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共22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103365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3.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共2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共2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共2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共2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共2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共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共2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养老问题解决方案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考试辅导一: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对策一、价值定位鉴于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农村养老 保险还无法普及,还不能有效地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 在 近一段时间内社会养老保险还不能替代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所以,当前我国的农村养老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体, 完善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以集体养老为必要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二、巩固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1、加强家庭养老的法制建设。家庭养老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是强化家庭养老功能的重要保障。目前关于保护老年人权益的法 律法规在婚姻法、继承法、民法和刑法中都有体现, 国家还专门制定了

2、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这些法律法规对家庭养老的规定原则性强,规定了子女有养老的义务, 但对子女承担的具体责任以及不承担责任的具体处罚措施没有明确规定, 可操作 性差。我们应该根据我们农村家庭养老的具体情况, 制定专门的 法律,用详细的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子女的责任, 如果没有尽到责 任就要受到一定的惩罚。由于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淡薄,我们还要加强普法教育,把家庭养老、赡养老人等观念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贯 彻下去,让农民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人人尊老,人人养老。2、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主要表现 在:一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尊老敬老养老的高尚品德。二是把敬

3、老养老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 容,积极宣传敬老爱老的先进事迹,形成一种尊老敬老光荣, 不敬养老人可耻的社会风气。3、大力提倡女儿养老。养儿防老这一传统观念,由于计划 生育政策的实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要对养儿防老的习俗 进行改革,提倡女儿养老。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商品经济 的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得到显著提高,经济依附大大减少,她们也开始逐渐的掌握家庭权力,这就使女儿养老成为可能。当前就有很多无儿老人在女儿家养老,甚至有些和儿媳关系不好的老人也在女儿家长期居住。女儿也是父母亲手养大的,与父母的感情亲无隔阂,和儿子一样能使老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 得到很好的赡养。4、政府可以为

4、实行家庭养老的家庭提供政策上的优惠。这 不仅是一种激励措施,也是对家庭给社会分担责任的一种补偿,更是对农村老年人的保护和负责的担当。 根据我国农村的现状, 政府可以对 与父母同住的家庭和赡养老人的家庭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住房 上的补贴,也可以直接从物质上对农村养老的家庭提供资助。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三、完善农村养老保险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正常运作提 供物质基础。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农民生 活贫困,没有经济能力缴纳保险费或投保档次太低,致使养老保险的养老功能降低。 所以,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途径就 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提

5、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大多数农民都参 加社会养老保险,都切实感受到这一制度的实惠。2、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政府要尽快地制定和完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体系。通过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来保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提高广大农民对政府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决心和信心。3、政府要逐步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目前,中 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 由于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集体投入和个人缴费都严重不足。政府理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特别是在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 民收入水平都不高的情况下,政府更应当加大资金投入。4、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

6、构。随着中国 经济的发展和构建安全、 有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内在要 求,需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 统一管理、运作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没有统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 就是再好的政策和规范也难以有效的实 施,就是更多的基金也难以发挥社会养老保险的功能。四、规范集体养老集体养老作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必要补充,对没有条件进行家庭养老又无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老人,集体养老模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各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要进一步完善集体 养老制度,妥善管理好敬老院,给予五保老人物质和精神上的照 料,让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众

7、多, 农村养老形势严峻。在农村很多老年人的生活还得不到保障,不能做到老有所养。 很多农村老年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迫在眉睫。农村养老模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和集体养老等。 家庭养老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也是当前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模式。我们要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和完善家庭养老。农村养老保险也是解决农村养老的重 要方式,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这一养老模式还无法普及。农村养老保险的有效运作,需要在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 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农民的积极配合。集体养老作为农村养老的必要补充,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也发挥着重要作

8、用。二: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1O345三: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 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 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 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今天小编就将与大家分享: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随着二十多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逐渐小型化,大多以一至两个子女为主。 与此同时,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流入城市,以前只在城市里由现的“空巢老人”现象,如今在中 国农村也日趋普遍。由子女长年不在身边, 依靠家庭

9、养老也就成 了一种泡影。人口老龄化已经来临人口不断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百姓对养老日益关注。许多老年人无奈的感叹:“养儿防老防不住,国家养老保险不完善,老有所养由谁养?”对于老人,子女孝敬是天理人伦的要求,90蛆上的农民仍然靠传统的家庭养老。但是独生子女一代的父母很快就要进入老年期,他们面临着一对夫妻要面对四位老人的现实,养老将成为独生子女的不可承 载之重。这就是现代农村养老问题。不难想象,在新的世纪,农 村养老问题将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目前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还正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传统的家庭养老、儿女养老模式正面临挑战。我国农村养老面临的现状:家庭养老占主体地

10、位家庭养老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模式,这与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经济水平低下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环境闭塞,与外界联系甚少, 还保留着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更决定了家庭养 老的主体地位。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 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由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 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 总之,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家庭的增 多,使得家庭的养老功能弱化, 同时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也意味 着健康不佳的老年人在经济供养之外还面临生活不便、照料不够、精神苦闷等问题。传统

11、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养老功能的弱化具体体现在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方面。在经济供养上,一对农村夫妇往往要供养4个老人,抚养一个小孩,经济负担加重。加之我国农村经济本身就比较落后, 因此,家庭养老的主体地位正受到挑战。在生活照料方面,大批农村青年劳动力常年外由打工,不仅无法照料家中老人,反而把孩子和家中农活留给老人,农村养老负担沉重。在精神慰藉方面,由于家庭小型化的演进, 子女外由打工,父母与子女间缺乏感情交流,难免孤单寂寞。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子或独女倾斜,产生了 “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12、。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患病 率、伤残率上升。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 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 农村养老 这一切必将加大家庭的负担, 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 绪的增加。另外,以前农村养老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土地,可是,现在农作物根本不值钱,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民来说, 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已经不错了。在医疗、教育等日常消费开支急剧膨胀的情况下,大多农民根本顾及不了自己的养老问题。农村养老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怎样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一、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

13、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 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 ;二、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 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中央财政应给予补助, 确保同一地区参保农民将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水平是相同的,这体现了农村养老制度的基本性、 公平性和普惠性。地方财政对所有参保农 民给予缴费补贴。三、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 保险费,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农民给予适当豉励。个人账户养老金依据本人缴费多少和年限长短,有高有低,多缴多得、 长缴多得,反映了个人收入、 地区发展、集体组织实力等方面的差距,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四:农村养老问题现状随着

14、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 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今天小编就将与大家分享: 农村养老问题现状相关内容, 具 体内容如下,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快来看看吧!农村养老问题现状一:农村养老现状报告发布超半数农村老人还在劳作不想进城四成多的农村老人喜欢的养老方式是与子女同住,而超过六成的农村老人不喜欢进城养老。6月6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老龄社会公共政策挑战与治理创新”国际论坛上,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雄教授负责的课题组带来这份20

15、xx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从事劳作是中国农村老人的特点据介 绍,此次农村养老调查历时两个月,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份573个县,有效问卷约万份。在农村老人健康状况方面, 从农村老人健康自我感觉的指标 来看,四成以上的老人自我感觉较好。 调研发现,近四成老人患 高血压,两成老人多半患颈椎、腰椎病。约始勺农村老人能够完全自理,其余老人则在自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20xx年有始勺老人参加过体检,东部的老人参加体检的比例远远高于其 他区域。在农村老人经济状况方面,调研发现 始勺农村老人还在从事 职业性的劳作,比如在田里干活或者其他劳作, 几乎所有的老人 仍然从事一定程度的家庭劳作,这是中国农村老人的特点。农村养老问题现状二:空巢家庭超过半数张雄介绍,新农保对经济较发达地区养老经费贡献率占比很 高,土地收入对农村养老经费的影响力仍然是最基本的。在农村老人消费支由方面, 饮食、医疗与人情往来占据前三位,尤其人 情往来在农村老人的消费中占到比较靠前的位置。在农村老人家庭关系和心理状况方面,传统的大家庭转变为小家庭,子女外生导致年轻人在老人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