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145631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在教学改革飞速开展的今天,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是怎样让学生高效地获得新知,在数学方面获取新知更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最有效呢?著名教育家赞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也非常赞同这个观点,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一下体会: 一、用爱心为学生搭建求知的桥梁 1、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 要摒弃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课堂,抓住学生的心里特征,积极给学生营造学习的气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下多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及时调整自己教学方法。

2、 2、注重学生求知的过程,让学生有的放矢 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体验成功的快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从而去获取新知,放手让学生去学数学。 3、合作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好的形式,一道题,放在小组中,大家经过讨论进展有选择性的商议,这时,思维活泼的孩子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而对于不爱发言的孩子,在小X围内也留给了他表现的空间,给自己的同桌讲讲,在大家的充分参与下,对研究的数学结果进展初步的统一,然后把研究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这时,学生对知识的思考过程进展再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 二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对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身受益;反之,从小无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开展形成恶习,将贻误终身。那么数学课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哪些好的习惯呢? 1、独立思考习惯。 发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遇到问题要善于主动思考,养成认真钻研,耐心细致的习惯,这样才能就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合作交流习惯。 经过同学们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疑问,在小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采纳别人的意见,形成更深刻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合作交流,这是共同共同进

4、步的过程,对学生开展受益无穷。 3、质疑习惯。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第一,能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由别人来帮助解答;第二,发现别人不正确的地方,矫正别人的错误观点,学生开场学着提问题时可能提出的问题太大、太空,或提出的问题没有针对性,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不断提高,逐渐形成。 4、自我管理习惯。 小学生虽然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较差,但是责任心强,有集体荣誉感,我们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让小组长具体负责管理好他们的小组,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上课纪律最好,答复下列问题、交流合作最积极。在小组自

5、我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主动、定期找组长交流意见,提出建议,对管理较好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对较差的小组教师要给组长使加一定的压力,让组长觉得自己的小组管理不好是由于自己的不负责或无能,这样促使小组长更认真的干好自己的管理工作。 三、评价让学生更心悦诚服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不管哪种学习方式,都离不开正确的评价,只有评价得当,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习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因为我们教师的时间是有限的,班内学生一般又比拟多,少那么二三十人,多那么五六十人,所以应选择简单、快捷、有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 1、课堂提问评价。 课堂评价以小组为

6、单位,可以用举手指累计各组答复下列问题的次数。对答复下列问题过程可以分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可能有不少缺乏和偏面的地方,但只要答复合理,对问题有较深刻的认识,就让学生举起一个手指。学生经过答复、讨论,对问题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为了稳固所学知识,可再设计答复下列问题的第二阶段,再找一些较差的学生答复,如果答复正确,加分,如果答复不正确,小组减分。下课时可以比一比哪个组是优胜组。这样,就能形成了组内互帮互助,组间展开竞争的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组内合作的习惯。 2、对作业评价。我们批改作业,一般只打对、错号,很少打分,因为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但这样也往往

7、不能调动学生认真做作业的积极性,培养不出学生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作业以组为单位量化,每组根底分为100分,做完作业后,小组间互查,每错一题最多减5分,如果组内全部成员都没有错题,得分就是100分,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组间竞争,组内互助的做作业气氛,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总之,教学的策略有千条万条,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之路。升序 降序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2021-06-10 13:32:52)标签: 教育长方体正方体性问题小棒东北 分类: 教学经历 在每一节数学课中,由于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教学策略、方法也有

8、可能不同。但不管怎样,总有一些根本的教学策略、方法,并且这些策略、方法是在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根底上形成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实践了以下几种根本的教学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 互动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互动教学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实践互动等改善课堂人际关系,实现学生的主动开展。下面以二年级“认识方向一课,说明运用互动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方向,形成空间观念。师生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多样,可以是提问式对话,即教师提问学生答复;可以是答问式对话,让学生提问教师来答复;还可以是学生提问学生答复。在对话中,教师边指导、边释疑,并加以适当的鼓励,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

9、的内驱力。在本课中,初次认识东北面时,教师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出上面建筑物的方位,学生发现超市无法用以往学习的东、南、西、北这样的方位词来描述方位。教师与学生进展了以下对话。师:你们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呢?生1: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生2: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北面。生3:我认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偏北一些。师:如果从学校走到超市,你认为可以怎样走呢?生1:先向东再向北就可以走到了。生2:也可以先向北再向东。教师让学生边说边指出由学校到超市的行走路线。师:从走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在正北面吗?在正东面吗?不是看来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还不能完全确定所有物体的方向。从刚刚的观察

10、我们发现,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偏一些,同时它也在学校的北面偏一些,即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我们给它一个新方向东北面。对于东北面这样的方位词,学生生活中听说过,但并不能正确使用,教师并没有因为有学生会就简单教学,也没有因为有学生不会就直接告知,而是通过让学生感性地 “走路线,让学生感受超市所在的方位,之后告诉学生,这样的方位就称为“东北面。这就不仅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生生互动: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要有意识地安排他们互相交流,通过交流,提高对问题认识的深度。生生互动又可分为个体与个体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全体学生互动等。如本课中,在学生认识东北面后,教师出示西南面的公园让大家思考,在思考

11、的根底上同桌交流:公园在学校的哪一面?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同桌的相互交流,学生模仿东北面的认识方法,对西南面的方位会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会识别方位的方法。在此根底上,出示西北面、东南面的建筑物让学生说出方位,学生有了前面的根底,表达起来就较为自信,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环境的互动:本节课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具体的方位,在教室的南面墙壁上挂了中国结,在西北面放了一个盒子。让学生说说教室的各个方位有什么东西。与环境互动的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二、合作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合作策略是指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到达某一预期的

12、教学目标。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除互相探讨交流外,还可采用分组竞赛、竞答、游戏、实验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培养协作精神。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中最根本、最常用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对合作教学的评价应以小组为主、个人为辅,以过程为主、结果为辅。下面以四年级“怎样滚得远一课为例说明合作教学策略的使用。编制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情况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同桌两人成一小组,可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还可根据特殊的合作内容组成特别的学习小组。师:这个实验我们全班一起做好不好?生:不好,我们分小组做。师:那你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你们在实验中分别要做什么。生1:实验要一个

13、人负责滚,一个人测量,一个人观观察量得是否准确,还要有人记录。师:一个人测量行吗?生2:不行,要两个人。师:这个实验过程中要用到一些器材,因此还要安排同学负责有关器材的事情。这样的分工明确,学生到操场后,就很快进入实验环节,实验进展得很顺利。合作讨论实践方案。如在本课中,在实验操作之前,学生先在小组内思考,实验可怎样操作,然后师生合作,共同讨论实验的注意点。师:你们认为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什么?教师拿出一个做好的斜坡生1:小棒的两头要一样重,这样才能滚得直。生2:滚的时候不能推,要让小棒自然地往下滚。生3:不能有人站在前面,不能挡着小棒滚。生4:滚的时候要放在同一位置上。师:为了使滚的时候从同一高

14、度滚下来,我们可以从哪里往下滚?生:从顶部。师:我们可以从顶部,也可以从同一指定高度往下滚,我们统一从所画的这一条线开场滚。生:斜坡不能随随便便地移动,这样会影响测量的数据。师:只测一次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测几次呢?通过这样的对话,既促进学生对实验的前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开展要有科学的方法,学生对实验的方法和注意点有了比拟清楚的认识,实验的操作活动就能顺利开展了。小组合作动手实践。学生根据方案开场活动,教师相机进展观察与调整,适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进展评价。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变监管者为引导参与者,积极提供帮助,促进学生合作成功。合作反思,深化认识。在实践活动完毕后,分小组讨论分析所得的数据,得出研究的结论,并进一步向生活延伸,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同时,师生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展评价。在评价的时候,教师着重评价学生实验的态度,合作的态度。三、参与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由问题产生的参与,是思维的参与。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丰富生动、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通过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动手实践、尝试练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下面以五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说明参与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全员参与。问题的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