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14033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7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项目(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 项目概述1.1 概况 1.1.1项目名称:某省某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建设工程1.1.2建设内容及规模:1、就业服务中心(包括:信息收集与发布系统、劳动力就业市场); 2、务实培训中心(包括:劳动力培训中心、多功能实习基地、技能鉴定中心);总建筑面积7154M2。1.1.3建设地点:某经济技术开发区1.1.4规划用地:2.34hm1.1.5建设总投资:940.36万元,其中:静态工程投资900.36万元,流动资金40万元1.1.6资金来源及筹措:(1)建设投资 本工程建设投资总值900.36万元,拟采用中央、省、

2、市、县配套的方式解决,即申请中央政策性资金(国债)300万元,申请省政府扶持配套资金300万元,县政府财政配套资金300.36万元。(2)流动资金 本项目流动资金4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1.1.7建设期:工程建设期1.5年,2007年7月动工,2008年12月竣工。1.1.8财务评价:正常年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8.70%,财务净现值1.00;全部投资返本期9.77年(含建设期1.5年)1.1.9项目建设单位:某省某劳动就业服务局 单位性质:事业 法定代表人: 1.1.10主管单位:某省某人民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法定代表人: 1.2 项目由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

3、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文件指出:“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当前,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同时指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4、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力争到2020年,使我国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格局。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城市,可多方筹集资金,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市场化,劳动力这

5、一重要生产要素已全面走向市场。依靠市场的力量配置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就业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如何使劳动力走向市场,实行就业和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平安。对扩大就业工作,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市场开展,向我们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一是实行城乡统筹就业,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二是大力组织转移培训,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职业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建设某省某皖江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是赋予某人民政府和某劳动保

6、障局的历史使命。1.3 建设单位简介某省某皖江劳动力市场由某劳动就业服务局负责建设,某劳动就业服务局现有办公、信息发布、教学、宿舍、餐饮等场所,建筑面积共400平方米,总资产149.1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62.78万元。某劳动就业服务局(原某劳动服务公司)成立于1984年,系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现有在职人员9人,其中拥有中级职称6人,聘请离退休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155人。某劳动就业服务局,主要担负着城乡劳动力统筹管理、介绍和办理就业手续、进行职业指导和技能训练、经办失业保险、承担失业职工管理,对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进行指导管理,具体承办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目前,主要服务项目有:

7、求职登记、用工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就业训练(职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失业职工档案管理、组织劳务输出等。近年来,共组织劳务输出6万人次,开展职业培训近4万人次,办理各种求职登记近5万人次,介绍就业3.5万人次,还多次开展职业指导,组织招工招聘洽谈,提供政策、信息咨询,提供再就业服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摸索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劳动力就业和职业培训经验。1.4 编制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 35 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国发200536号关于实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的通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开发银行劳社部发200614号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

8、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皖政20063号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劳社厅发20071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关于实施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14号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社部发200528号 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通知劳动和社会

9、保障部 劳社部发200618号关于印发城镇技能再就业计划和能力促创业计划的通知劳动保障部 劳社部发200530号 关于进一步推动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劳动保障部 劳社部发200318号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社秘2006202号关于印发再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某省财政厅、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财社2004328号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十号 关于加强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工作的通知 劳社部函200410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再就业工作的通

10、知 国办发200340号关于进一步推动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的通知劳动保障部 劳社部发200318号关于抓紧做好再就业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劳动保障部 劳社厅明电20039号 关于修改某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的决定(2004年6月26日某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关于印发创业培训指导意见的通知某省劳动保障厅 劳社字200350号 关于同意某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项目立项的批复某发改委发改综字200712号1.5 可行性研究的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某省委、省政府关于公共实训、再就业和就业工作的政策、指导方针。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

11、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3、体现“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摸索、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市场化的机制。第二章 项目背景2.1 项目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商品化、市场化,劳动力这一重要生产要素已全面走向市场,依靠市场的力量配置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就业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如何使劳动力走向市场,促进城乡劳动力人员素质提高,实现低水平劳动力转移向高技能人才输出的转变,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关系

12、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党中央、国务院把就业工作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国务院2005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下发后,我省又以皖政20063号文件对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作出了进一步的明确,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对我们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一是实行城乡统筹就业,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二是大力组织转移培训,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多,外出务工人员规模大的地区,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职业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三是推进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

13、开发就业工作。四是鼓励扶持返乡创业,制定优惠政策,开展创造培训,实行科学技术指导服务。为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某省某城乡劳动力实训基地项目是赋予某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历史使命。2.2 项目申报理由1、国策决定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职业培训和就业工作,把就业和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2005年10月国务院针对职业教育问题发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 35 号);同年11月国务院又针对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发出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

14、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各地要根据劳动力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开展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提升劳动者的就业能力。2005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劳社部发200528号),文件要求各地,要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为目标,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规划指导各类职业培训的发展。要积极发挥劳动保障部

15、门推动职业培训与就业结合的优势,使职业培训在促进劳动者就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带动技能劳动者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力争用5年时间,在全国新培养190万名技师和高级技师,新培养700万名高级技工,并带动中级和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实施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再就业计划,深入推动再就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5年内对2000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60%以上。要以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促进其实现就业为目标,发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开发,进一步强化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形成以培训促进就业,实现提高素质与开发岗位的并举。实施能力促创业计划,广泛开展创业培训,发挥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5年内对200万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培训合格率达到80%以上,提高成功开业率和稳定经营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