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103206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中化学 课时作业14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关Al与NaOH溶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Al是还原剂,NaOH及H2O均是氧化剂B还原产物是H2,且由H2O还原所得的H2与NaOH还原所得的H2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此反应说明铝具有两性,铝的活泼性比只具有金属性的金属弱D此反应中,只有水是氧化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答案:D2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NaOH溶液BH2SO4稀溶液C蔗糖溶液 DNaCl溶液答案:B3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

2、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反应中镁和铝的()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D失去的电子数之比为89解析:根据题图,Mg、Al产生H2的体积相等,则Mg、Al失去的电子数相等,2n(Mg)3n(Al),故n(Mg)n(Al)32,Mg、Al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9,则Mg、Al的质量之比为43。答案:A4把足量的铁粉投入到溶解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粉末的质量与原加入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H与S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4 B27C12 D38解析:设原溶液中H2SO4和CuSO4物质的量分别为a和b。FeH2

3、SO4=FeSO4H2,FeCuSO4=FeSO4Cu。由题意:56(ab)64b,c(H)c(SO)。答案:A5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N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常温下,2.7 g铝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0.1nA个水分子C0.1 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0.1nAD11.2 L Cl2含有的原子数为nA解析:1 mol N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5 mol Na2O2,转移1 mol电子,A错误;铝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7 g(0.1 mol

4、)Al消耗0.1 mol H2O,B正确;根据反应3Fe4H2O(g)Fe3O44H2,0.1 mol Fe完全反应生成 mol H2,C错误;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的原子数为nA,题中未给出标准状况条件,D错误。答案:B6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解析:生成氢气的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n(甲)n(乙)56,设甲中产生H2 5 mol,则乙中

5、产生H2 6 mol。甲:2Al3H2SO4=Al2(SO4)33H2 2 3 3 mol 5 mol 5 mol乙: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2 3 4 mol 4 mol 6 mol甲、乙中加入的铝是等量的,甲中n(H2SO4)和乙中n(NaOH)相等,故甲中铝过量4 mol mol mol,乙中氢氧化钠过量5 mol4 mol1 mol。答案:B7将某铁铝合金样品等分成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2B21C34 D43解析:设每份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6、产生的气体分别为3 mol、2 mol。根据FeH2,AlH2,可得:xy3 mol;Fe与NaOH溶液不反应,则有AlH2,y2 mol,解得x1 mol,y mol,故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答案:C8取含有0.02 mol的硫酸溶液,先投入0.24 g镁粉,再滴入NaOH溶液,当使溶液中的镁离子全部转化为沉淀时,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A0.02 mol B0.03 molC0.04 mol D0.01 mol解析:取含有0.02 mol的硫酸溶液,先投入0.24 g镁粉,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再滴入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钠,当使溶液中的镁离子全部转化为沉

7、淀时,溶液恰好为硫酸钠溶液,根据原子守恒,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0.0220.04 mol,选C。答案:C9在500 mL 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铝粉,反应完成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A1 mol/L B2 mol/LC1.5 mol/L D3 mol/L答案:B10等物质的量的Fe、Mg、Al与同体积、同浓度的HCl反应,产生H2的体积相同(相同状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掉的三种金属的质量相等B反应后三种金属质量相等C所用盐酸均过量D三种金属可以都有剩余解析:在题目条件下产生相同的氢气,反应掉的三种金属的质量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均不相等,如果盐

8、酸过量,则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不相等。答案:D11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B.%C.% D.%解析:由于2Na2H2O=2NaOHH2 a mol a mol mol2Al2NaOH2H2O=2NaAlO23H2a mol a mol a mol a mol即a mol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恰好被a mol Al消耗掉,所得溶液为NaAlO2溶液。则w(NaAlO2)100%。答案:C12Mg、Al组成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4.48 L,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Mg、Al

9、共0.2 molB参加反应的HCl为0.4 molCMg、Al在反应中共失去0.4 mol电子D若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0.2 mol H2解析:反应的实质为:Mg2H=Mg2H2,2Al6H=2Al33H2。n(H2)0.2 mol,则参加反应的n(H)0.4 mol。若换成稀H2SO4,同样产生0.2 mol H2。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由2HH2得电子总数为0.2 mol20.4 mol,故C正确。0.2 mol Mg提供0.4 mol电子,0.2 mol Al则提供0.6 mol电子,0.2 mol Mg、Al混合物提供的电子数大于0.4 mol小于0.6 mol,A不正确。答案:A二、

10、非选择题(共52分)13(10分)下表是某种常见金属M的部分性质。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银白色固体较小2.70 g/cm3660.4 良好良好良好将该金属M投入稀盐酸或NaOH溶液中,均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M是_(填名称)。(2)试推断金属M的一种用途_。(3)金属M的活动性比铜_(填“强”或“弱”),判断的事实依据是_。(4)请写出金属M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现有一种合金,可能由M、Fe和Ag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某学生为了弄清楚该合金的成分,设计了下列实验探究方案,请填写有关内容。解析:(1)根据表中给出的部分性质知,能

11、与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金属M应是铝。(2)铝的导电性好,可用于制导线;导热性好,可用于制炊具;延展性好,可用于糖果包装等。(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是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盐酸或稀H2SO4反应生成H2;Cu是氢后金属,不能与盐酸或稀H2SO4反应。(5)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Al、Fe是氢前面的金属,Ag是氢后面的金属,因此可以利用Al能与NaOH溶液反应来检验Al的存在;利用Fe能与盐酸或稀H2SO4反应,进一步来确定Fe、Ag的存在。答案:(1)铝(2)作导线(合理答案均可)(3)强M能与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不能(4)2Al2NaOH2H2O=2NaAlO23H2(5)N

12、aOH有气体放出,固体部分溶解盐酸(或稀H2SO4)有气体放出,溶液显浅绿色,固体部分溶解14(10分)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个盛有等质量稀盐酸(各含n mol HCl)的甲、乙两个烧杯,调节天平,天平达平衡。然后在甲、乙烧杯中分别投入a mol Mg和b mol Al,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1)若天平两边酸均过量,则甲、乙两边净增量分别为_g,_g。(2)若天平两边酸均用完,金属均过量,则甲、乙两边产生的H2的质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由此推出ab_。解析:设a mol Mg完全反应后增重xMg2H=Mg2H2增重24 2 2224a xx22a。同理,bmol Al完全反应后增

13、重24b因为产生的H2质量相等,且天平平衡,则加入的Mg、Al质量相等24a27bab98答案:(1)22a24b(2)相等9815(10分)铝镁合金已成为飞机制造、化工生产等行业的重要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他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 ,1.01105 Pa)的体积。问题讨论(1)同学们拟选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连接顺序是A接()()接()()接()。(填接口字母符号,可不填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请你帮助分析原因_。(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碱式滴定管上的刻度数值上小下大)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