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八上 第9课 做网络的主人试题 教科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121174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八上 第9课 做网络的主人试题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八上 第9课 做网络的主人试题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八上 第9课 做网络的主人试题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八上 第9课 做网络的主人试题 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八上 第9课 做网络的主人试题 教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八上 第9课 做网络的主人试题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八上 第9课 做网络的主人试题 教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 八上 第9课 做网络的主人试题 教科版1.考点概要: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抵制诱惑,谨防网瘾。2.中考预向:本课是新增内容,是对前一课内容的升华,也是本单元的落脚点,地位比较重要,要特别重视。思 维 导 图学 以 致 用1.青少年要做网络的主人,必须做到: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抵制诱惑,谨防网瘾。2.明辨是非,拒绝盲从要做到:我们要保持理性,不轻信盲从,更不随意传播;正确对待老师、父母或其他长辈的意见;自觉遵纪守法、文明行事,共同维护网络环境;增强公民意识,学会利用网络关心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3.青少年要避免网络成瘾,就必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学习,文

2、明娱乐,健康休闲;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如果感觉自己的自制力不强,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来监督和帮助。【例题】xx年11月,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互联网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抵制诱惑,谨防网瘾利用互联网学习网络课程传播网络谣言获取点击率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少年如何做网络的主人。网络中充斥着庞杂的信息,需要我们明辨是非、拒绝盲从;网络中也充满了诱惑,需要我们抵制诱惑、谨防上瘾。利用互联网学习网络课程是正确做法,所以正确。不能传播网络谣言,不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排除。【答案】A易错易混警示注意区

3、分“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和“做网络的主人”的不同要求。“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旨在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做到遵守网络法律,恪守网络道德,文明、安全地使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学会在庞杂的网络信息中明辨是非,抵制诱惑,做出理性判断,且不沉迷于网络。考 点 过 关1.中学生婷婷最近迷上了微信,在与微友微聊中不慎泄漏了家庭信息,使家庭财产险些受到损失。如果你是婷婷,你会DA.从此以后拒绝使用微信 B.请朋友找到这个微友痛打一番C.今后只与同学交友聊天 D.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2.对于右图漫画愿者上钩的看法,错误的是BA.漫画中免费WiF

4、i的幕后操纵者,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B.要拒绝网络,免受侵害C.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慎用免费WiFiD.国家要加大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3.右图漫画启示我们中学生应该D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要维护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A. B.C. D.4.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由此也出现了不健康网络直播、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现象。作为网民我们要A明辨是非,理性选择遵守公德,依法上网远离网络,拒绝谣言加强监管,严抓执法 A. B. C. D.5.面对网络谣言,中学生应该A抵制不良言论,辨别是非真假履行公民义务,不信谣不

5、传谣行使公民权利,向有关部门举报作为个人谈资,适当私下传播A. B. C. D.6.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我也快成一个网瘾者啦。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1)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如何做网络的主人。答:明辨是非,拒绝盲从;抵制诱惑,谨防网瘾。(2)我们如何避免网络成瘾?答: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学习,文明娱乐,健康休闲;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来监督和帮助自己。7.明辨是非对错,遵守网络规则。网络用好是个宝,查找资料不用跑。天下大事早知道

6、,学习知识不可少。材料一 xx年6月1日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从此,我国网络安全工作有了基础性的法律保障。材料二某校八年级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式,对青少年上网情况进行调查。调查数据如下: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目的浏览过不健康网站的上过网吧的15小时以上1015小时学习聊天打游戏46%37%76%15%5%不到18%56%(1)请说说你对材料一的理解。答:国家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运用法律的力量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体现了依法治国中有法可依的要求。(2)我国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有何重要意义?答:有助于保障互联网安全运行;维护国家和社会

7、的稳定;维持社会主义市经济秩序;有助于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3)根据材料二调查数据,请你归纳出青少年上网所存在的问题及危害。答:问题:上网时间过长;上网活动主要是和学习无关的消遣娱乐活动;部分学生通过网络接触了不健康内容,有网络成瘾现象。危害: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沉迷网络浪费时间,荒废学业,影响学习生活;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容易受到诱惑欺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单元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前段时间,传出“马云退休前转移1 200亿财产”造谣贴的微博用户珂南二世于xx年9月21日正式向马云和阿里巴巴道歉。这说明在互联网上BA.可以为所欲为 B.要恪守网络道德 C.不用

8、自我约束 D.可无视网络规则2.xx年,广西“扫黄打非”工作小组会议指出,坚持集中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网下清缴与网上净化相结合,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其目的是C净化网络环境让人们远离网络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A. B. C. D.3.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xx指出:中国网民7.72亿,网络直播用户接近4亿。网络社交沟通工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要求我们在网络中要C遵守网络法律无视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恪守网络道德A. B. C. D.4.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在朋友圈晒美食、晒旅游、晒自己与家人的合影一不小心就泄露了个人的信息。因此,我们

9、应该D为了保护隐私而拒绝上网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监督要增强法律意识和隐私意识恪守网络道德,做到心中有规则A. B. C. D.5.网络社会是自由的、虚拟的,所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可以用最激烈的语言抨击、谩骂别人,都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这个观点是BA.正确的,都在道德、法律的范围内B.错误的,无论在何时都不能超越道德和法律的范围C.正确的,网络是完全自由的、虚拟的D.错误的,网络可以不受道德、法律的约束 6.网络世界中,有的人对网络谣言盲目跟风,肆意散播网络虚假信息。这种行为D会破坏正常的网络秩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不仅是不道德的,也是一种违法行为是个人言论自由的体现我们应坚决制止,绝不效仿A

10、. B. C. D.7.在xx年这个互联网经济的大浪潮中,大数据、共享经济等在不断地发展,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互联网不断的发展之下网络环境的净化有待改善。为此,青少年要AA.遵守规则,健康上网 B.提高意识,远离网络C.专心学习,决不上网 D.依赖网络,解决问题8.在网络发达时代,我们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就要BA.放松警惕,广交朋友 B.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C.摆脱约束,任意言论 D.依赖网络并随意消费9.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宽视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少年在享受网络文化时,正确的态度是D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1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要拒绝网络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做网络的主人A. B. C. D. 10.有些同学利用手机浏览网页、网络游戏、掌上阅读、聊天购物等,可是有时候手机会“跳”出来一些不良信息,这些对同学或多或少有些危害。针对材料中存在的危害,你对这些同学的建议是C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形成高雅情趣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主动与他人交往,结交各种朋友A. B. C. D.11.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许多“自由”。这意味着B可以利用互联网诽谤他人可以利用互联网为所欲为做到心中有规则要自觉遵守

12、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A. B. C. D.12.右图漫画互控,告诫青少年AA.要增强自控能力,做网络的主人B.要创建和谐、美好、健康的网络环境C.沉迷电脑游戏,必定会诱发违法犯罪D.要正确对待父母和老师的教育,远离游戏13.xx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其目的是C净化网络环境让人们远离网络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A. B. C. D.14.网络中有新闻信息、学术信息、服务信息、教育信息等方便我们的生活的信息,也有一些未经证实的网络谣言,混淆视听。这说明网络信息B种类太少,不值得了解纷繁多样,鱼龙混杂需要

13、我们明辨是非,理性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人们的生活A. B. C. D.15.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增加了文明绿色上网等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这一修订C是因为网络上全部都是不良信息体现了国家、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利于引导青少年自觉不上网A. B. C. D.二、简答题16.有关教育专家指出,有四类孩子最容易上网成瘾。第一类是家庭不睦的孩子,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希望在网络世界得到关心;第二类是成绩差的孩子,他们在现实世界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在网络里却容易找到成功的体验;第三类是性格孤僻的孩子,他们不愿和

14、别人沟通,却越来越依赖虚拟世界;第四类是自制力差的孩子,他们明白沉迷网络的危害,但就是管不住自己,总想多玩会儿。(1)沉迷于网络的不良后果有哪些?答: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影响学业发展和生命成长;严重的甚至因为长时间上网而“积劳成疾”,不幸患病。(2)青少年如何避免网络成瘾?答: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现实生活中,认真学习,文明娱乐,健康休闲;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来监督和帮助自己。17.【共享网络安全做网络达人】材料一xx年6 月27日,xx青少年网络素养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报告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总体得分不高,受到个人、家庭、学校等因素影响。材料二xx年9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印发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与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互联网群组服务提供者、使用者及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的主体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1)网络交往对象具有什么特点?材料二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答:虚拟性、间接性、隐蔽性。社会保护。(2)面对网络的各种不良诱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