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废及固废垃圾焚烧热解工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128832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废及固废垃圾焚烧热解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废及固废垃圾焚烧热解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废及固废垃圾焚烧热解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医废及固废垃圾焚烧热解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医废及固废垃圾焚烧热解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废及固废垃圾焚烧热解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废及固废垃圾焚烧热解工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工艺概述本设备采用热解气化废物处理方式,即废物的投入和灰化处理区域 与热分解气体的燃烧处理区域完全分离。在本设备中,燃烧过程在两个 炉(热解气化炉、燃烧炉)中进行。在处理垃圾时,首先在气化炉内供以小风量在热解垃圾,避免风量 过大,将大量不完全燃烧的悬浮微粒带入燃烧炉中,在燃烧炉中再以微 量助燃空气将燃烧温度提升到大于自燃温度,从而完全氧化未完全燃烧 的碳氢化合物,整个过程中,垃圾自燃过程达到90%以上。在燃烧炉高温安定燃烧过程中,设计时保证其燃烧炉出口烟气温度大于1000 C, 滞留时间2秒以上,确保抑制二恶英类有毒 有害物质的产生。以上全过 程都通过计算机进行全自动控制,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

2、运行。本装置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自动控制燃烧温度的成熟的垃圾处理技术之 。本装置是一个将高温、安定的燃烧、热能的有效利用、操作系统的 自动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高科技垃圾处理系统。热解炉焚烧处置作业线工艺布置紧凑,同时充分考虑操作方便及留 有足够的检修空间。技术性能焚烧炉技术性能满足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HJ/T177 2005 )有关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要求,并满足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 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医疗废物 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和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GB19128 2003)等现行国家有关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要求

3、。相关技术性能如下:1)医疗废物处理设备采用热解焚烧炉。2)全封闭、对操作人员无害;能实现对工艺过程的自动控制,易于操作管 理;3)绝对避免医疗废物不完全燃烧工艺而产生结块现象;4)进入热解气化阶段时,助燃装置会自动停止,从而降低成本;5)符合医疗废物焚烧设施设计规范及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 技术要求;6)每年系统的无故障工作时间不低于8000小时;7)工程施工品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工艺流程参见附图1弦rng奕汹建坚唆宜g坯驱卅学股握摧回-rKg口史ffl、58iis (寸)-凶囹衣 vffl卅啤- sioi、SI-、&螺唳邕)输柘 .S1SWE*,嗔尝后同、WSW、胸蝶相皿旺回埠燎奕f

4、fls(史相皿同苗E、奕ffl相皿届佛摧、&螺唳zf,HSWE,嗔尝后同,旺佛坦晅,s8sffl (I)SSH。雷史重 号职屈Hh衣埠燎奕 ST、8fi5SMf iIffl?SETOEfflis。宿何 s?Isfroiis、货抠都旧K-B驱 zf s 汹曲埠燎驱相皿OH8S,壁ffiIDE甚rdwr燕巨埠燎驱相皿 X S8S d sufflsiiwM芸整蠢-最翦YH案据iffi原函(9)O4SSIS、技术参数型号:主体材质:采用提升式进料方法,进料系统安全、简洁实用、具有可靠的机械性能、 故障率低,易维护,能实现连续批进料;进料料斗用密闭装置进行保护,有保护和报警装置,可防止垃圾散落, 无扬灰

5、。设备进料口的尺寸可以满足业主提供的统一收集桶投料的要求,选用统 一收集箱直接入料方式,避免出现中间箱过渡。不允许操作人员与医疗废物的直接接触,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保障操作 人员身体健康;入料区周围干净整洁,无二次污染产生,能对医疗废物夕卜溢出的污水进 行收集处理;进料炉门需采用玻璃纤维密封+水封两层密封结构,避免气体泄漏;炉气隔体密封良好;I投料盖打号 投料斗进料 进料口的尺寸能满足业主提供的统一收集桶投料的要求,且周围有保护及报警装逝进防止废物散落出料斗。I投料斗上升YES投料盖关闭投料完毕焚烧炉系统焚烧炉焚烧系统由气化炉、燃烧炉、助燃系统等部分组成,采用交替热解气 化、燃烧炉不间断的24小

6、时连续工作方法。焚烧炉应设置防爆门或其他防爆设 施,燃烧室后应设置紧急排放烟囱,并设置联动装置使其只能在事故或紧急状态 时才可启动;燃烧器具有自动点火、大小火自动调节、灭火保护、故障报警等功 能以及良好的燃料分配和合理配风的性能;1)炉型:焚烧炉2)处理能力:203)供风方式:供风方式需使布风均匀合理,以达到均匀热裂解,供风孔应采取 免清洗设计,避免因积灰或结垢而堵塞。4)处理效果:达到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要求。5)燃烧机:需设点火机。6)燃烧空气供应系统:热解炉、二燃室需有助燃风机供应燃烧空气,风机可自 动控制7)二燃室型式:宜采用烟气并能使助燃空气充分混合及

7、无死角之设计。8)二燃室滞留时间:二燃室烟气温度2 850C ,烟气停留时间2 2.0s,需提供 计算书,为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二燃室烟气温度波动范围需控制在5C 之间。9)紧急排放保护装置:需有紧急排放烟囱并附全自动系统跳脱装置,以保护后段 设备安全。10)焚烧炉体表面温度 50 C。11)焚烧炉出口烟气含氧量:6%10% (干气)。12)焚烧效率:299.9%,焚烧去除率299.99%,焚烧残渣热灼减率5%。13)焚烧炉出口烟气中的氧气含量为:6%10% (干气)。14) 焚烧炉运行过程中应保证避免有害气体逸出。15) 炉体密封良好,炉体以及管道须整体浇制而成,16) 焚烧炉配备安全防爆

8、装置。技术性能说明(1) 主控制装置:自动调节;(2) 具有液压机械侧向出渣装置;焚烧炉体表面温度50C;(4) 焚烧炉二次室出口干烟气的氧含量不小于6%10% ;EC CO,(5) 焚烧效率:299.9% ;2一 x100%=CO+CW(6) 焚毁破坏率:299.99%; DRE=1_(w0) x100%(7 )焚烧残渣的热灼减率:5%;(9)进料炉门需采用密封结构,避免气体泄漏;炉体密封良好;(10 )炉体必要部位需防结焦、防脱落、耐高温和具有保温防护的功能,并具有使用寿命高、维护时间长的特点;(11)供风孔应采取免清洗设计,避免因积灰或结垢而堵塞;(12 )应防止液体或未充分燃烧的废物溢

9、漏,保证未充分燃烧的废物不通过 炉床溢漏进炉渣,并使空气沿炉床底部均匀分配:(13)二次燃烧室烟气温度850C,烟气停留时间22.0s ;(14 )二次燃烧室内布风合理,气体混合充分,无死区;(15)焚烧炉配备安全防爆装置;(16 )焚烧系统烟气紧急排放装置。(17 )焚烧炉残渣处理需彻底无害化残渣。技术设计方案本系统的燃烧系统包含一燃室、二燃室、燃烧空气系统、燃烧器、紧急排放 烟囱(采用安全系统处理)等部分组成,其主要实现医疗废弃物的热解焚烧。为 系统的核心部件。1)废物处理量:20T2)医疗废物特性:2200 3500千卡/千克,含水率40%3)日运转时间:12x2=24hr/day4)年

10、运转时间:每年工作天数不少于340天,总计年工作时为8760小时。5)燃室:300-7006)二燃室燃烧温度:1100C(可调整)7)二燃室最高运行温度:1100C8)二燃室出口温度:可调整9)二燃室气体滞留时间:大于2秒10)焚烧效率99.9%,破坏去除率99.99%11)炉渣热灼减率:5%12)二燃室出口烟气含氧量(干烟气):6% 10%。13)焚烧炉由一个中心控制台进行操作、监控和管理,包括连续显示操作参 数和条件(如温度、压力、含氧量、空气量、燃料量等),并能实现反馈 控制;14)用计算机对风量进行调节;15)炉体密封良好,进料、出渣口需采用密封结构,避免气体泄漏;16)焚烧炉对热解和

11、燃烧过程的全程控制,防止燃烧不完全或炉体烧塌;17)焚烧炉配备安全防爆装置;18)焚烧系统配备烟气紧急排放装置;19)我方提供的设备尺寸能满足厂房的面积要求,并且保证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和复核大纲的要求(详见附图2设备布置图);20)二次燃烧室内布风合理,气体混合充分,无死区;工作原理燃烧系统主要由二个单元组成,即热解气化炉(一燃室X燃烧炉焚烧室(二 燃室)。一燃室是使废物在缺氧条件下的热解气化区,两个一燃室交替使用。当 废物由助燃器点火开始燃烧时,所以已燃烧的废物释放的热能在一燃室内逐步将 填装的废物在炉腔内干燥、裂解、燃烧和燃尽,各种化合物的长分子链逐步被打 破成为短分子链,变成可燃气体,

12、可燃气体的主要成份是:n2、h2、ch4、c2h6、 c6h8、CO及挥发性硫,可燃性氯等。二燃室是将一燃室产生的可燃气体和经预 热的新鲜空气混合燃烧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燃烧的均为气态物质。二燃室的温 度通常控制在1100C之间,烟气在二燃室的停留时间为2秒以上,在这种环境 下,绝大部分有毒有害气体被彻底破坏转化成CO2及各种相应的酸性气体,如 聚乙烯、氯化物等,反应式如下:聚乙烯 (C2H4 ) x+3XO2-2XCO2+2XH2O聚氯化物 2 ( C2H3C1 ) x +5XO2t4XCO2+2XH2O+2XHC1焚烧炉结构由一燃室和二燃室组成。热解气化炉内的垃圾 经点火热解气 化后,产生可燃性气体,该可燃性气体被导入燃烧炉高温燃烧。 燃烧炉内设置有角度的二次空气进口及足够的容积,提高烟气停留时间,燃烧炉中心温度大于900C,滞留时间不低于 2秒。设备运行状态始终处于自 动控制下。焚烧炉系统各组成部分(热解气化炉、燃烧炉、烟气处理等)的基本结构、 重要尺寸与焚烧系统的烟气流速、烟气量、停留时间、处置效果进行总体计算, 保证能够相互耦合。现场实际照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