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143843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专项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专项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专项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专项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专项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专项测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专项测试题(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与密度专项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班级:_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1小明查阅水的密度大小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以下特殊测量,其中方法不可行的是A仅用量筒和烧杯可“量”出0.2kg的水B仅用量筒、烧杯和水可“量”出橡皮泥的密度C仅用天平和烧杯可“称”出牛奶的密度D仅用天平、烧杯和水可“称”出墨水瓶的容积2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金属球,其中一个是实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cm3、12cm3。针对A、B两球有以下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是实心球B球材料的密度是5g/cm3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4.5cm3质量是300g的A金属的体积是6

2、0cm3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D都正确3一个质量为0.25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A1.010kg/m3B0.810kg/m3C0.7510kg/m3D1.210kg/m34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密度是c的0.25倍B三者的密度关系是abcC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D等质量的a、c物质均匀混合后的密度大小等于b物质的密度大小(忽略混合后体积变化)5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

3、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1.58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A2%B20%C80%D88%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和石块的体积,计算石块的体积为。下列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的是()A注入适量水后俯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B拿出小石块时带出一些水,其余读数正确C小石块浸没后会吸水,其余读数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太粗,其余读数正确7医院里有一只氧气瓶,它的容积是20dm3 ,里面装有密度为2.5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

4、病人用去了10g氧气,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A1kg/m3B2kg/m3C2.2kg/m3D2.5kg/m38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B优化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C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D用已调好的天平测质量的过程中,可适当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9小明将一个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电子秤调零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如图甲所示,先将一个盛有适量水的杯子放在电子秤上,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400g;如图乙所示,将一个用细线系着的石块缓慢地放入杯中,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450g;如图丙所示,将石块缓慢提起,但使石块仍浸没在水中,电子秤的示数为4

5、20g。已知水的密度为水=1.010kg/m3,g=10N/kg。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石块的质量是450gB石块的体积为310-5m3C图丙中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30gD石块的密度为2.510kg/m310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32,质量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的体积之比为()A43B13C34D31二、填空题11小明对质量分布均匀的A、B两实心物块进行了测量,根据所测量的数据得到如图所示的两点,则两物体的密度 (选填“”、“=”或“ 不变12 左 52.413 0.4 614 20 不变15 20 1.21031617 左 21.2 b 8 2.65 偏小18 偏大 左 59.8 40 1.12103 加盐19(1)1g/cm3;(2)49g20(1)16.2g;(2)0.3cm3;(3)181.7g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