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划分的原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12094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组划分的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组划分的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组划分的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组划分的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组划分的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组划分的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划分的原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小组划分的原则小组划分应遵循“组内异质,互为补充;组间同质,适当均衡” 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 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 当的学习小组。组内异质,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 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 竞争.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刚开始探索时,有的老师分配小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 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导致有些小组阴阳 失调,不利于小组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因此,要想让小组的效益 最大化,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 合理调配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一是

2、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 男同学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同学形象思维 较好;男同学粗心大意,女同学细心认真。这样男女同学搭配, 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三是便于竞争: 小组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适,老师可以在小 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在分组时,老师要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在开放性的 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 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 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只有这样

3、才能让 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作为老师更应该不断对同学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堂 中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亮丽的一面显示出来。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分组时,在同 一个小组内,应该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 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在座 位的编排上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在同一小组内,优 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 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 待转

4、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 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5、阶段性随机调整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 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 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 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 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二、具体分组方法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班级学生的年龄和人数的多寡而异。确定小组人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 素,根据前面所说的原则来划分小组。小组人数在 48 人之间, 以 6 人组居多.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

5、特点、兴趣 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 A、B、C 三类,6 人形成 AA、 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 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 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 .在具体的座位编排上我们有如 下安排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 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不同层次学 生之间的交流,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 这样分组,提供了 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 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 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

6、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 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 学长。”三、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1、正、副组长各一名:正组长主抓全面工作,副组长侧重于纪 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2、人人担任组内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 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 科的作业和练习等学习资料的收交和 检查工作。小组文化建设什么是小组文化?简单说,小组文化就是班级文化的缩小版-即在小组中能形成一种小组风貌,能产生小组独特的文化底蕴,营造能影响小组成员的人文气氛。为提高小组软实力,提升 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文化建设: 一、小组资料信息: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名字,小组

7、口号, 组训,奋斗目标和人员分工职责情况表。二、小组守则:为了更好地规范组员的行为,形成一个健 康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氛围,成员一起制定小组守则,规范成 员的日常行为,一般要求如下:(一)、思想和仪表1、尊敬师长,团结组员,一切听从老师安排,如违反有关规章应谦虚接受批评,视情节严重与否作书面或口头检查。2、言谈举止要文明,发言有分寸,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正当权、九益。3、依照学校规定穿着,仪表整洁大方;4、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财物,不乱抛垃圾,不乱涂乱划画.(二)、纪律1、按时就座等候上课,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不做小 动作,不讲空话。2、自习课上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要在教室中来回走动.3

8、、课间时间不要大声喧哗或相互追逐、推搡。(三)、卫生1、小组值日时提前到校,由组长负责,认真打扫卫生,并把清洁工具摆放整齐。2、值日时必须保证教室内外一天整洁,由组长负责,如发现 地上有废纸应及时捡掉,卫生器具必须保持整齐.3、离开教室时注意关闭门窗。(四)、学习1、遵守课堂纪律,依照教师的安排进行课堂活动,做好应 做笔记。2、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不要打断老师的上课.组员之间应相 互帮助,共同进步。3、作业要及时收交。由组长负责,把作业不交的同学的名 单及时上报任科老师.4、课后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学会提问,向老师或其他组员虚 心请教。三、小组文化布置:根据小组所在教室位置,将班级划分 为若干小区,

9、有相应的小组承担文化和环境布置。小组根据自己 组的特点,设计出具有本组特色的墙报和小组文化布置,体现鲜 明的主题,营造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常在组内进行如3 分钟演讲,写作竞赛,故事会,音乐会,书画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等文体活动, 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级和学校也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小组提供一个展示风采的平台。小组评价如何对小组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是确保小组 高效运转的关键。只有具备了切实可行的评价与激励政策 ,并严 格地加以贯彻执行,小组之间的竞争才会充满动力与活力。我校 在小组建设的实践中,根据校情,结合班级管理和学生实际,将

10、小组评价分为“学习评价”、“行为习惯评价”和“责任意识与集 体观念评价”等三个方面。一、学习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及成绩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各小组课堂交流情况、合作学习的主 动性和实效性,以及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课堂讨论展示参与 的积极性。具体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表达的准确性(3)、书写是否规范,完整,正确(4)、展示讲解的简洁性、创新性和时效性(5)、小组合作探究是否统一协调(6)、回答声音是否宏亮(7)、。回答问题时的站姿不仅要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由各科课代表具体负责 每节课的得分记录,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把学生的表

11、现和老师的评价相结合.课代表每天将所记分数与情况报与学习 委员如实记录,每周汇总,结果上墙,并根据相应权重折合分值, 作为班级小组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2。作业情况评价:包括各科作业及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各 学科知识的反馈和巩固情况,各科的其它学习任务如周测,预习 练习和资料完成情况等。每天由各组学科组长负责评价相邻小组 各成员的完成情况,学习委员做好每天的记录,每周汇总,结果 上墙,并根据相应权重折合成个人得分,计入班级考核.3。考试成绩评价:结合平日检测及月考、期中、期末等大 型考试的成绩,对各小组的单科成绩、反馈纠正情况等进行综合 评价,进行积分。对于成绩优异者和学习进步者予以表彰奖励.二

12、、行为习惯评价:纪律评价、考勤评价、卫生评价等常规 检查内容1。纪律评价:包括学生到校后的自觉学习情况、课前准备 情况、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两操纪律、集会纪律、考试纪律等。2.卫生评价:包括个人卫生、座位卫生、桌面整洁、小组环 境、值日卫生及卫生区卫生等。以上各项内容的检查由每周轮换的执勤小组认真记录,得分 每天一公布,每周一汇总,结果上墙,并以此作为评价小组的依 据。三、责任意识与集体观念评价:作为学生日常学习和活动的组织 -小组,需要每位成员有 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此方面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定性与定 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表现出的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关爱集体 的行为和事件,班级有专人做调查和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和效果, 进行量化积分,纳入班级考核,成为小组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 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不能仅仅局限于本组这一小集体,应该做到 班级和小组的兼顾。对只注重小团体利益的现象要合理引导,使 其真正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