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120012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校园河流景观设计规划一建筑如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建筑的高度、建筑的形态甚至表面的材料,这些因素在保持观景视线的连续性、与景观的融合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功能的立体化功能的立体化即指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需要满足不同的功能需要,它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载体。1) 美学欣赏的需要首先需要强调出人们视觉上的立体层次感。2) 水体与滨水区的立体化,即亲水空间的立体化,成功的滨水开发项目,无一例外的将直接沿着水体的部分开辟为步行道,同时可以在局部设置亲水空间。如使用多级台阶,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3) 滨水区内室内外空间,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人们需要一些庇护休憩的建筑。在国外有许多临水的咖啡馆,将室内空间

2、不知不觉地引向室外,将室外空间特征导入室内。总结而言即为自水面到陆地从低到高依次排列目前很多河道的生态环境一直得不到改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硫磷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河道中基本无生物繁殖,微生物、水生动物、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小;水中含氧量少,生物生长环境恶劣;硬化的驳坎护岸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生态系统的联系。所以生态化治理首先要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源,清淤换水,提高水质,其次种植水生湿生植物,重建生态护岸,使河水与地下水能够互换沟通,提高水体的自洁能力。河道线型设计从工程角度,自然曲折的河道线型能够缓解洪峰,消减流水能量,控制流速,所以也减少了对下游护岸的冲刷,对沿线护岸起到保护的作用。退地

3、还河、滨水地带的恢复,使得设计人员在河道断面设计上留有选择的余地,也不需要采用高强度的结构形式对河滨建筑进行保护。顺应河势,因河制宜,无疑在工程经济性方面也是有利的。河道断面设计 河道断面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河道的主导功能、土地利用情况之外,还应结合河岸生态景观,体现亲水性,尽量为水陆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创造条件。河道护岸形式 传统的河道护岸在材质方面大多采用混凝土及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整个护岸形成一个封闭的体系,犹如给河道穿上了一层盔甲,只考虑了河道的安全性,却忽视了对河流环境和生态系统及其动植物及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在建设生态河道的过程中,河道护岸是否符合生态的要求,是否能够提供动植物生长繁殖

4、的场所,是否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是设计者应该着重考虑的事情。生态护岸应该是通过使用植物或植物与土工材料的结合,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能减轻坡面及坡脚的不稳定性和侵蚀,同时能够实现多种生物的共生与繁殖、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具有净化功能、可自由呼吸的水工结构。河岸植被 合理搭配两岸植被,在保护水土同时注意沿河的美化。由于河道旁是人行道,又要考虑安全性。水质保护应当注意水体的保护。如果可以,应当尽可能让河流与某条活水相连,这样可以保证水体不停的更新。否则,就应当对河水进行定期清理,包括临近污水排放以及水中污物的清理。二两类基础要求:一类是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清澈的河流不断流、水质清洁;生命的河流生物多样性,

5、生机盎然;多样的河流能形成多样的景观和生态系统;生动的河流不呆板、不单调;另一类是对滨河带的要求:独特的河流能反映本地独特的景观、历史、文化、风俗;美丽的河流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舒适的河流提供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文化的河流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亲水的河流人、水关系协调,引人入胜,便于人水亲近;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水利行业尽快改变观念,在工作内容、规划、设计、施工的理论和技术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和理论。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只注重于对水的资源功能的开发,而现代水利建设理论则同时注重对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

6、的开发和保护。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水利可以称之为“大水利”,即“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大水利的理论需要从环境水力学、水生态学、建筑学、园林园艺学、美学等方面着手研究。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更启发人们去创造优美的自然风貌来美化和改善城市环境。当前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

7、题(1)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上的树木、浮动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景物的河流景观,才能称其为真正的河道景观,如何保存、修复这些景观,留后世以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河道景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2)人造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的“硬质景观”(如堤防、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而软质景观却更适合大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何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是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3)人与文化:城市河道景观效果不仅仅是物质景观,还

8、应当包含有人文景观,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活动又是围绕着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来开展的。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忽视了人们的这些喜好。另外与河流有关的文化也将成为景观设计亮点,吸引众人的眼球。解决问题的方法1设计理念(1)要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充分利用水文化特色,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要十分注重保留河道两岸的文物建筑和有形无形的水文化典故的挖掘,既要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设施,又要将历史流传的水文化典故进行有形化的构思;同时还要创造水文化特色,构筑城市河道文化景观。在具体设计城市河道景观时要充分运用景观的植物群种结构,利用空

9、间手法形成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树种应尽量利用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2)要坚持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这话十分深刻。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水关系的变化,水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在现代的河道景观设计中应当体现历史水文化与现代水文化的结合,既要注意保存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要创造现代的水文化。如在河岸建设高技术手段的水上娱乐设施、大型喷泉、水文化展览馆、现代雕塑等。因此除注重河道景观与绿化有机结合,体现水乡景观特色外,应将绿化与名人活动、历史事件、古代文化遗迹及古树名木结合好。首先要保

10、存和恢复两岸遗留文化,重造历史风貌。其次是要谨防城市河道景观片面化,要注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实现设计与自然有机的融合,恰如其分的“锦上添花”。2设计原则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模拟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自然生态作为植物设计的首要元素,并同周围的人文环境充分结合,打造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在具体设计中应当坚持以下3项原则。1多样性的原则自然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这种丰富多彩表现之一就是植物种类的多姿,而多种植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这种制约相对平衡,个体或群体植物才能协调共生,形成有序的体

11、系。 2师法自然的原则人工的模拟自然群落能够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使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和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调节能力,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同时好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吸引各种生物到此栖息生长,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使景观更具自然特征和生命力。3绿化形式点、线、面结合的原则作为河道景观,沿岸应该有统一的绿化背景贯穿全线,形成一定的规模气势,形成“线”;同时结合硬质景观的主题进行不同的景点配置,在游人停留部位采用造型优美、色彩醒目的植物品种,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达到触景生情的境界,形成“点”;选用几种较有特色的种植形式在全线呈块状分布形成“面”。如此

12、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3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要结合河道空间的美学特点和游览者的视觉特性,充分考虑到条件下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等的影响,进行、合理的设计,使河道景观成为优美、亲切、宜人且富有活力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设计河道景观绿化时要注意把握以下3个方面:1 河道沿岸平纵面线形的把握鉴于人们在游览河道时看到的往往是动态的风景而不是静止的画面。因此,在设计河道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已有的自然条件,顺着自然地形以避免由于修建景观而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曲线元素将外部景观引入河道环境、通过地形起伏条件布设富于变化的线形以区别于其

13、他地区。2环境色彩搭配的把握恰当地把握河道景观与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的心理反映之间的搭配和协调至关重要。当河道位于繁华街区时,根据两侧建筑不同的风格、可用立面设计、装饰手法,形成变化丰富的河道景观。这种变化往往会显得庞杂与凌乱,这时可以通过植物造景对道路赋予较为统一的色彩基调绿色,在这些建筑之间起协调的作用。除此之外的河道景观色彩则不宜丰富,否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而对位于色彩相对单一的老城区附近的河路,由于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造成了人们休憩、绿化的空间日益缩小,人们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环境,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空间立体绿化,提高绿视率,弥补局部地区平面绿化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与水对话、宁静、趣味的场景。

14、3环境小品设施内涵的把握城市河道景观中的环境小品设施,主要包括花坛花钵、休憩亭廊、座椅、雕塑、景石等,体量不大,功能不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息、观赏、标识等功能性服务,而且其本身的造型、色彩也颇具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往往因其小而精致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设计独到的雕塑、小品。点缀在绿色植物之间,既塑造了地方文化特色,满足现代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反映了现代人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情趣。景观有了艺术的灵魂和价值,城市形象也将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城市的文化特色。通过景观建设、整治,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的水域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绿色竞争力,是城市河道绿化景观工程

15、规划、设计、建设的更高目标,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通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的城市会变的更美丽,更青春,更有活力!四1总体规划与定位 1.1、总体规划的制定 水是流动的,城市河道隶属于整个城市水网、甚至整个流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城市河道景观必须重视整个流域的总体规划设计,从而保证河道在生态、功能系统上的完整性。城市河道景观建设不是一跋而就的,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经历初期、中期和远期的三个阶段的发展。河道景观设计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对未来的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进行思考、考量、设计,在整个建设周期随同指导。 总体规划属于整个设计阶段的前期阶段,在制定前应该进行项目调研,通过前期勘察,包括河道水域概况勘察、对河岸己有建筑物、生态状况及人文地域特征进行调查。 1.2、项目的定位 总体规划需对项目进行定位,河道景观应以满足防洪排涝功能为前提,结合河流自然发展规律,考虑水与人类发展的渊源及城市发展的方向,针对不同城市的需求、不同类型的河道确立项目的定位。进行河道景观设计首先要立意,确定创意主题。唐代王维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在设计中,亦是如此。立意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总意图,是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创意理念。由于河道的流域较广泛,不同地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