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一案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126482 上传时间:2022-07-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管理一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班级管理一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级管理一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管理一案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管理一案例 通过承包“班主任”这一职务,让学生亲自体验班主任之苦,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建立了群众基础,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仔细想想,赖老师和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有些相似,都以承包的形式完成了对学生纪律方面的教育,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案例呈现的问题在哪里呢?我想对比一下魏书生老师和赖老师的做法:魏书生老师的班级承包制有一个详细的班级管理细则,由魏老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并确定了班级事情人人干的理念,把班级的大小事务都承包给所有学生,其意在将班级繁琐的事物细化分工,让班级的全体同学共同承担管理的任务,自己就可以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统领班级的发展和学生未来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学会了团结协作

2、,学会了自立自强,也学会了肩负责任。可以说魏老师这个细则不仅仅让学生在学校能敢于担当,团结合作,而且将来到了新的环境能够很快适应环境、融入集体,自觉承担责任。而赖老师的班级承包责任制是用班主任费“诱惑”学生来当“班主任”,然后自己以“领导”的身份出现,惩罚仍由班主任做主,其实班级的格局任然没有变,两者相似的是班级的日常事务交给学生,不同的是赖老师班只有个别参与。赖老师最终复任后,虽然管理难度大大减小,但是被管理者仅仅是因为推己及人,或者说是一种角色及情感替代导致其行为的改变,实质性的思想转变远小于情感因素。为什么同样都是承包制,效果会相差甚远呢?我个人觉得是与教育者初衷有关系的。魏书生老师制定

3、细则的初衷虽然只是在总则里说的:“为加强班级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貌。特制定本班级量化管理条例。”但是魏老师想的要比这个远,因为在营造班级精神及学生发展方面,魏老师关注了学生的未来,“自信、自立、励志、合作、竞争”虽然只有十个字,却处处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着想。对于案例本身,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师是为了解决班级日常管理中棘手的问题而想出来的妙招。招虽然妙,但是缺乏了对教育效果的预期以及对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的考虑,效果大打折扣。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关注未来发展的,一定是受教育者在将来的生活中还会受益的。我们不能只看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我们还要为孩子将来的负责,社会的将来负责,虽然这不是我们某一个人能做到的,但是我们大家一起就一定能做到。所以教育者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事业,因为我们的眼光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