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册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118198 上传时间:2022-10-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册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下册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二下册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二下册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二下册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下册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册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二下册一单元古诗二首教案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霞 教学 目的 1.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春天美景。 4在朗读、想象中体验春天的美妙,背诵古诗,积累优美诗句。 5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 重点 1. 会读“莺、拂”等11个生字、会写本课“诗、童”等8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 难点 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才能,并通过

2、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素材 1.搜集诗歌、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与诗中描写的景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等。 2.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的 1. 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积累“堤、柳”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春天美景。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题:村居 学生

3、朗读课题。 作者简介:课件出示2 高鼎 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联络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心中勾起春天美妙回忆,很快将学生带到学习中来。 新课教学 分钟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3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n。课件出示4 2.画出诗中含有“堤”和“柳”的生词,并尝试着再说几个分别含有“

4、堤”和“柳”的词。 3.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课件出示5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语气中带着活泼、开心。课件出示6 4.学生自由朗读,反复诵读古诗。 5.全班交流,指名朗读古诗,纠正字音并让学生之间互相做出评价。 三、学习生字。 1.进展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出示7 例:诗=讠+寺 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2.老师针对会写字进展书写指导。课件出示8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构造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5、村:按照左窄右宽的构造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变捺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构造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分布。 四、品悟古诗 1.有同学说在理解诗句的根底上背诗,那么这首诗大意讲的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组长汇报。老师课件展示课件出示9 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 轻拂和堤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 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 急忙趁着浩荡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2.老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p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课件出示10 1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

6、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学生自由读诗。 你看到了什么?请学生汇报。 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活力。 2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11 预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似涌动着春的脉搏。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课件出示12 3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

7、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4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5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课件出示13 1这么好的春光,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放风筝。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人 2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预设: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绘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8、 3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课件出示14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学生汇报。 4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进诗里读出来吗?想不想参加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一边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 四、背诵全诗 1.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预设: 生甲:唱诗的方法来背诗。 生乙:在理解诗意的根底上背诗。理解了每句诗歌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讲了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背诗。 2.老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课件出示15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

9、迷住了大家。我相信这一首古诗你一定能背下来。 3.生自由背。 4.集体配乐吟诵。 自读古诗,让学生初步懂得读古诗的一些方法:划分朗读节奏,这样,可以将古诗读得韵味十足。 交流识字方法,稳固学生识字。 选取重点生字进展重点指导,从汉字构造、写法、占格位置讲解,兼顾了写字的美观。 由诗歌的大意理解起,由浅入胜,循序渐进,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体会诗歌语言,为以后写作也打下了坚实根底。 由诗歌中的重点字展开想象,想象春天活力勃勃的景象,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大局部同学都放过风筝,放风筝时快乐仍记忆犹新,让学生说自己的欢快心情,学生有话可说,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 背

10、诵古诗,积累古诗。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五、作业布置课件出示16 1.背诵古诗 2.搜集诗人的其他古诗名句,进展整理。 板书设计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提杨柳/醉春烟。 村居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课堂作业新设计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堤(t d ) 莺(yn yn) 拂(f fu) 醉(zu zu) 柳(li ni) 2.选一选。 1“忙趁东风放纸鸢”中“纸鸢”的意思是( ) A.蝴蝶 B.燕子 C.风筝 2“东风”指的是 A.春风 B.东边刮来的风 C. 吹向东边的风 3“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春烟”指 A.春天的烟雾 B.春天的水汽 C.做饭燃起的烟 3.填一填,并说说

11、诗句的意思 。 放学归来早,忙趁 放纸鸢 。这一句是写 的生动情景。诗句的意思是 【答案】 1. d yn f zu li 2.1C 2A 3A 3.儿童 东风 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 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教学反思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村居一课时,我先把学生带入一个青草萋萋、百花盛开,花香四溢的教学情景中,在这美丽的春天里,老师采用了各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来。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诗的根底上,老师与学生配上哑语吟诵古诗,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在自己的头脑中能模模糊

12、糊地创造出古诗所特有的意境。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没有让学生说说古诗的意思,没有一句一句地讲解古诗文,而是在让学生在吟诵中去感悟语言,在歌声中去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去创造图画。学生们学习兴趣盎然,课完毕了,但是韵味永存。 第二课时 教学 目的 1.会认“咏、妆”等6个生字,会写“碧、妆、绿、丝、剪”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咏柳,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4.理解诗意,体会诗人喜欢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知诗人,解题意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

13、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荣夺目的春天。你看,这是什么?出示:杨柳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课件出示18 贺知章659约744 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西人。证圣进士,官至秘书监。后还乡为道士。好饮酒,性狂放,与李白友善。与张旭、包融、张假设虚合称“吴中四士”。工书法,尤擅草隶。其诗今存二十首,多祭神乐章和应制诗;写景之作,较清新通俗。回乡偶书咏柳传诵颇广。 2.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19 咏:歌唱,赞美。咏柳,就是歌唱美柳树。 3.指导朗读。 老师范读。诗歌节奏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14、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课件出示20 大家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边读边想象柳树的姿态,仿佛柳树就在自己的眼前,轻轻的,柔柔的,那么碧绿,那么美丽,用喜欢、惊叹的语气来读。课件出示21 学生自由读。 集体交流。知名朗读古诗,纠正字音,学生之间互相作出评价。 4.作者是怎样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再次轻声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 创设一种情境,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出示杨柳图,直观,学生马上会联想到看到过的柳树,理解变得容易。 理解诗题的意思,这样为下面学习诗歌的意思打下了根底。 划分朗读节奏,不让学生读散,而且有韵味。 新课 教学 分钟 二、释字词,明诗意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左右构造,注意“女”的写法。意思是装饰,打扮。课件出示22 一般都是谁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通过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熟记字形,理解字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字更深入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诗的开场就把杨柳化身成一位美人。 丝:最后一横要托住上半局部。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理解重点词语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柳树像碧玉装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