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7

上传人:徐** 文档编号:486142983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7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7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7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7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7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7(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人教版2024年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分数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格伯簋铭文记载,西周时期,格伯用殹妊、仡和甸殷崇地的三十田,从倗生那里换取了四匹好马,并在零谷和谷树木标记。书记官吏戠武建立了文书档案,规定了界域。这反映出在当时()A自耕农经济发达 B井田制度已被废除C土地私有制萌芽 D政府鼓励土地交易2汉武帝继位后,曾多次下诏求贤。主父偃等人被诏见,武帝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汉武帝时期,贤臣名将济济,班固

2、在汉书中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这一现象说明()A选贤任能有助于统治的巩固 B官方正史极力美化专制皇权C独尊儒术促使学者得到重用 D强干弱枝保证了社会的稳定3下表据通考田赋考四历代田赋之制整理而成。据此可推知()年代户数垦田亩数每户平均亩数976年3,090,504295,332,06095.5996年4,132,576315,525,12576.31021年8,6771677524,758,43260.51066年12,927,211440,000,000341083年17,211,713461,655,00026.8A土地经营方式变化成为可能 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政府不注重对小农

3、经济保护 D土地兼并导致人均亩数减少4明末思想家李贽指出,那些谈论程朱理学的人,其实是一群“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既已得高官巨富矣,仍讲道德、说仁义自若也”的伪君子,是一群“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的虚伪之徒。李贽意在强调()A空谈导致社会日益衰落 B理学导致人们道德沦丧C回归儒家经典的紧迫性 D学问应贵实践而轻空谈5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多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民情、水旱等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再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 B增强了行政决策的科学性C能有效监察地方官员 D说明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6190

4、1年光绪皇帝发布诏书,令各省办学堂。江苏如皋县沙元炳随即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公立小学,1903年创办了公立如皋师范学堂,随后,多地都出现了学堂。这说明()A科举废除推动教育改革 B教育救国理念由此产生C新式教育体系完全建立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7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下图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A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B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C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D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81948年,全国多数城市流通着美元、英镑、法郎、越币、葡币、印度卢比、

5、缅币等各式各样的外币,除苏联及东北亚国家外,几乎周边国家和华侨较多国家的货币在中国市场流通中都被派上用场。这从侧面反映出()A列强加紧了对华侵略 B西方的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C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 D国民政府开始融入世界体系9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毛泽东此信件()A表明了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 B鼓励基层千部群众继续大跃进C有效清除了“左”倾错误影响 D认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着问题101977年底,四川省委在

6、农业方面实行“放宽政策”、“休养生息”的方针,将农民的自留地增加到总耕地面积的15%左右。并且支持农民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这说明()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B个体小农经营得到广泛认可C农民生产自主权进一步扩大 D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发生变化1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墓葬纪念物的建造投人超过了“10个人3天的劳动”就要遭到禁止,通常采用简单的柱形墓碑,城邦每年为阵亡者举行公共葬礼。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A提倡节俭的消费观念 B削弱特权加强城邦意识C保障公民的权利平等 D鼓励生产增加城邦财富12大约从15世纪开始,英国等西欧国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行圈点公有土地和农民份地,形成了所谓

7、的“圈地运动”。其主要原因是()A 规模生产获利丰厚 B土地买卖有利可图C工业革命有力推动 D社会道德急剧沦丧13共产党宣言提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895年恩格斯在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却指出:“旧式的起义现在大都陈旧了。如果说在国家之间进行战争的条件已经起了变化,那么阶级斗争的条件也同样起了变化。”这一变化表明()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马克思主义适应了社会进步的趋势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正常赞同14下面是20世纪美国福特公司部分产品的发展历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主要认识是福特()A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企

8、业 B重视科技研发和技术引领C实行企业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 D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15有学者指出,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美国右翼(偏向精英阶层的保守力量)兴起,而苏联拒绝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1947年苏联先提出了两个阵营的政治主张,1952年又提出两个平行市场,进行经济的切割。该学者旨在说明,美苏冷战()A是安全问题导致的结果 B加剧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C根源于经济切割与对立 D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战1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关贸总协定无法充分满足世界经济发展需要,日本推出了“东亚经济圈”设想,欧洲统一大市场建立并扩大,美国对区域一体化态度由抵制到支持直至积极推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由此可见,美

9、国的态度转变()A加速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B顺应了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C源于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D促进了世贸组织的成立第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据记载,东汉建武年间已经出现夜市。当时,夜市数量屈指可数,呈点状分布于西北、西南边境等地区。交易类型为商贸性夜市,有集市贸易和关市贸易,或以物易物,或货币交易。交易主体主要为本地居民、各地商人及匈奴等周边少数民族部落。摘编自倪根金汉代夜市考补材料二1984年,广州设立了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主要由个体户提供各类商品、服务。当时有人说:“今天欧美或日本的时装界推出什么新款时装,两天后香

10、港的时装界就会生产出了一模一样的成品,一个星期后,广州的灯光夜市上就可以见到这些衣服的影子了。”此后,全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开办灯光夜市的热潮,如南京三牌楼夜市、上海彭浦夜市、厦门定安夜市等。摘编自王政淇等中国为什么要发展夜间经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夜市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城市夜市热潮兴起的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后, 1985年,法国提出欧洲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全面合作的“尤里卡”计划,同年,欧洲17国和欧洲共同体代表召开会议同意了该计划。“尤里卡计划”

11、由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其目标是开发生物医药、通讯、能源、环境、信息、激光、新材料、机器人和产品自动化以及交通等9个领域的竞争性技术,其中近75%的项目由企业承担。各国政府会对每个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但计划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自筹资金,总体而言,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比重约为1:2.5。此外,“尤里卡”计划对研究项目制定了严格标准,即每个项目至少有两个成员国的两个独立的合作伙伴共同申请,项目必须具有技术创新和商业化性质,项目须具备民用性质等。摘编自张换兆等尤里卡计划的特点及对我国科技计划改革的启示材料二80年代,在国内外形势的挤压下,陈芳允、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等科学家讨论商

12、榷,形成了一份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上交中央,其中阐述了几个重点问题,如高科技事关国际上的国力竞争,要积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发挥现有高技术骨干的作用,通过实践,培养人才,为下一个世纪的发展做好准备。1986年3月,国务院召集科学家对建议信讨论,认为这封信与国际上正在兴起的第三次科技浪潮完全合拍。经过半年讨论,国家最终批准“863计划”,即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纲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并实现高技术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10月,中央政治局拨款100亿,推动“863计划的实

13、施。摘编自金红梅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合作:“863计划”制定过程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尤里卡”计划和中国“863计划提出的背景异同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863计划”不同于欧洲“尤里卡”计划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个科技发展计划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启示。(4分)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清朝改土归流后,大量人口流入武陵民族地区,地区文化冲突出现,既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又给当地治理带来种种困难。武陵民族地区各地方政府,通过发展儒学教育体系,均建构起了由学宫、书院、义学、私塾构成的多元教育体系。各地利用石刻、牌坊、志书、口头传颂等方式,把符合儒家行为规范的人树立为楷模。通过赋予荣誉称号等途径扩大其影响力。修建儒家文化象征建筑,如忠义祠、节孝祠、武庙、文庙等。官府还在给街道、坊市、桥梁等命名时处处体现儒家精神。在“修教齐政,不易其俗”原则指导下。对差异性文化,只要不与儒家精神相违背,官方不干涉其具体形式,多体现在建筑、饮食、服饰、生产、节庆等方面。对那些与儒家精神有悖但能主动调适重构者,亦能任其流存发展,多体现在歌舞、信仰等方面。某些含有积极成分,有利于维护秩序的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