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11516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细胞沉降率测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关键词】红细胞沉降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是指红细胞在必然条件下的沉降速度,简称血沉, 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一项经常使用指标。它以抗凝全血中红细胞的 自然沉降速度表示结果。由于红细胞含蛋白量比血浆高,比重大于血 浆,因此在离体抗凝血中能自然下沉。血沉的检测方式有多种, ICSH 推荐魏氏法为血沉测定的标准方 式。传统手工法只能测定血沉某个时刻的最终结果,特异性差,不能 为临床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参数,使其应用有专门大的局限性。自 动血沉仪可动态记录整个血沉进程的转变,刻画出红细胞沉降的曲线, 为临床分析血沉测定结果提供了新的手腕。下面介绍红细胞沉降率的 仪器测定法。一 Westerg

2、ren 法 将抗凝血置于特制的血沉管中,观看红细胞在一按时刻内沉降的 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Ery throcy teSedimen tat ionRa ta, ESR)。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有多种方式,WH0(LAB /推荐Westergren法, 现将该法介绍如下。(一) 原理抗凝血置于特制的血沉管中,垂直竖立l小时,观看红细胞下沉 的速度,用血浆段的高度(mm)来表示。阻碍ESR的因素很多。其中最 重要的因素是红细胞缗钱状的形成。因为红细胞形成缗钱状或成团后 总面积减少,所经受的血浆阻力也减少,下降的速度要比单个分散的红细胞快得多。阻碍缗钱状形成的要紧因素有:1. 血浆中各类蛋白

3、的比例:一样以为,血沉加速主若是血浆中各 类蛋白成份比例的改变,而与总蛋白浓度无关。白蛋白带负电荷,球 蛋白与纤维蛋白原带正电荷,正常情形下,血浆蛋白所带的正、负电 荷呈平稳状态,而红细胞因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而带负电荷,彼此排 斥间距约为25nm,较为稳固。如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或球蛋白含量增加 或白蛋白含量减少,改变了电荷的平稳,致使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减 少,容易使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而血沉加速。相反,如血浆纤维蛋白原 减少或白蛋白增加时,血沉减慢。现已公认,血浆中带有正电荷的不 对称的大分子物质纤维蛋白原是最强有力的促缗钱状聚集的物质,第 二为Y球蛋白,再次为a、B球蛋白。另外胆固醇、甘油三酯也有

4、增 进红细胞形成缗钱状的作用。而白蛋白及卵磷脂有抑制的作用。2. 红细胞的数量和形状:正常情形下,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浆回流 阻逆力维持必然的平稳状态,如红细胞数量减少,会造成总面积减少, 所经受的血浆逆阻力也减少,因此血沉加速。但数量太少那么阻碍聚 集成缗钱状,使血沉的加速与红细胞减少程度不成比例。反之红细胞 增多时血沉减慢。红细胞直径愈大血沉愈快,球形红细胞不易聚集成 缗钱状,血沉减慢。3. 血沉管的位置:血沉管倾斜时,红细胞沿管壁一侧下沉,而血 浆沿另一侧上升,使血沉加速。(二) 试剂及材料/ L 枸橼酸钠(32g / LNa3C6H507 2H2O,AR)。2. 魏氏血沉管:长300土,内

5、径误差不得超过土,管上刻有200mm 刻度,可容血液1 ml左右。3. 血沉管架。(三)操作1. 取枸橼酸钠抗凝剂,加入玻璃小瓶中。2. 取静脉血当即加入上述玻璃小瓶中混匀。3. 用魏氏血沉管吸血到刻度“0”处,管内不该有气泡。4. 把血沉管垂直固定在血沉架上,1 小时后读取红细胞沉降的毫 米数,即为红细胞沉降率。二自动血沉测定仪检测所有自动血沉测定仪的原理和方式都是成立在魏氏法的基础上, 采纳光学阻挡原理进行测量的。红细胞在自身血浆中的沉降曲线呈 s 形,红细胞沉降曲线可由方程表示:H是血浆层的极限高度(tfg), t50是血浆层高度为H-/2的 时刻,B为常数(B>1 )。沉降速度那

6、么表示为:V二dh/dt求此方 程极限,取得红细胞沉降的最大速度。通过对红细胞沉降时刻进程的记录,和采纳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 方式,取得红细胞沉降曲线(H-T曲线)和多个参数。Vmax表示在整个 红细胞沉降进程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沉降速度,它与红细胞在聚集期形 成的聚集体大小、血浆蛋白种类与含量、血浆黏度及红细胞的形态和 变形性等因素有关。tmax表示红细胞沉降从聚集期过渡到恒定沉降期 的时刻,现在红细胞聚集达到动态平稳,尔后聚集体将再也不继续生 长。t50反映了红细胞沉降从恒定沉降期向红细胞堆积期过渡的特点, 它与红细胞在这两个时期中的动力学转变有关。表示在红细胞堆积 期(t-g)红细胞所能达到的

7、最大沉降距离,它与红细胞堆积期红细胞 间彼此作用有关。B是与红细胞沉降曲线有关的常数,其物理意义有 待进一步说明。 自动血沉仪用光电二极管对血沉管进行扫描,检测红 细胞和血浆界面的透光度改变。若是红外光线不能抵达接收器,说明 红外光线被高密度的红细胞阻挡,一旦红外光线能穿过血沉管抵达接 收器,接收器的信号就告知运算机开始计算抵达移动终端时所需的距 离。第一记录血沉管中的血液在时刻零计时的高度,尔后每隔一按时 刻扫描一次,记录每次扫描时红细胞和血浆界面的位置,血沉仪运算 机自动计算转换成魏氏法测定值报告结果。三临床意义 血沉的改变无特异性,不能单独依托血沉值诊断某种疾病,但对 疾病的转变进展、辨

8、别诊断和疗效观看有专门大帮忙作用。(一) 生理性转变 正常成年男性血沉沉降率转变不大。新生儿因纤维蛋白原含量低,血沉较慢。12 岁以下的儿童、妇女月经期、怀胎3 个月以上、老年人 等血沉稍快。高原地域居民因有代偿性红细胞增多,故血沉低于平原 地域居民。(二) 病理性转变1. 血沉增快(1) 帮忙观看结核等疾病的活动性:急性细菌性炎症时,血中急性 期反映物质迅速增多,包括al抗胰蛋白酶、铜蓝蛋白、C反映蛋白、 纤维蛋白原等。这些物质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增进红细胞聚集,故在炎 症发生后 23 天即可显现血沉增快。风湿热活动期血沉增快,病情好 转时血沉减慢。可能与血中白蛋白降低、Y及a2球蛋白增高有关。

9、 慢性炎症如结核病呈活动性时,血中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含量增加, 血沉明显增快;病变渐趋静止,血沉也慢慢恢复正常;如病变再活动 时,血沉又可增快。(2) 组织损伤及坏死:范围较大的组织损伤或手术创伤常致血沉增 快,如无并发症,一样23周内恢复正常。缺血性组织坏死如心肌梗 死、肺梗死时,常于发病23天后血沉增快,可持续13周。心绞痛 时血沉正常,故血沉测定可作为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辨别参考。组织 损伤或坏死引发血沉增快的机制大致与急性炎症相同。(3) 恶性肿瘤:增加速速的恶性肿瘤血沉多明显增快,可能与a2 巨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增高和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贫血等因素 有关。肿瘤经手术切除或有效化疗、

10、放疗后而渐趋正常,复发或转移 时又增快。良性肿瘤血沉多属正常。(4) 各类缘故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 症、恶性淋巴瘤、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疾病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时,血沉常明显增快。慢性肾炎、肝硬化时 常有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致使血沉明显增快。在多发性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时,因血中异样免疫球蛋白大量增多可使血液黏滞度增 高显现高黏滞性综合征时,红细胞沉降率反而受抑制,血沉可不增快 乃至减慢。(5) 贫血: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90g/L,血沉可轻度增快,并 随贫血加重而增快。但严峻贫血时,因红细胞过少不易形成缗钱状聚 集,故血沉的加速并非与红

11、细胞的减少成正比。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镰形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异形症等,因异形红细胞不易聚集 成缗钱状,故虽有贫血而血沉加速并非明显,镰形红细胞性贫血患者 的血沉乃至很慢。(6) 高胆固醇血症: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粘液 性水肿、原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血沉均见增快。2. 血沉减慢一样临床意义较小。在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或纤维蛋 白原含量严峻降低时,血沉可减慢。综上所述,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在临床诊断上虽有必然参考价值,但并无特异性。临床上一样用于以下情形:动态观看病情转变:如 风湿热、结核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活动时血沉增快,病情好转或静止 时,血沉多较前减慢或恢复正常;用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辨别: 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而恶性肿瘤那么有不同程度增快,晚期或有转 移时常明显增快;反映血浆中球蛋白增高,从而能够对一些能够致 使高球蛋白血症的疾病进行分析、诊断与辨别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