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11437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 上海中房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图。2、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0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4、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技术规范2. 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及周围环境依云伴山四标段工程位于大连市长兴岛,属于剪力墙结构,27#楼地上28层,地下3层,建筑总面积20750平方米,标准层层高2.9米,总工期 540 天。本工程由大连力达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大连泛华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南通三建集团组织施工。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基础底板采用条形基础及筏板基础。2

2、.2基础底板结构形式及工程量本工程住宅楼基础底板为筏板式基础,其中筏板基础厚度为1000mm,底板底标高为-9.1米,筏板顶面标高为-8.1米。底板砼强度等级为C30P6,砼浇筑方量总计约960m3 。采用商品予搅拌砼泵送施工。3、施工准备3.1底板砼浇筑各项工作的人员安排底板砼施工劳动力组织序号工种班组数每班人数合计1混凝土工215303抹面工25104木工2245钢筋工2246养护工2247指挥2128后勤22410电工21211力工2510合计-68项目经理部对底板大体积砼的浇筑、养护等各项工作做出总部署,配备两套人员,管理、监督控制砼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底板砼的施工质量。底板砼施工管

3、理人员安排序号管理职责值班时间(白班) (夜班)1施工总指挥倪卫东、肖勇2现场协调薛辉戴建生3质量负责何永秦号召4试验员刘雪文黄陆勇5标高、轴线测量黄洪森、丁振兴3.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作业场地底板砼浇筑拟采用汽车泵浇筑筏板。3.2.2现场临水、临电、已接驳完毕。3.3施工机械准备机械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性能1固定式塔吊QTZ63台155米臂长2砼振动棒50只102.2kw3砼罐车9m3/辆辆74汽车泵55m3台135 m3/h3.4技术准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对水准点标高进度复测,放出底板控制标高。做好各种原材料的取样检验和试验,砼强度试配。编制底板工程的施工预算

4、,为备料提供数据。完成施工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3.5材料准备3.5.1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绑扎完底板钢筋和墙、柱插筋,并验收合格。支设好集水坑处模板、地下室外墙400高导墙模板。砼养护所需塑料薄膜、草袋等材料按计划组织进场。3.6测量放线测量仪器的准备测量仪器: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50m长钢卷尺1把,5米标尺1根。以上设备应预先进行检验,计量合格,以确保测量用具的精度。标高的测设依据现场引入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和标尺将底板标高引测至基坑边,用红三角标识,标出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基础底板施工的标高控制点引至基坑内侧护坡砼表面,以便于引测。轴线的投测底板施工的轴线在底板筋绑扎前,投测在垫层

5、上,主要轴线及墙柱定位边线弹出黑墨线,并用红油漆涂标。投测的纵、横线各不少于2条,经角度、距离校核无误放出其他轴线和墙柱外包边线、电梯井线、集水坑。墙柱筋插入前将其边线用红油漆标于底板上层筋上,以保证其位置正确。4、施工技术措施4.1.混凝土的供应本工程底板大体积砼供应选择有一级资质、社会信誉好的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由搅拌站试配确定,至现场浇筑前坍落度控制在16-18cm,砼初凝时间控制在6小时 ,根据拟选用搅拌站供应能力按每小时浇筑140立方考虑,按9立方/车, 搅拌站需满足不低于15.5车次/小时,考虑运输实际距离搅拌站应保证运输车辆不低于7台。4.2.主要施工工法及原则.必须确保每段混凝

6、土的连续浇筑,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结构的整体性。. 确保底板施工缝和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根据底板设计形式,基础底板混凝土采取两次浇筑的施工方法。即第一次仅浇筑0.5m厚底板混凝土,第二次再浇筑0.5m厚混凝土。此种施工方法通过混凝土的两次浇筑,大大降低底板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出现的时间,易于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易于保证底板施工质量。. 保证钢筋接头位置满足规范要求,特别是后浇带内不允许出现接头。. 确保墙柱几何尺寸准确和插筋位置准确。4.3浇筑前的准备为保证浇筑的顺畅,事先需充分做好一切准备。1. 浇筑前项目部排定两班作业的各岗位人员。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人员都知晓自己的

7、岗位职责。2. 砼浇筑人员应熟悉图纸、察看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便掌握砼浇筑流向,浇筑方法,浇筑重点,准备砼浇筑用的振捣器、刮杠、抹子、铁锹等工具及养护材料(塑料薄膜和草袋等)。3. 对模板内的杂物用高压空气吹干净,钢筋上如有油污,则用棉纱蘸着稀料擦洗。4. 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业主、监理的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方可浇筑砼。5. 在墙、柱钢筋上必须抄出+1.0m标高控制线,并用红油漆划上红色三角做标记,现场备有水准仪,对集水坑等标高重点控制,以便随时抄平,控制标高正确。6. 基础后浇带支模采用三级12钢筋网

8、片绑扎钢丝网支模,钢筋间距不大于200.筏板顶后浇带部位均需用木方封边,以免砼流淌进后浇带内,浇筑完毕后及时清理后浇带内水泥浆,并在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用废板遮盖后浇带。4.4砼浇筑a)砼质量控制:搅拌站派人进驻施工现场,对浇筑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砼到现场后由项目试验室人员与搅拌站共同对砼的塌落度进行测试,如塌落度超出范围,应及时与搅拌站联系进行调整。 b)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方式采用分层浇筑,循环推进,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以内,一次浇筑到顶的浇筑方法,减少混凝土的暴露面积。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捣上一层混凝土,不使上下层之间产生施工缝,并采取二次振捣法,以保持良好接槎,提高混

9、凝土的密实度。分层连续浇筑的好处是便于振捣,易于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c)每段混凝土采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分层推进。浇筑时沿宽度方向后退浇筑。d)在第一次浇筑基础底板和导墙混凝土时,采取先浇筑基础底板混凝土,待其强度快初凝前,再浇筑导墙内混凝土。且振动棒需插入下层50mm,要求注意振捣时间,严禁过振,以免混凝土从基础底板返出来。e)当混凝土表面泌水消去后,用木抹子压一道,减少混凝土沉陷时出现沿钢筋的表面裂纹。f) 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砼应在下层砼初凝之前浇筑完毕, 并在振捣上层砼时,振捣棒下插5cm,使上下层砼之间更好的结合。 j)在浇筑过程中,砼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

10、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砼振实后而下层砼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砼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砼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宜控制在50cm,离开模板距离为20cm。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砼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砼不再下沉为止。r)底板砼表层进行二次振捣,以确保砼表面密实度。待第一砼振捣完成20-30min并已浇筑出一定面积后,在砼初凝前再进行第二次振捣 。在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 s) 砼表面用木抹子

11、拍实搓压后,再用铁抹子压光,保证表面的密实度和光洁度,减缓砼表面失水速度,防止表面龟裂。4.5混凝土试块和养护4.6.1混凝土试块制作:a) 底板大体积砼每100m3制作一组抗压试块,抗渗砼试块每500m3留置一组,抗压试块尺寸100100100mm,一组3块,养护条件203,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龄期28天,抗渗试块尺寸185(175)150mm,一组6块,养护条件同上。b) 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不少于2组。4.6.2混凝土的养护:a) 砼养护采用薄膜覆盖养护。砼终凝前在压光后砼表面设专人用塑料薄膜覆盖,塑料薄膜相互搭接200mm,以减少水分的散发。砼强度达到1.2Mpa以后

12、,开始允许操作人员在上行走,进行一些轻便工作,但不得有冲击性操作。b) 保温层在砼达到砼强度标准值的30%后、内外温差及表面与大气最低温差均小于20时,方可揭除。4.6测温 为了有效控制砼内外温差,使砼表面与中心温差控制在25以内,防止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还须测试混凝土的中心温度。利用1520mm钢管作为测温管,下端防水胶带封闭。底板测温孔深度为板厚的一半,将测温管埋设在混凝土中,在测温前,管内注入适量机油,上口用棉花塞紧,每6小时测一次,并做好测温记录,把测温记录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所有测温孔按顺序编号,并绘制测温孔布置图。测温时,应将温度计与外界气温相隔

13、离,用棉团将测温管上口塞住。测温计停留在测温孔内要达3分钟,方可读数。测温孔布置在温度变化大,易散热的位置。读数时必须及时准确。读测温计时,与视线相平,以确保读数的正确。(详见测温点布置图)4.7后浇带处理4.7.1本工程后浇带应在底板施工完两个月后补浇。4.7.2后浇带的位置应依据结构施工图,不得随意更改,为保证其位置正确性,基础底板施工时,在混凝土垫层上弹出后浇带位置线。4.7.3由于后浇带搁置时间较长,为了控制其锈蚀程度,影响其受力性能,故采用在钢筋上刷石灰浆保护。 4.8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养护阶段会发生体积收缩现象。混凝土收缩分干缩和自收缩两种。干缩是混凝土中

14、随着多余水分蒸发,湿度降低而产生体积减小的收缩,其收缩量占整个收缩量的很大部分;自收缩是水泥水化作用引起的体积减小,收缩量只有前者的1/5-1/10。干缩裂缝为表面性的,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没有规律性。产生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表面水分散失过快,造成混凝土内外的不均匀收缩,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由于混凝土体积收缩受到地基或垫层的约束,而出现干缩裂缝。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缝宽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季较宽、夏季较窄。裂缝的走向无规律性,宽度在0.5mm以下。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和表面温度相差较大而引起。混凝土中裂纹的产生和发展,应主要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

15、的极限抗拉强度来控制,因此确保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措施如下:l 降低水泥水化热:)、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制混凝土。)、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选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粉煤灰等掺和料、掺加相应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l 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发生。)采取长时间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延缓降温时间和梯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加强测温和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