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136729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 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将提 高幼儿教师素质 的工作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和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多层 次、多形式、多元 开放、立体交叉的幼儿教师教育与培训体系,满足不同类型的幼教 机构的需求,从而不 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 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等多项文件,对国家职业教育事业的发 展进行 了宏观的定位,指明了战略方向,提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这些都对本 专业未来 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已将近 30 年,30 年来专业发展规模已

2、跃居全市同类专业之首, 随着新的发展需求,如:专业设施、办学模式、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校企 合作等等,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二、 建 设目标(一)深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与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园校融合机制,提升人 才培养质量;(二)完善本专业“三级定位”师资培养计划,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技艺精湛、 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三)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依据国家教委新颁布“幼儿园教师专业 标准” 深化教学改革,完善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四)建设设备先进、管理完善、运行通畅、服务一流的实训基地;(五)加强与北京各大幼儿园的合作,拓宽合作途径,增

3、强本专业对南城地区 经济 发展的服务能力及社会影响力,促进本专业在北京市乃至全国同类专业中的引领、 示 范性用不断提升。三、 建设内容与措施(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1. 构建“园校融合、德能并举”人才培养模式 目标:以园校紧密合作为基础,依据中职生心理发展特点和保教人员成长规律,将国家教 育部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纳入 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方案,完善“院校融合、德艺并举”人 才培养模式。 思路: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在深入的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标准调研基础上,园校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4、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有核心课程标准。 进一步融合园校课程、师资、教 学、资源。园校共同开发和完善幼儿园课程,制定课程标准。通过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完 善适合“园校融合、德艺并举”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步骤:深入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教师职业标准和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 指 南,与幼儿园共同开展幼儿园保教人员素质标准的调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园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实施、设备资源等方面进行 进一步融合,形成课程互引、师资互派、教学互通、资源互享的良好局面,为完善“园 校融合、德艺并举”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原有 10 门核心课程标准。开

5、发和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幼 儿园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过渡环节的游戏组织 ,制定课程标准,在 课程目 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等环节,落实育儿园保教人 员的德艺 素质标准。进行幼儿园领导和教师、课程专家参加的研讨论证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 准、幼儿园课程设置与标准。实施人才培养方案。除课程学习、实习实训外,还进行幼儿舞蹈、幼儿歌曲、美 工、 幼儿游戏等作品研创,进行专业技艺提高训练与展示。2. 课程体系建设 目标: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构建“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 程和幼儿园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 2 门精品课程,编写 3 门课程的

6、 校本教材。 思路:依据“园校融合、德艺并举”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园本课程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组 织与指导、幼儿园过渡环节的游戏组织建设,构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 程和幼儿园课程”。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通过 12 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设计, 以 及学业评价标准设计,强化“园校融合、德能并举”人才培养改革。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基础上,进行幼儿文学 、视唱 2门精品课程建设。 依据课程标准,建设钢琴 、剪纸、陶艺三本校本教材。 步骤:进一步完善园本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过渡环节的游戏组 织 课程建设,完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设计,编写讲义,开发教学资源。进行幼儿园教育活动

7、设计 、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视唱、 钢琴、 舞蹈、美工等 10 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设计和学 业评价标准设计。举办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设计、学业评价标准设计的专家论证。建设幼儿文学 、视唱精品课程,组建建设团队,制定建设方案,借助幼 儿 园和企业的技术,建成体系完整、质量高的精品课程。建设钢琴、剪纸、陶艺三本校本教材,组建有幼儿园教师、专业人 士参 加的编写团队,制定出编写计划,按照编写提纲、教材样张、教材草本的步骤, 逐步研 讨论证,确保教材质量。进行精品课程、校本教材的专家研讨论证活动。3. 教学模式改革 目标: 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完善“模拟仿真与实战结合”的教学模式。

8、思路: 依托园校融合优势,依据幼儿园保教岗位工作内容和标准,采用创设学 习情境、幼 儿园教师和幼儿角色扮演、幼儿园真实场景教学等方式,实现学校与幼儿 园教育在理念 上、培养目标和方式上的融合,达到人才培养标准。 步骤:制定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开展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通过典型课例研究带动整体改举办教学模式改革典型课例研讨会,形成教学模式范式举办教学模式改革成果专家论证会。 完善教学模式范式,开展教学模式改革成果交流、评比、表彰活动。 编辑教学 模式改革成果文集。4. 教学资源建设 目标: 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借助学校信息资源平台,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 和教学资源 设计的基础上,完成舞蹈 、钢琴、声乐

9、、美工 4 门专 业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思路与步骤:制定建设方案,组建建设团队,进行任务分工。依据课程标准,借助企业技术, 按照课程、种类、内容分步实施。建设舞蹈、钢琴、声乐、美工 4 门专业课程教学资源, 形成 文本、图形、 动画、音像等种类,包括教学设计、教案、课件、试题、课例、课程等 内容的教学资源。(二)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引进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 打造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师团队。1. 专业带头人培养 目标:培养 1 名具有专业建设能力、教学研究与实施能力、课程体系建设能力、实践与 指 导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的专业带头人。 思路: 通过幼儿园实践、

10、境内外培训、参加国内专项经验交流和学习、主持重 点专业建设 项目、精品课程、校本教材开发,名师研修等方式,提高专业带头人的专 业建设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指导创新能力、团队建设能力。 步骤: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制定培训计划。营造专业带头人成长环境,通过主持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 建 设等工作,全面提高专业带头人的规划与建设能力。结合“模拟仿真与实战结合”教学模式改革,确定研究课题,通过课题研究提高 专业带头人的研究能力。指导 2 名青年教师,制定带教目标和内容,制定带教计划,开展带教活动,提高 指导能力组织专业带头人参加全国和地区行业培训、全国或北京市专业教师培训,提升专

11、业理论水平。安排专业带头人参加行业或全国专业委员会研讨交流活动、考察学习外省市先进 学校、艺术采风、观摩演出活动,开阔眼界,掌握信息,更新理念。组织专业带头人幼儿园顶岗实践,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按照专业带头人培养 方案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采用文 字说明、答辩、成果验收 等方式进行。对达到计划目标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达标的进 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2. 骨干教师培养培养市级骨干教师 1 人、区级骨干教师 3 人和校级骨干 8 人。通过参与重点专业 建 设,主持或参与课程和教材开发、课题研究,幼儿园实践,现代幼教理论和现代职 教理 论研修等方式,更新骨干教师的幼教和职教观念

12、,提高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开发 能力、 研究能力、实践能力。 目标:培养 1 名市级骨干教师、 3 名区级骨干教师和 8 名校级骨干教师。 通过培养,使 骨干 教师具备较深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较强的课程建设能力、较广的。 思路: 通过参与重点专业建设、主持或参与课程和教材开发、课题研究、企业 实践、现代 职教理论研修等方式,具备现代职教观念、专业建设能力、课程开发能力、 研究能力、 实践能力。 步骤 ;制定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方案和年度计划;确定培训项目,组织谈们参与专业建设 的各项工作。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和教学研究、校本研训活动,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和地区行业培训、全

13、国或北京市专业教师培训,提高骨干 教师 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提高实践能力。 组织骨干教师参加行业或全 国专业委员会研讨交流活动、考察学习外省市先进学 校、艺术采风、观摩演出活动,开阔眼界,掌握信息,更新理念。按照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采用文字 说明、答辩、成果验收等方式进行。对达标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达标的进行通报批评, 限期整改。3. “双师型”教师培养 目标: 通过行业学习与培训、幼儿园实践、校本研训、课程和教材建设、培训 学习考取相 关证书,等途径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 “双师型”教师 100%。 思路

14、: 通过全面参与专业建设,促进专业教师的课程建设、教学设计与实施能 力的提升; 通过参加企业实践、校本研训、课题研究,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 学研究能力; 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专业 理论水平,提升 职业技能等级;通过对企业、先进学校的考察学习,开阔眼界,更新 观念;双师素质有 明显的提高。 步骤: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案和实施计划,搭建双师型教师成长平台。 组织专业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校本研训和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安排 专业教师参加全国和地区行业培训、北京市专业教师培训、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教师 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

15、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幼儿园岗位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参加行业或全国专业委员会研讨交流活动、考察学习外省市先 进学校、艺术采风、观摩演出活动,开阔眼界,掌握信息,更新理念按照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目标进行考核评估。考核评估采用文字说明、成果验收等 方式进行。4.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目标: 加强兼职教师管理和培训,建设一支由幼儿园教师、文化艺术界专业人 士组成的兼 职教师团队,承担教学任务,兼职教师教学能力逐年提高。 思路: 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加强兼职教师管理与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 学水平。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发展 步骤:进一步完善企业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和评聘标准,开展兼职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定兼职教师的培训计划,注重教学设计与方法的培训。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学校 教研活动,提升他们的教师素质。聘请8名幼儿园教师、文艺界专业人士担任教师。除教学外还指导专业建设,指 导专业教师的实践。(三)园校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 深化园校合作 目标:加强专业建设委员会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