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行政服务基础-推进政务大厅建设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135744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行政服务基础-推进政务大厅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夯实行政服务基础-推进政务大厅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夯实行政服务基础-推进政务大厅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夯实行政服务基础-推进政务大厅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夯实行政服务基础-推进政务大厅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夯实行政服务基础-推进政务大厅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夯实行政服务基础-推进政务大厅建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夯实行政服务基本 推动政务大厅建设简要阐明:市政务大厅管理中心成立近十年来,坚持在改革中奋进,在摸索中迈进,在创新中发展,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建设,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一举成为全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个推广典型之一,成为展示我市经济发展环境和文明都市创立的重要窗口,推动各项工作获得了新的成效。一、实践和摸索(一)抓资源整合,夯实行政服务基本。市行政审批中心成立于2月1日,改名为市政务大厅,是市委、市政府为改善晋城投资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以便投资者和广大市民而设立的集中办理与公司、投资者和市民密切有关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服务事项的专门机构,是集信

2、息与征询、审批与收费、管理与协调、投诉与监督等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服务体系。去年,市政务大厅积极配合审改办及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各部门审批和收费项目进行了再次清理,对大厅项目资源进行了整合和优化配备。一是积极清理和整合行政许可、服务事项。全市八次共清理取消审批项目382项,变化管理方式55项,合并项,下放3项。对各部门审批和收费项目进行了再次清理,为打通审批流水线,提高审批效率奠定了基本。二是着力打造投资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坚持规范、快捷、高效的原则,通过间化审批流程,完善联审联批机制和市县(区)联动机制,强化全程跟踪服务和网上监督,加强部门和督办等措施,办理联合审批项目1次47项,大幅度提高了审

3、批服务效率。三是加强政务大厅职能建设。市政务大厅既有管理人员12名,其中,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名,副主任1名,设办公室、督查科、业务科和网络管理科4个科(室)。各部门和单位进驻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56名。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与大厅合址办公,进驻管理和窗口人员12名。四是对项目资源和驻大厅窗口进行了整合和调节。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单位是5个,依法保存实行的行政审批项目是438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40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2项,年检项目36项。目前,共有30个市直部门和单位在政务大厅设立办事窗口,办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81项,服务事项62项;部门委托大厅综合窗口受理、收费、发证的单位有1

4、个,办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8项,服务事项0项。大厅设国税、地税、工商、交通和交警车辆管理和开发区6个分厅,办理本部门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55项,服务事项1项。城区行政服务中心与大厅合址办公,办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服务(年检)事项302项。(二)抓工作创新,打造便民服务亮点。近年来,在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基本上结合实际,打破常规,推出了多项工作创新,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提高了大厅的出名度和影响力。其重要做法是“五个加强”:1.加强“网络化”建设。,建立了集网上公示、网上管理、网上办理、网上监管、信息记录、联合审批等工作于一体的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做到了外网发布、内网运作、内外网

5、互动,实现了大厅窗口与窗口部门的联网。目前,全市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5个单位,除8个垂直单位使用全省统一的管理软件外,其他42个单位基本实现了网上审批,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2.加强“原则化”建设。保存事项所有履行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权限、办事成果等“二十二公开”,增长了行政审批的透明度。我们实行了办事窗口一站服务,表单示范一套文本,收费原则一目了然,答复征询一次告清,登记认定一审一核,限时办结一诺千金的“六个一”服务制。同步,还郑重向社会承诺“八办服务”,即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全帮着办,外来投资优先办,重大事项联合办,多头管理协调办,上报审批协助办,群众有难上门办,跟踪服务积极办。如,国投

6、晋城热电厂二期工程项目、晋城豪德物流园区这两个项目,是省、市重点项目。在办理时,我们及时启用了联合审批的服务功能,由市规划局牵头,几种部门同步受理,并组织发改、国土、建设、园林、环保、防空等部门和单位联合会审、现场踏勘,仅用三天时间,就为这两个拟建项目出具了支持性文献,服务对象非常满意。3.加强“制度化”建设。在制度管厅、文化管人的基本上,我们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公开公示制、戴证上岗制、一次性告知制、责任追究制和文明服务制等多种制度,使办事公开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加强“素质化”建设。我们坚持雷打不动的“五坚持五学习”制度,定期不定期组

7、织和举办理论学习、业务培训、专项讲座、岗位练兵、演讲比赛、礼仪讲座等多种健康向上的有益活动,做到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5.加强“服务化”建设。我们实行限时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延伸服务、预约服务、领办服务和特事特办服务,使服务的领域更加延伸,服务的内容更加充实,服务的方式更加灵活,服务的水平更加优质。记得有一次上午一上班,因线路检修,大厅停电,可前来质监局窗口办证、取证的单位却有上百家,为了使工作不受影响,质监局窗口人员把所有的办件材料带到了泽州县行政服务中心去办理。一边安装办证系统,一边为群众添写资料,一股作气干了个小时,连午饭都没顾上吃。尚有园林局、水利局、规划局、发改委、劳动局、

8、人防办等窗口常常加班加点,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二、成效和体会近几年来,市政务大厅通过审批提速、效能提高、服务提质,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先后22次受到中央、省、市的表扬和奖励,一举成为全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个推广典型,成为文明都市创立的重要窗口,为建立服务型政府,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3月获市电子政务应用先进单位称号;4月获市人民防空建设先进单位称号;7月获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工会称号;7月成为全国行政审批电子监察5个先进典型之一;月获市纠风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月获市和谐创立活动先进集体称号;4月获市直机关模范基层工会称号;4月获市电子政务应用先进单位称号;4月荣记市集

9、体一等功;7月份以来,又先后获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和谐机关等称号。今年三月,市政务大厅被市政府授予政府网站建设先进单位,大厅网站获得全市“十佳”网站称号,各项工作均有新的突破。,市政务大厅各窗口和分大厅共办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年检等服务事项10件,其中,行政许可1件、非行政许可审批17件、年检等服务事项8601件,准时办结和提前办结率达到98。收费窗口收费额达到.万元,其中审批事项收费762.5万元,市级中学、大学、幼儿园学杂费820万元。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办理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服务(年检)事项9534件,其中,行政许可审批事项928件,服务事项853件。.政务大厅的创立,为服务

10、型政府建设提供了经验和途径。政务大厅以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为重要特性,以“一厅式办公、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为重要模式的新型公共行政服务机构大厅,展示了在目前政府框架下国内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成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经验和途径,大厅的职能模式为摸索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创新奠定了基本和条件,大厅的工作原则、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较好的实践了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规定。2政务大厅的创立,增进了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的创新。政务大厅创立以来,坚持“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工作、一流形象”的“四个一流”服务规定,以“创新行政服务方式、创新行政服务质量”为主线

11、,以提高行政服务水平为切入点,以快捷便民为落脚点,以服务发展、优化环境为结合点,创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内容,推动了服务型政府行政质量创优、行政方式创新、行政效能提高,政务大厅的新型服务,丰富了政府公共服务的内涵。,在政务大厅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窗口,向公司和办事群众发放政务信息公开资料300余份。同步,对市政务大厅的网站进行了改版和更新,栏目增长到3个,构建政务公开(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二十二”公开内容文献库、电子表单库、示范文本库)和时事政策发布平台(审改文献库、法律法规库、)、网上审批办公平台(网上申报、审批和邮件系统)、互动交流平台(网上征询)、网上学习平台(法律法规学习、文献发言

12、、学习资料、外地经验)、服务承诺平台(员工风采、公开承诺、窗口电话)、效能投诉平台(行风评议、建言献策、意见征求)和数据检索平台(信息搜索)等七大平台建设。网站全年更新条目62条,及时、精确答复网上征询150多条,为公民和法人提供了快捷便利服务。3.政务大厅的创立,为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创新提供了载体和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定既有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转化,成为一种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政府。政府职能转变与之相适应,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换。政府职能转变是一场深刻的“政府革命”,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创立政务大厅,已成为转变政府职能

13、的重要载体和抓手。4.政务大厅的创立,创新了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环境。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增进经济可持续全面发展是国内目前的基本国策,社会要和谐,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一种良好的行政环境。而行政许可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是新型公共服务政策的“瓶颈”。政务大厅的创立,为打破这一“瓶颈”,解决经济持续发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平台和途径,营造了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为我市转型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提供了软实力支撑。三、问题和难点据理解,各地行政审批的机构也不一,有的叫行政审批中心,有的叫行政许可中心,也有的叫政务中心。我省地市级统称政务大厅管理中心,县(市、区

14、)级叫行政服务中心,乡镇称便民服务中心,村(居委)一般称便民服务站。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大厅运营以来,总体状况良好,赢得了承认和支持,得到了生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的好评,优化了经济环境,转变了政府职能,基本实现了党委、政府提出的工作目的。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波及多种部门的行政权力和切身利益,加上其自身的特殊性,还存在某些不如人意的地方。重要表目前:一是行政审批项目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精减,审批工作方式和程序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简化。二是行政审批的法律和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明确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大厅管理中心)机构的定位。三是政务大厅的监管功能“先天局限性”

15、。政务大厅是各职能部门集中办公的地方,审批权力仍属于各部门,窗口工作人员人事关系、工资福利仍在本部门。即“一变四不变”:地点变,审批主体、审批权力、审批责任、审批人员从属关系不变。在这种体制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每迈进一步,都会遭遇很大的阻力。四是省级没有业务主管部门,不便于上下领导和横向信息交流。目前省级政府还没对行政服务工作实行归口管理,各地市政务大厅都是根据自身实际借鉴、摸索,其职能、职责、项目、做法等互相不同,且都不尽完善,运营效果差别较大,对政务大厅的正常运营特别是下一步发展和完善导致影响。五是由于体制和机制因素,难以真正实现行政许可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政务大厅重要贯彻行政许可法有关实行

16、“联合、集中、统一办理,一种窗口对外、一次性告知,书面答复意见,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等方面的规定和规定,对违背行政许可法的投诉和举报,政务大厅无法真正实现对行政许可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六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平衡。某些硬件设施落后,软件开发滞后,部分职能部门借口安全、保密、经费等问题不肯与大厅互联互通,致使大厅网络成为“孤网”,存在有网络、有软件系统、没有政务的问题。电子政务服务单一,不能真正开展网上审批服务。我们觉得,目前政务大厅最需要改善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强化行政审批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杜绝“两头受理”,提高办事效率。四、思考与建议目前,加强政务大厅原则化建设,要从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按照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的规定,把政务大厅原则化建设立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视野中加以规划,在法律、制度和体制层面研究和解决政务大厅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政务大厅在建设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