出版)(4) 同书异名通检(杜信孚编)4、方志(1) 朱士嘉编中国地方志综录(商务印书馆1935年 初版 1958年增订重印)(2) 张国澄编著中国古方志考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3) 洪焕椿编著浙江地方志考录科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院图书馆编印上海方志资料考录,(5) 上海图书馆1964年编印的馆藏建国前上海地方 资料中 文书名目录,以及

14、其他图书馆编印的大虽方志目录,是供我们查考 方志的重要工具书。5、版本书目自古以来,无论宫廷官府还是私人,都有收藏古籍善本的优良 传统。历代藏书家穷搜珍籍,手自编目、题跋、校勘,甚或抄写、 刻印,以广流传,对于保存文化,厥功甚伟,产 生了一大批记录古 籍版本的书目,这些书目包含有解题书目、知见书目和题跋鉴赏书目等多种形式,无论哪一种形式, 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记录所见、所藏古籍善本的版本信息起到了重要作 用,都有助于版本学的研究,也有助于解决版本方 面问题。因此,古 籍工作离不开这些版本书目。(1) 遂初堂书目(2) 郡斋读书志(3) 直斋书录解题(4) 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5) 绛云楼题跋一卷(6) 述古堂书目(7) 读书敏求记(8) 爱日精庐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