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阳光很活泼 3教案 西师大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114557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 阳光很活泼 3教案 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阳光很活泼 3教案 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阳光很活泼 3教案 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阳光很活泼 3教案 西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 阳光很活泼 3教案 西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 阳光很活泼 3教案 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 阳光很活泼 3教案 西师大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 阳光很活泼 3教案 西师大版一、设计理念根据课标要求和本课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课文中那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其中的道理。通过激情品读、自主合作等方式,培养学习的语感,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二、教材分析:阳光很活泼一课是西师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主要是以丰富的现实生活为是主题。阳光很活泼这篇课文主要是以父亲的活动为线索安排内容,全文共有9段,第13段写父亲到海边看日出,感受到阳光真的很活泼。第4、第5段以插叙的形式写了父亲看日出的原因:儿子的造句作业挨了老师的批评后

2、很委屈。第6、第7段写父亲回到家里画了一幅“阳光很活泼”的画。第8、第9段写父亲让儿子把画和一封信带给老师。课文以热情的口吻、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日出的美,赞赏了儿子那充满想象的童心,同时告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感受。根据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和习作要求,品读文章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习作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儿子那颗充满想象的童心。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体会文中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这三个目标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上都得以体现。其中重点目标和难点

3、目标: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含义。三、教法和学法:课文本身激情飞扬和文采优美,那么演绎激情与心灵碰撞将成为本课堂的主旋律。为此,我采用的教法是:重点切入法:紧扣重点,引领学生品读、感悟,理解全文。情景再现法:通过播放“日出课件”,再现情景,调动学习的视觉感官,引领学生真实体验阳光的活泼与美。学法:1、激情品读法:情发自心,只有心灵产生火花才有情感流露,阅读是情感的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感受和理解。通过品读重点句子,培养学生语感,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的含义。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在学习课文第二、五小节时,我安排学生自

4、主学习,并通过合作交流感受阳光的活泼,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体验法:通过观看“日出”的课件,让学生实现真正和文本对话,和人物对话,和作者对话。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尽量运用多种教法,充分调动学生激情,和学生一起走进作者。四、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引出重点课堂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题( )的阳光,让学生根据平时对阳光的不同感受填空,也许是炙热的、也许是柔和的、也许是活泼的,然后我抓住时机小结(同样的阳光,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课文中爸爸给老师的信中所说的一句话“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并完善课题阳

5、光很活泼,引出本文的重点句,同时也为后面理解重点句作下铺垫。接着就出示重点句。2、紧扣重点,展开学习紧扣重点句,这是引领课堂的线索,我紧紧抓住这条线索,带动学生去品读,去感悟,和作者一起走进课堂,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自读自悟。(1)自主学习。自由朗读重点句(指名读、齐读),思考从哪几段可以感受到阳光很活泼?请同学们第二、五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阳光很活泼的地方,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同时批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也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阅读要有自己的感受。(2)合作交流。把你找到的描写

6、阳光很活泼的段落或句子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阳光的活泼。3、再现情景,体验感受(1)播放课件欣赏日出,真实感受阳光。观看“日出”,再现情景。讨论交流:此时的阳光让你有怎样的感受?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描写阳光很活泼的重点句子,品读、体会。课文中描写阳光很活泼的重点句子有以下三句A、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B、太阳像个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随着起伏荡漾。C、那阳光真的很美,很活泼,像顽皮的小孩子,像五线谱,像风吹杨柳学习个句子“他看见太阳微微露出一点。但很快

7、又害羞似的闪了回去。”我安排了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读句子,想象情景(想象句子描写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第二步:再读句子,理解带点的词语第三步:品读句子,谈体会(同时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的作用)通过以上三个步骤,达到对这句话的理解,并总结学法“读思悟”。接着安排学生用学习第一个句子的方法“读思悟”让学生自主学习另外两个句子。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体验阳光的活泼,体验日出时阳光的美,让学生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受到美的熏陶。(2)品读句子,强化感受再次出示描写阳光很活泼的重点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品读课文,突破重点。 父亲为什么要去看日出?观看日出后,

8、父亲的感受发生了什么变化?(新奇、震撼、活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再次出示重点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要求学生齐读,结合课文开头的填空,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揣摩方法,总结延伸。(1)揣摩方法。默读课文,思考:父亲去观看日出,又给老师写信的原因是什么?(找出相关段落)揭示文章的表达方法插叙以及插叙的作用。(2)总结延伸。总结:“阳光很活泼”儿子感受到了,父亲感受到了,我们今天同样感受到了。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样的事物,不同的情景,不同的心境,同一个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比

9、如:冰融化以后有的说是水,有的却说冰融化以后是春天。再次读重点句“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阳光是可以活泼的,就像孩子的一颗童心。”我们应该学着尊重他人的独特感受。6、作业设计: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想象老师第二天收到画和信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这个作业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体现了课堂的延伸,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写作能力。7、板书设计:22、阳光很活泼 害羞、闪 阳光 起伏荡漾 活泼 像顽皮的小孩、五线谱、风吹杨柳学会尊重别人的独特感四、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让学生用不同形式的朗读,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读真正落到实处,培养了学生的阅读

10、能力、自主合作能力。但是在品读感悟时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可能不是很到位。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陨石 1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字;查字典理解“不速之客”的“速”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它在文中具体的意思。2.能通过具体内容的研读理解陨石是“天然史书”的含义。3.了解陨石形成的过程,并能借助板书提示练习概要复述陨石形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4.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讲述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及其科学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1.能通过具体内容的研读理解陨石是“天然史书”的含义。2.在熟读的基础上讲述文中这块陨石的来历及其科学价值。教学准备老师:词语卡片若干,相应

11、的课件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推算、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等。2.按课后学习小建议预习课文。3.查找资料,了解陨石相关知识。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通读全文,整体了解陨石是什么。1.板书:石师:石头我们都知道,也都见过。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种石头(媒体出示:陨石图),它的名字叫陨石。它可不是一块一般的石头。2.补齐课题:陨石 , 板书“陨”的拼音 。 师:关于这个拼音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整体认读音节) 齐读课题 说明:揭题课题后,特意引导学生关注“陨”的拼音整体认读音节,主要是希望通过日常教学中类似的提醒帮助五年级的学生巩固逐渐回生的拼音。3.师:现在请你把书打开

12、,快速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课文中直接描述“陨石是什么”的句子,然后大声读一读。 (媒体出示句式:陨石是 。)师:我刚才听到同学们都在读这三句话,对吗?出示媒体: 这不速之客是茫茫宇宙中遨游着的一颗流星。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它是陨石,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齐读三句话)4.指名交流句式,概括板书:流星 “天然史书” 礼物5.小结:现在,谁能看着板书用简洁的话完整地说说陨石是什么吗?(指名说/再读这三句话)说明: 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准确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感受奠定基础。此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而且在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同时,为学

13、生的说话训练提供一个平台。6.理解“不速之客”:师:在这三句话里有两处地方出现了同一个词语,发觉了吗?(不速之客)这里的“不速之客” 指的是?(陨石)出示板书:不速之客。“速”一般是快速的意思,那么,不速之客的“速”是这个意思吗?请你快速地查查字典。请 “不速之客”的意思?不请自来的人。课文中指的是?过渡:陨石不请自来,你觉得人们对它的态度会怎样?(指名说)看来它不太受人欢迎!但,为什么又说它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是宇宙送给我们的礼物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先一起来看看这位不速之客是怎么不请自来的。二、重点研读第三小节,了解陨石怎样送上门来及为何称之为“天然史书”。(一)

14、了解陨石的形成过程1.(出示第三节) a.自由读文,想想陨石的形成分几步。b.师读第一句,指名三人读后三句。c.出示填空:流星 陨石 师: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了什么过程呢?现在你能不能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来概括说一说。d.补充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流星闯入大气层燃烧、发光、气化、发响陨石地球引力 与大气摩擦 未燃尽e.小组介绍陨石形成过程。师:根据我们刚才概括的形成步骤和条件,你能简要地把陨石的形成过程说清楚吗?2.指名复述陨石的形成过程。说明:本环节教学安排了分步学习:先让学生了解流星变成陨石中间经历的过程,然后补充形成过程中需要的条件,这样的学习引导,旨在为学生复述作铺垫。3.师引读:陨石不请自来,原来它是茫茫宇宙中在靠近地球时,它受地球巨大引力的吸引,就当它同大气发生摩擦时,就很快这颗流星个子较大,剩下了这块石头。4.师:陨石来到地球,可能会造成什么情况呢?说明:通过指名学生假设陨石可能带来的灾难,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为什么称它为“不速之客”。(二)了解陨石被称为“天然史书”的原因过渡:是呀,陨石在人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来到了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