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专业毕业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12493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专业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道路专业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道路专业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道路专业毕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道路专业毕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专业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专业毕业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纸上定线)设计路段名称XX公路XX至XX段路线起点K15+600N-E-设计高程:路线终点N-E-设计高程:设计交通量初年(辆/日)小客车中型车大型车兽力车人力车自行车158911201059中型车中各种车型所占 的比例()解放CA10B东风EQ140解放CA390342838大型车中各种车型所占 的比例()黄河JN150沃尔沃N8648黄河JN162333433设计交通量预测年(年)15设计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7.1地形图略1 路线设计1.1 道路技术等级确定由交通量组成表,折算成以小客车为标准进行计算,见表1表1交通量折算表车型交通量(辆/日)折算系数折算交通量

2、(辆/日)小客车15891.01589中型车11201.51680大型车10592.02118总计5387计算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由公式(1)计算N=N(1+ Y)n-1(1)d0式中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dN 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0年平均增长率,取7.1%;n一远景设计年限,取15年;所以N =5387x(1+7.1%) 15-1=14073 (辆/日)d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拟定该条道路为双车道的二级公 路,设计车速为60km/h。1.2 路线指标1.2.1 选线原则1)在路线设计和选线中,应该尽量避开农田,做到少占或不站高产田。2)路线

3、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 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 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指标或低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 标。3)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工程的影响。一 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特殊地基地区。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 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4)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公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与 污染等问题。1.2.2山岭区选线要点山岭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复杂,路线平纵横三方面都受到约束; 同时地质、气候条件多变,都影响路线的布设

4、。但山脉水系清晰,给选线指明了 方向:不是顺山沿水,就是横越山岭。纵面线形结合桥涵、通道、隧道等构造物的布局,合理确定路基设计高度 纵坡不应频繁起伏,也不宜过于平缓。1.2.3平面设计技术指标的确定1) 直线 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之缺 陷,应结合沿线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同向圆曲线的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6V、反向圆曲线的 最小直线长度不小于2V。本设计速度为60km/h。2) 圆曲线 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形要素,圆曲线的设计主要确定起其半径值以 及超高和加宽。(1) 圆曲线的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 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5、表2圆曲线半径技术指标二级公路(60km/h)一般最小半径200极限最小半径125不设超咼路拱 2.0%1500最小半径路拱 2.0%1900(2)圆曲线的最大半径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 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 10000 米。(3) 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4) 平曲线的最小长度 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长度:缓和曲线长度宜在:1:1:1 到 1:2:1之间。3)

6、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1) 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2) 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3) 控制行驶时间不过短;(4) 符合视觉要求;因此,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规定:二级公路(60)缓和曲线 最小长度为50m.。一般情况下,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 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4)行车视距 行车视距可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二级公路(60)停车视距取 75m。1.3 道路技术标准确定表3路技术指标序号项目单位主要技术指标1设计车速km/h602路基宽度一般值

7、m10最小值&53平曲线 半径一般值m200极限值125不设超咼 最小半径路拱W2.0%m15004最小纵坡%0.35最大纵坡%66最小坡长m1507相应纵坡的坡长3%m1200最大4%10005%8003%不限制8停车视距m759竖曲线 半径凸形一般值m2000极限值m1400凹形一般值m1500极限值m100010竖曲线最小长度m5011平曲线最大超高%62.4 道路平面设计2.4.1道路平面线性相关概念与要求1)道路是一条带状的三维空间的实体,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 和沿线附属设施所组成。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性称为道路的平面线型,而沿 中线竖直剖切再沿着道路里程展开的立面投影

8、线型成为道路的纵断面线型。中线 上任意一桩号的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桩号的横断面。2) 在设计顺序上,一般是在尽量顾及纵、横断面平衡的前提下定平面,沿这 个平面线型进行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取得地面线和地质、水文及其它必要的 资料后,再设计纵断面和横断面、路线设计的范围,只限于路线的几何性质,不 涉及结构。3) 现代道路平面线型是由基本几何线型即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合理组 合而构成,称之为“平面线型三要素”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者山涧 谷底、市镇及其近郊,或规划方正的农耕区、长大隧道、桥梁等构造物路段、路 线交叉点及其前后路段、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可以采用直线。但直线的最 大长度应

9、该有所限制:(1) 在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因为长直线加上陡坡下坡行驶很容易导致超 速行车(2) 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组合为宜,这样可以使生硬呆板的直线得到 一些缓和或者改善图2-1平曲线几何元素图q 二 L /2-L 3/240R2ss(2-2)p 二 L 2/24R L 4/2688R3ss(2-3)0 二 28.647890L / R0s(2-4)L二(a-200)兀R/180 + 2L$(2-5)T = (R + p) tan(a /2) + q(2-6)E = (R + p)sec(a /2) 一 R(2-7)式中:T切线长,m;L一曲线长,m;E一外距,m;J校正数或称超距,m

10、;R一圆曲线半径,m;L转角,。2.5 道路纵断面设计2.5.1 纵断面设计原则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道路等级、沿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构造物控制 标高等,确定路线合适的标高、各坡段的纵坡度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基本要 求是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 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为:1)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的各项规定。2) 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 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和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 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

11、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 坡段。3) 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 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4) 一般情况下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 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5) 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 定。6) 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7)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水利等方面的要求。2.5.2 平纵组合设计1) 设计原则(1) 应在视觉上能自然的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2) 注意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应均衡

12、。(3) 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4) 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它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并 可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2) 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1)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相互重合,且平曲线应稍长于平曲线。(2) 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平衡。3) 暗、明弯与凸、凹竖曲线的组合应合理、悦目。2.5.3 道路坡长及坡度确定 道路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限制,是为满足行车和排水要求.为使车辆行驶平 顺,应尽量减少纵断面上的转坡点并设置大半径的竖曲线,坡长坡缓宜长,坡陡 宜短。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规定,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最 大纵坡为6%,最小坡长

13、为 150m。纵断面设计时所用图式如下:图2-2竖曲线要素示意图L=R(2-9)E=T2/(2R)(2-10)T=L/2 (2-11)式中L一竖曲线长度,m;co一坡差,;R一竖曲线半径,m;E一竖曲线外距,m;T一竖曲线切线长,m。3 道路横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3.1 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3.1.1 横断面布置根据设计交通量,拟建高速公路,其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取值可根据设计交 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地形条件和抗震设防等因素确定,并且应该符合公 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规范的具体要求。本路段路基按四车道一级公路(80 km/h)标准,其标准横断面如图3-1:路基全宽10m,行车道2X3.5 m,硬路肩2X0.75 m, 土路肩为2X0.75 m。 路基宽度二行车道宽+路肩宽=10 m3.1.2 路拱横坡路拱坡度需要考虑路面类型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沥青路面横坡宜取1.02.0%。考虑到该地区降雨量,路面排水状况和施工行车安全舒适,拟采用 1.5%的路拱横坡。公路的硬路肩,采用与行 车道相同的横坡。土路肩的横坡采用 3%,路拱形式拟采用直线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