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语(下)文言文学生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1037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语(下)文言文学生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语(下)文言文学生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语(下)文言文学生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语(下)文言文学生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语(下)文言文学生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语(下)文言文学生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语(下)文言文学生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复习(一)马说唐朝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 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 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 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大 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食马者(3 .通其意(5 .骈死于槽杨之间(7 .尽其其(二、选择、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州之不以其道()4. 执将而购之()()6.与常马筲不可得()8.其真无马耶()1 .下列各组

2、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策之不以其道*A.故虽有名马虽有千里之能 B.奴隶人之手C. 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D.不以千里称也J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t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母策而临之策勋十二转2 .哪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A . j策之不以其qB.I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C .J其真不知马也DI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3 .下面不含词类活用的一句是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腰白玉之环C.无案牍之劳形D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四、问答、1 .作者借

3、“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成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的条件是什么?3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4 .本文通篇论述马的问题,其真实意图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I无案牍之劳形() (二)陋室铭唐朝刘禹锡 一、解释加点字。1.有龙则发()2.3.有仙则多()4.5.往来无门T ()6.二、理解性默写: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2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3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4 .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_5 .文中表现

4、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6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孔子云:”何陋之有?”34四、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 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 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五、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活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

5、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具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 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具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 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 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 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 与药相粘,不可取

6、;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 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板印书籍()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3 .纸灰之类冒之()4.有衣毕升()5 .不以木为之者()6.密布字印()7 .字平如砥 ()8. 一板已自.布字()9 .”不沾污()10 .不若邮土()二、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火烧令坚用讫再火令药熔B.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C .持出火炀之瞬息可段D.不以木为之者 每字为一印三、翻译句子1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2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

7、为神速。4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四、问答1 .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 答。2 .为什么不用木料刻字印而用胶泥呢?3 .课文采用了()说明顺序。根据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一 排板一一()一一拆板4 .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每字为一印”说明 是活的;“密布字印”说明 是活的;板一板,更互用之”说明也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是活的;说明是活的;“奇字无备,旋刻急用”(四)核舟记一、解释加点字词1.绝类弥勒( *3.勾画了了(5 .与苏、黄不属(7 .其两膝相比者( 9 .约八分有包(11.八分有奇(1

8、3.盖简桃核(2.6.8.10.12.14.I二、翻译句子。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历历数也( 4.尝贻余核舟一( 曾不盈寸( 其船背稍夷( 洲右臂之船( 左手倚一衡木( 舟尾横卧一楫()( )2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3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5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6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左臂挂念珠倚之(倚)绝类弥勒(类)三、下列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t出右臂支船(训)B.C .东坡右手执卷端(执)D.四、具体描写船头和船尾人物的情态,目的是什么?(五)口技一、 本文选自 , 这本

9、书 是 朝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本文的作者是朝的。、解释加点的词1.京中有善口技者(3.众妙毕备(5.稍稍正坐(7.宾客意少舒(9.妇抚儿乳(11 . 闻屏障( )2.施八尺屏障()4. 会宾客大宴()6. 夫叱大儿声()8. 虽人有百手()10.奋袖出臂())12 .其夫吃语 14. 惊觉欠伸(1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8.两股战战(13 .满坐寂然()15 .既而儿醒()17 .不能与其一处()三、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0、;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 处也。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四、用原文填空:1、文中极写声响的多杂,盛赞表演者口技之“善”的语句: 2、文中写口技表演的以假乱真、惊慌欲逃的语句: 3、总写失火的声音之逼真的句子:4、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超的句子(写出两句即可)五、问答1、写出两个与“不能名其一处也”的“名”字用法一致的成语: 写出一个与“几欲先走”的“走”字用法一致的成语: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一句所表达的意思,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2、课文依次描写了 、和 三个场景,目 的在于,紧扣“京中有善口技者” 中的一个“”字。3、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

11、文中有何作用?4、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5 .结尾交代“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有什么作用?6 .第2段描写口技人表演的声响,具顺序是什么?)百千齐作1以身作则J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眉飞色舞7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A r中皿力拉崩倒之声Bt挑拨离问C f不能名其一处也D1莫名其妙E j群响毕绝I精美绝伦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不能名其一处也 *义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中间力拉崩倒之声).f 言和而色夷变色离席群响毕绝余则细袍敝衣处其间以为妙绝 9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A .食之不能尽其材B.卧右膝,训右臂支船C

1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 .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10 .口技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六)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15题。【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 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 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乙】陈康肃公善射,亦以此自矜(自夸)。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 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

13、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 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萌产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 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不能指其一端其人视端容寂J以钱覆其口1.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1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 骈死于槽杨之间C . J于是客无不变色.离席 D I未尝稍降辞色2 .下边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A .两冰战战B.几欲为走C .看贻余核舟一(核舟记)D .余幼时即崎学(送东阳马生序)3 .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

1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2)翁曰:“无他,但手熟尔。”4 .【甲】文中描写宾客反应的画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5读了【甲】【乙】两文后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用一个成语或俗语作答,并据此 结合实际谈谈体会。(七)送东阳马生序 明初宋濂一、解释加点字。主人日再食(3 .乡人子谒余(5 .无冻馁之患(7 .非天质之卑( 9.手自笔录11.无从致(13.无冻馁(书以观(15.以中有足乐者(17.俟其欣悦()19.媵人持汤沃灌(*18.)2.4.6.8.10.20.假诸人而后见也( 先达德隆望尊*言和而色夷( 余幼时即嗜学(不敢稍逾约)12.)负箧曳屣14.二、选择1.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A.至舍 礼愈至B.C.今诸生学于太学假诸人而后见也假余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何陋之有B.C.3.A. 撰长书以为贽不以木为之者 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益慕圣贤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