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11659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 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 一、当前开拓农村市场的制约因素探析 农村市场相对滞后的原因是错综的。归结起来,制约农村市场开拓的主要因素有: 1、农民增收相对缓慢,农村消费尚未走出低迷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重点的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农村经济有了显著改善。但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总体水平较低,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的购买力。2023年吴堡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6%,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8%。 2、农村市场发育不健全,流通渠道不畅 从硬件上看,大部分农村市场

2、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孝场地狭窄、设施简陋、配套不全等问题,有的只好以路为市、以棚为市;从软件上看,一些消费性产业尚未兴起,专业市场或批发市场相对缺乏,信息市尝中介市尝技术市尝房地产市尝人才市场等几乎空白;从主体上看,供销、物资、商业等国有流通企业在农村的销售网络明显萎缩,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个体工商户虽然活跃,但在运输、经营、仓储设施等方面局限性较大,造成大宗生产资料和耐用消费品供需断层,相当多的农民只好买大件到城里,油盐酱醋找个体,日用百货赶大集。 3、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消费环境不好 近年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虽有改善,但整体水平较差,普遍存在供水困难、交通不畅、电视信号覆盖率低

3、等问题,从客观上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据调查统计,2023年吴堡县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如彩电、电冰箱、洗衣机拥有量分别为21.2台、2.3台和6.9台,仅为城市居民的34.6%、14.7%、9.6%,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同时,居住分散、信息不灵、售后服务跟不上等,从而使相关的消费不能得到有效启动。 4、缺乏适销对路的商品,新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 由于长期以来,许多工业企业的产品开发以城市市场为中心,多数商品的品种、功能、价格不能适应农民的消费需求,缺乏能刺激农民进一步消费的代表性产品。同进,农村最需要的优良种子、农药、化肥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和

4、存贮设备等方面新产品也相对不足。因此,农村的消费热点难以形成,农民本来就很有限的购买力难以充分发挥。 5、农民消费观念陈旧,消费结构不合理 长期的自然经济,弱质农业的土壤培养了农民相对保守陈旧的观念,开成了盖房、买地、娶媳妇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消费模式,养成了捂紧钱罐子的消费习惯,消费预期心里和预期收支趋紧,即期消费观念不强,导致农村消费领域不宽,消费层次不高。与此同时,农村的盲目性、愚味性消费却依然存在,有些农民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攀比性消费日趋严重,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屡禁不止,这种不合理、不健康的消费加重了农民的隐形负担,形成了农村生产、收入、消费不协调的怪圈。 二、开拓农村村市场的对策与思路

5、 以上分析表明,开拓农村市场涉及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流通、分配与消费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必须采取多项对策和措施。 第一,走出传统认识的误区,把开拓农村市场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长期以来,人们对开拓农村市场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我们应当看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尽管农村市场发育滞后,但市场容量大、潜力巨大,尤其从发展趋势看,农村将进入新一轮的消费周期,开拓农村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当前,在城市新的消费升级尚未形成,消费增长趋缓的情况下,大力开拓农村市场,重组城市与农村的市场格局,促进城乡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切实增加

6、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现实购买力 开拓农村市场,根本出路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在农村一些原有收入增长点的优势相对弱化的情况下,必须开辟农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一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注重特色,形成产业出品牌;二要积极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建设,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尽快形成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和加工增值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三要长期稳定党的农村政策,特别是要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等农村基本政策,优化增收环境。四是加强劳动 力市场的培育,搞好劳务输出提高农民收入。 第三,加快小城镇和新村建设,努力优化农

7、村消费环境 推进小城镇和新村建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改变农民消费倾向和消费方式,是启动农村市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以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创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总体推进,并在税费返还、用地审批、投资融资、户籍管理、二三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抓好小城镇建设,尤其是重点城镇建设和乡镇机关所在地集镇建设,加快新村建设步伐。同时,要针对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的实际,运用基础设施建设股份化、民营化、市场化的办法,多方位筹措资金,大力改造农村电网,建设自来水供应系统,改善交通条件,提高电视接收覆盖面,发展农村电话网,加强售后服务,努力

8、创造有利于农村消费的环境条件。 三、捕捉农村市场新亮点,创造消费需求新热点 农村市场商机无限,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农村的需求。为此,企业要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研究农村市场的需求结构,探索农村的收入水平、文化层次、生活环境、消费习惯以及消费的新特点,并以此来调整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快产品更新,用物美价廉、功能简单、经济实惠、经久耐用的商品打开农村市常目前,要重点在建筑建材、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和洗衣机、彩电、冰箱、摩托车、电话等生活消费品上下功夫,更多地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对农村市场的有效供给,刺激农村消费形成新热点。 四、引导农民正确消费,拓宽消费领域和层次 更新消费

9、观念是开拓农村村市场的先导。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激发农民通过勤苦致富,换取生活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领略新的消费时尚,拓宽消费领域。同时,要着重提高农民的素质,引导农民追求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大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非商品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档次。在更新农民消费观念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农村的消费信用,改变传统的积累型支付方式,重点扩扩大住房、农用车、大型家电、农机产品等市场,实现从滞后型消费转为适当超前消费,将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 目前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发掘农村消费潜力正当其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我国总体上已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

10、乡的发展阶段。2023年我国人均已经超过1700美元,人均超过万元的城市从1990年的4个增加到2023年的267个。 二是农民购买力的较快增长支撑着不断扩大的农村消费。近年来,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从1985年的不足500元增加到2023年的3255元,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三是农民消费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过去农民关心的是买东西方便不方便,现在关心的是能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东西。 四是农村市场潜力巨大,据有关部门2023年的统计,在许多大中城市近乎饱和的家电消费,在农村则是严重消费不足,农村家电消费水平整体落后城市10年以上。 五是现代流通方式的快速发育为连锁经营下乡创造了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进入全面开放的新阶段。目前仅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就有数千家,超市等现代商业业态已经在城镇逐渐趋于成熟,为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创造了条件。 六是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我国将把投资重点转向农村,为农村市场建立现代流通方式带来了机遇。 开拓农村市场的思路与对策 开拓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的开拓 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困难与对策 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困难与对策 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困难与对策 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困难与对策 开拓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的困难与对策 论农村市场的开拓 如何开拓农村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