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危重症专业组工作计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10421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危重症专业组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年危重症专业组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年危重症专业组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年危重症专业组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年危重症专业组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危重症专业组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危重症专业组工作计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工作计划一、目的意义为了适应急危重症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临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保障急危重病人的救治护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提高急危重病员抢救成功率,拓展护理人员的急危重病护理专业知识,规范急危重病护理技术流程,加强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急救技术的培训,推动我院急危重症护理技术专科的发展,经护理部研究决定成立急危重症专科护理小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三级专科护理培训、疑难病例会诊等核心工作制度,极大地推动急危重症护理专业知识的细化和发展,有利于促进高学历、高职称、高年资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发展自身专业能力的积极性,对提

2、急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二、目标1.定期组织查房、会诊指导、制订工作指引,并对全院急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质控(见附表一)。2.负责全院急危重症专科3.急危重症以及疑难病例护理会诊,在动脉采血技术及结果分析、急危重症患者气道护理等综合护理方面发挥重要的督导作用。4.3.培养有急危重症护理能力的护理人才,提高医院综合急危重症救护抢救能力。4.提高全院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解决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疑难问题。5.提高危重症患者生存活质量。6.缩短危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7.降低危重症患者医疗成本。三、人员组成组 长: 魏花萍副组长: 孙 邈核心成员:核心成员:魏素文 骆

3、 颖 袁晓萱、甄小玲、阳 琴、李景美、韩 霞、吴 佳、闫丽娟、朱 慧闫柏灵、何成英、胡 晔、陈 婷、马芳丽、马娟珍、周立元曾 丽、张志刚、岳伟岗、王海晔、李 颖联络员:全院各病区1名联络护士及病区护士长科室成员科室成员科室成员科室成员消化科魏延萍血液科卜婉旭呼吸科曾丽传染一科安玉燕魏延萍王艳琴吕文娟卢慧琳肾病科赵桂林血液科虎洁婷内分泌科郭桂花传染二科张雪莉刘艳婷急诊科郝晓燕梁 聘郭春霞日间病房张丽娟手术室张靓则ICU吴雨晨心外ICU韦玲冯丽娟门诊张彩霞、魏俊红郑建爱心内CCU方静心内科邵晓春心外科王冕神内口腔科王燕辛金亮蒋玉琴汪炜玲王亚萍刘 霞妇科强娜娜普外一科刘霞普外二科秦淑蓉老年病一科杨亮

4、亮张 宁白国萍赵 辉介入医学科蒋常燕骨科张莉产科蒲琴神外泌尿科薛子璇刘珍麟魏玉英倪梦凡郭芙稼胸儿外科王晓静五官科殷雪莉乳腺牛颖老年病二科师帅沈保健殷雪丽孙莉红王 玥老年病三科阎凤放疗科王俊肿瘤科胡东琪新生儿监护室刘红霞方凤红林慧琴曾格霞东岗院区各科室联络员科室成员科室成员科室成员科室成员骨科常明肿瘤一科胡晓婷普外一科常静疼痛康复科李雪莉妇产科范小英急诊科杨晓莉肝病科毛雪萍神内血液科唐丽娟中医科周丽霞综合内科姚晓红姓 名科 室孙 邈 胡 晔心血管系李 颖 何成英妇儿系、门急诊系周立元 马娟珍 曾丽内科系闫柏灵 马芳丽外科系陈 婷 王海晔 张志刚东岗院区核心成员负责科室:以专业为主分组兰大一院急危

5、重症组分管科室分配表内科系统外围1-6魏素文甄小玲急诊科门诊放疗科、传染一科传染二科血透21-23袁小萱闫丽娟呼吸科、消化科内分泌科、血液科肾病科、特需内17-20周立元马娟珍老年病一科老年病二科、老年病三科5-8马芳丽何成英重症监护室神内口腔科、神外泌尿外科9-12闫柏灵朱慧普外一科普外二科、肝移植病房五官科、外科系统13-16阳琴曾丽胡娟娟胸儿外科普外七科、肿瘤内外科骨科、特需外妇儿系统1-4李颖骆颖产科儿科妇科心血管系统胡晔韩霞心内科1病区心内科2病区心内科3病区心内科CCU孙邈王海晔心外科、心外ICU兰大一院急危重症组分管科室分配表内科系统外围甄小玲曾丽急诊科、门诊、放疗科、传染一科、

6、传染二科血透21-22袁小萱闫丽娟周立元特需内、老年病一科、老年病二科、老年三科、乳腺科17-20马芳丽何成英重症监护室、骨科、内分泌、肿瘤、消化、眼科、呼吸9-12闫柏灵朱慧五官、胸儿外、普外一、普外二、肝移植、神经内外科系统13-16阳琴胡娟娟泌尿外、神经外、肾病、特需外妇儿系统1-4李颖骆颖产科、儿科、新生儿监护室、妇科、肿瘤治疗中心、手术室、普七科心血管系统5-8胡晔韩霞心内科1病区心内科2病区心内科3病区心内科CCU血液科孙邈王海晔心外科、心外ICU、心导管、介入机动魏花萍魏素文轮流跟组汇报资料马娟珍备注:1.每月20日在急诊科示教室汇总,如遇周末,提前2天。2.分配原则为所在科室加

7、任务科室。3.机动人员随机跟组督导。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急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检查评价表科室 时间 检查人 检查结果 %1.患者腕带、床头牌标记齐全2.有专人护理(N3级以上,如为N3级以下人员,应有N3级以上指导老师),有护理记录3.护理记录单规范填写,反映动态病情变化4.有危重病人护理计划5.床头交接病情、治疗、护理、皮肤情况6.责任护士掌握患者现存及潜在护理问题,知晓护理要点,有预见救护性措施 7.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生化、血常规) 8.异常辅助检查(B超、胸片、CT) 9.手术及特殊检查的名称、日期 10.及时规范执行医嘱,知晓主要用药及药理作用11.监测生命体征,电极位置准确,及时准确记录出入

8、量 12.有早期预警评分,知晓潜在并发症,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13.体位舒适,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定时翻身,有翻身记录14.保护受压、骨突部位15.基础护理落实到位:床单位整洁;头发短、整洁;胡须短;指、趾甲清洁;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无胶布痕迹;肛周及会阴部清洁无异味。 16.意识障碍的患者有安全护理措施,措施有效得当;17.约束具有知情同意书、医嘱、巡视观察有记录,措施有效得当; 18.保持气道通畅,吸氧方式合理,温化瓶内液体量适宜19.协助病人排痰,吸痰及时有效 20.引流管妥善固定,管道标识清楚;21.特殊管道记录留置开始时间并按时更换敷料及登记 22.输液及管道通畅,滴速符合要求 23.

9、协助患者进食,服药,排泄物处理及时24.接待及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25.根据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26.急救设备、物品、药品“五定”、“三及时”,完好率100%27.能够反映使用动态28.危重病人有登记,每月反映抢救成功率29.应急演练有记录30.急救设备有培训及考核31.危重病人建立转运护送登记本32.有危急值记录本33.急救仪器设备有性能卡和操作流程卡34除颤仪每日有测试记录35.急救车卡物相符,有平面图和一览表。备注:1.一张表格可用于一个病区。 2.凡检查发现不合格的项目,在该项前面。如无任何标记,表示该项目符合质量标准。如有些项目需详细填写,请写在备注下面。3.计算方法:合格

10、率(检查合格项目数/ 检查总项目数)100急危重症专科小组护理会诊方案急危重症小组在已开展护理会诊工作的基础上,为切实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吸痰、动脉采血成功率,现拟在原工作基础上开展护理技术会诊工作。一.护理会诊工作模式1.凡遇到临床科室不能自己解决的护理问题,应及时申请护理会诊;2.被邀请科室接到急危重症会诊通知后,护士长或业务骨干(N3级以上或专科护士)应尽快赴申请科室会诊,并书写会诊记录;3.护理会诊时间原则上在接到申请后1小时内完成;二.护理技术会诊工作模式1.护理技术:吸痰、动脉采血2.承担会诊科室: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及心外监护室3.会诊范围:全院各临床科室护理站4.会诊

11、条件: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气道管理困难、吸痰效果不佳动脉穿刺困难者应及时申请护理技术会诊;5.会诊流程:(1)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可直接打电话向承担护理技术会诊工作的科室发出邀请;(2)被邀请科室接到护理技术会诊通知后,应在10min内派业务骨干赴申请科室;(3)申请科室提供并准备好技术操作必需用物;(4)会诊结束后,本会诊项目产生的费用归受邀科室。 三、激励机制1.受邀科室每提供十次会诊(包括护理会诊及护理技术会诊),科室护理人员(N3级以上或专科护士)考试一次;2.科室该会不请者发现一次,当月危重症检查成绩扣除1分。急危重症护理小组2015.11.14石美玉刘应来李 君四、工作职责与要求(

12、一)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工作职责1.由专科护士负责定期培训各科室联络护士,对全院危重患者护理进行质量干预,协助制定医院专业护士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掌握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的 护理人才,提高医院护理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2.参加护理部领导的专科护理管理委员会,参与相应专科护理工作小组的工作,并履行相应的职责。3.组织、参与本院本专科领域的业务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本专科临床护理评价指标及工作指引,建立临床重危患者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协助制定所在专科各项护理工作标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等。4.参加医疗查房,参与危重症病例、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病人的护理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计划;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实施循证护理,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指导临床护士工作,确保本专科护理质量。5.掌握本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积极组织本专科的学术活动,根据本专科发展的需要,确定本专科工作和研究方向;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推广和应用专科护理新成果、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二)联络护士工作职责1.联络护士与危重症专科护士共同管理患者:联络护士是专科护士的延伸并起到补充作用。2.各科危重症病人,首先由联络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提出病人的护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