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137876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濮阳市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濮阳市2020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字词基础 (共5题;共32分)1. (14分) (2016深圳模拟) 填空。(1) 月光曲一文景美情深,课文朗读应该是_的基调;个别地方如描写风起浪涌的语句朗读时语调是_的。(2) 前事不忘,_。天下兴亡,_。_,不亦说乎?_;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3) 花潮、鸟的天堂、猫、只拣儿童多处行的作者分别是_、_、_、_。(4) 景阳冈一文节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_,其余三大名著分别是_、_和_。2. (3分) 按拼音写汉字ji

2、o zhfi txi zi_3. (5分) 看拼音写词语hu flng zhochn dngy lshn bng d li_4. (6分) 选字填空。流留颗棵慌荒我第一次上台主持大队会时,心_意乱,还说错了台词呢!你_在这儿等着,我去找人。这_树上长了虫子,我们要为它喷药。晴朗的夜空,布满了许多_星星。清泉从一层泡沫下面_出来,_到一个有沙底的小潭里。5. (4分) 读句子,把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换成一个恰当的成语。(1) 这件工艺品的设计真是妙到极点,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_(2) 小花猫蹲在老鼠洞口停止所有的声音屏住自己的呼吸十分有耐心地等待着。_(3) 体育课上,同学们个个精神振奋、饱满。生

3、龙活虎,非常愉快。_(4) 小虎说的话,小明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_二、 积累运用 (共2题;共26分)6. (5分) (2018五下抚宁期末) 品味佳句经典。(1) 孔明借东风_;关公赴会_。(2) _,白发谁家翁媪?清平乐村居 (3)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_(4)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_。歌德 7. (21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 将相和根据_改编。作者是_代的_。文中的“将”指_,“相”指_,“和”意思是_。蔺相如是个_的人。廉颇是个_的人。 (2) 草船借箭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_改编。作者是_的_。诸葛亮是个_的人。 (3)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

4、选自古典文学名著_。作者是_代的_。“凤辣子”是文中的_。她是一个性格_的人。 (4)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是_。“我”曾多次对德国人_感到吃惊。“我”在德国看到了奇丽的景象:_。我看到了德国人_崇高的境界。 三、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4分)8. (11分) 认真阅读下面三份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

5、择。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材料二】2014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读书时间读报时间看电视时间38分钟18分钟98分钟(摘自网络)【材料三】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

6、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左脑交流,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摘自报刊)(1) 上面三则材料的搜集途径不包括( ) A . 阅读书籍B . 上网浏览C . 阅读报刊D . 调查问卷(2) 周国平关于阅读观点的描述,下列各项中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B . 阅读经典就是真正的

7、阅读。C . 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阅读。D . 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是为了消遣,在时光的消磨里获得精神的启迪和享受。(3) 阅读上面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了消遣,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B . 我国国民看电视的时间远远超过看书读报的时间。C . 阅读书籍是在和我们的右脑交流。这是卢格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D . 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感觉闭合。(4) 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哪几个? 9. (23分) (2019湄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听民歌听过民歌。陕北信天游、陇东花儿、江南田歌、闽北

8、山歌。从小听的是闽北山歌。曲调很简单,旋律似乎只有一句。这一句翻来覆去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只在每句的结尾略加不同的装饰音,以与下一句相区别。那时,常有一个老翁,走在弯弯的崎岖长路上,他一边赶着牛,一边放开嗓子扯出一首首山歌。没有应和,没有对答。老翁的嗓子孤独、苍老、悲凉。有时他根本发不出音。老翁走在牛群的后面,唱得再也唱不下去了,就沉默。老翁是终日与牛群为伴的牛倌。那时,我听不懂老翁唱的山歌,因为隔得太远,老翁又豁了牙,吐字不清。但至今我闭上眼睛,脑中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一群牛,一个老翁,耳边似乎还响起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后来参加山场劳动,穿蓑衣、挂柴刀、扛长锄去山上,开始近距离地听到

9、男女对唱的山歌。男的女的两拨人,往往分得很开,往往是隔着一条山岙,这边望得见那边的人,那边望得见这边的人。第一个音是这样发出的,有人要唱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把箬笠往脑后掀一掀,吸一口气,然后扬脖仰头,“哎”这个“哎”字由低往高,高到一定音阶,然后平滑着延伸,“哎”然后波动,上挑,收尾。接下来的句子是“妹呀”什么什么的。这是典型的中青年唱的山歌,底气十足、穿透力强,同时也是粗野的、质朴的。时间继续往后推移,我就听到了乐清的著名山歌对鸟。对鸟的旋律要比闽北山歌复杂,而且歌词也来得更加富有情趣和圆熟。与闽北相比,乐清的山没有那里的深,没有那里的高,也没有那里的大,但人也因此而复杂了许多,山歌也因此

10、而华丽了些,想来并非没有道理。如今听民歌,是听磁带上、音响中的民歌,流畅,华彩,大白菜上扎红绸,早已没有了那种质朴。从歌星那猩红的嘴唇间和花花绿绿的MTV中唱出,“民歌”已不再是民歌了。(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模糊_简单_(2) 作者写听民歌是按_顺序写的 (3) 文中写了作者四次听民歌的经历,请分别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 (4) 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听不懂老翁唱的山歌”,那为什么“至今我闭上眼睛,脑中还能清晰地浮现出一条长路,一群牛,一个老翁,耳边似乎还响起一首首拖音很长的山歌”? (5) 第5自然段说“想来并非没有道理”,请你想想看,有什么道理? (6) 你喜欢听的歌是什么

11、?请描述一下你听歌的感受。 四、 拓展实践 (共1题;共5分)10. (5分) 连词成句。你的去师傅了哪里这座松树山上一棵有五、 习作展示 (共1题;共5分)11. (5分) 把望洞庭改写成一篇简短的小故事。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基础 (共5题;共32分)1-1、1-2、1-3、1-4、2-1、3-1、4-1、5-1、5-2、5-3、5-4、二、 积累运用 (共2题;共26分)6-1、6-2、6-3、6-4、7-1、7-2、7-3、7-4、三、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4分)8-1、8-2、8-3、8-4、9-1、9-2、9-3、9-4、9-5、9-6、四、 拓展实践 (共1题;共5分)10-1、五、 习作展示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