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115745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3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某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某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某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某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来水公司夷陵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1243642252562672782894010641166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1 、编制原则1.1.1 宜昌城区夷陵路改造工程总体施工工期总体安排。1. .2 内容包括项目编制说明、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和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劳动力安排计划、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质量通病措施、标共十一部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满足开工、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的项目管理等各项施工管理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法律、

2、法规、各项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和工程施工标准(规范) ,在合同规定的工期内安全、优质完成工程项目,并提供满意的优质服务。1.2 、编制依据宜昌市自来水公司提供的夷陵路供水改造工程施工图相关设计部门的设计技术交底国家现行施工规范、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普通砼用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96砼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与除绣等级GB8923-88埋地钢质管道环氧媒沥青防腐涂层技术标准SYJ28-87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88。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3、湖北宜昌市颁发的有关地方政府文件及相关规定。1.3适用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仅适用于宜昌市自来水公司夷陵路供水改造工程项目工程组织与施工的全部过程。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21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宜昌市夷陵路胜利三路至江海市场段( 桩号 1+390-2+510) ,本次施工内容为供水工程部分,全长约1120 米,其上段在胜利三路预留DN800闸门与 A 段接水,其下段在江海路口与原沿江大道DN800供水管网连通,输水管材采用DN800球墨铸铁管,配套分支阀门井17 座、排泥井3座、及消火拴 7 座。其要求合同工期为90 日。2.2 工程特点221、本工程为城区供水工程, 输水管为道路人行道上,沿

4、线地势与道路基本一致。222、施工影响因素由于本工程设计的输水管道位于人行道上的规划线上,现人行道上其他管线复杂,情况不明,施工障碍多 , 市政供水管网不明,且与新增管道交叉施工较多 , 不利于施工;本工程施工期正值多雨季节,不利于施工;沿途门面较多,协调工作量较大 , 干扰了正常施工,不利于合同工期,以上因素都增大了该工程施工难度。、沟槽概况:本工程设计的输水管道基础绝大部分位于人行道上,我公司决定在施工中沟槽由人工开挖成形 (开挖深度约1.8m)至设计高程 ; 如遇石方则开挖深度至 2.0M,铺管前铺垫 0.2m 的砂垫层至设计高程。、管材、管道接口及管基概况:球墨铸铁管均采用承插式“ T

5、”型胶圈承插连接,管基采用素土夯实 ; 钢管采用焊接 , 管基采用砂基础, 管基下铺设 20cm粗砂垫层;采用分段施工时,球墨铸铁管道与钢管合龙处采用法兰连接。、附属工程情况:本工程检修井用240 厚 MU10实心砖 M7.5 水泥砂浆砌筑。本工程管道在垂直或水平方向转弯处均设置支墩墩体材料采用C15砼。、沟槽回填情况 :管道安装完毕采用素土回填,回填须按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的土质分层夯填达到密实度标准。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1 、施工原则结合施工工期,现场条件、各作业工种的衔接和配合关系,考虑到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方面的因素,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投入,做到经济、可行

6、、可靠、科学、合理。从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工程管理方面着手,确保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四项目标的实现。使工程施工既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又能实现预期目标。施工结合管道分布情况将与建设单位密切配合,充分满足施工进度、安全和企业经营的需要,采用分段和分时施工,以土建为先导,合理穿插防腐和管道安装,最终进行试压、消毒冲洗的顺序组织施工。3.2 施工阶段、任务划分施工阶段划将工程分三个施工阶段:即测量、放线、管沟开挖(防护)与基层施工阶段;管道防腐、安装、各类井砌筑施工阶段;管道安装、土方回填、试压及验收阶段。本工程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按给水施工工艺依次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任务划分土石方班负责工程的管沟测

7、量、放线、管沟开挖(防护)开挖和回填工作。土建班负责管沟护壁砌筑、基层施工、各类井砌筑、支墩的浇注。安装班负责管件制作及防腐、管道安装工作和试压、消毒冲洗。3.3 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测量a) 基础工程定位线测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桩,以其为控制点,用经纬仪将管道的中心线(通过设计图节点x 轴坐标、 y 轴坐标)位置在地面上确定下来,打下控制桩并做好标识,再按管道的中心线位置放出沟槽的机械开挖线。管基上开口线的确定应从基础底板边缘算起,每边加设400 宽工作面宽度,再结合管沟的开挖深度及管基的土质情况根据施工规范加放坡度确定上开口线的位置。管沟开挖完成后按各定位线将管道中心线引入管沟内,

8、放出管道的中心线。在管道下管前需经我项目部专职测量人员反复复查确定无误,报监理工程师验线无误后才能下管。土方开挖时,经常检查中心线偏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b) 施工过程中的高程测量:在管基施工阶段,直接就近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将标高控制点引测至管道施工区进行高程控制。管沟开挖与基层施工a)B 段施工段均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b) 管沟开挖程序:测量放线、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挖土自上而下水平进行。边挖边检查槽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即时修整,再统一进行人工修坡清底。c) 管沟开挖尽量防止对地基的扰动,留设足够的工作面及边坡度。d) 当有的地段可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沟槽挖时,

9、应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和破坏,在设计槽底以上留 0.2m0.3m 不挖,铺管前用人工清挖的方法至设计高程。沟槽分层的深度应按机械性能确定。e) 从沟端进行开挖,单侧弃土,槽边上缘至弃土陂脚的距离不小于 1m,堆土高度不超过 1.5m;施工机械离槽边上缘应有一定距离;f) 沟槽每侧临时堆土或施加其他荷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不得影响建筑物、各种管线和其他设施的安全;( 2) 不得掩埋管道闸阀、雨水口、测量标志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g) 当开挖沟槽发现已建的地下各类设施或文物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h) 沟槽开挖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扰动天然地基

10、或地基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施工设计的规定;(3)沟槽中心线每侧的净宽不应小于管道沟槽底部开挖宽度的一半;(4)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开挖土方时应为 20mm;开挖石方时应为+20 mm、-200 mm。i) 沟底埋有不易清除的块石等坚硬物体或地基为岩石、半岩石或砾石时,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 0.2m, 然后铺上砂垫层, 整平夯实沟槽。 开挖时注意施工安全,每日上、下班前,应检查沟槽有无裂缝、坍塌现象。j) 在素填土及淤泥质土层地段开挖沟槽或雨季时施工,均要防止塌方。应采用钢板桩支撑的方法:(1)延沟壁方向每隔 0.8m 打入一钢板桩(即槽钢) ,其打入深度为1.6m2.

11、0m,(对于土质极差的地段,可适当加密,每隔 0.2m0.3m 打入一桩);(2)在钢板桩间距较大处,可使用竹跳在钢板桩后延沟壁方向加设挡板,均匀紧贴沟壁,以防止整片土方坍塌。(3)在沟槽开挖同时,就应仔细观察沟槽两边土质情况,利用反铲打桩设置支撑。待沟槽回填后,再拆除支撑。k) 在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地段施工时,应采取集水井降水法,既可降低地下水,又可排除地面流入沟槽的水,确保管道尽量在无水的情况下铺设。(1)集水井降水法,即在开挖沟槽的两侧设置排水明沟, 断面为 0.3m,排水沟低于槽底0.3m,并以 3%坡度坡向集水井;(2)每隔 30m设一集水井,使地下水流汇集于集水井内,再用水泵将地下水

12、排除到沟槽外。集水井应比排水沟低1m。l) 在槽底接近设计标高时,槽内每隔 10m 打高程控制桩,借助水准测量控制槽底高程,严防超挖;沟槽底宽 DN800为 1.6m,按 1:0.25 放坡。沟槽开挖结束后,请甲方到现场验收签证。并作好隐蔽工程资料和验槽记录。m)铺设砂垫层验槽合格后,根据沟底土质情况,安排专人进行散铺砂垫层,厚度为0.20m。如沟底土质坚硬,可不铺设砂垫层。若管道基础于淤泥质土层上,应超挖至下粉质粘土层,并用级配砂石料换填处理。主要机械设备本工程属地下工程管沟需全部进行开挖,1 台反铲挖掘机开挖, 同时配备 4 台东风自卸车运土。作业条件a) 清除挖方区域内的所有障碍物,如树木、青苗、旧有建筑物、坟墓等,对附近原有建筑物、电杆、塔架等采取有效防护加固措施。b) 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管沟开挖施工方案,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