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管理重在“理”字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10211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管理重在“理”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管理重在“理”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生管理重在“理”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生管理重在“理”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管理重在“理”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管理重在“理”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管理重在 “理”字中职学生管理策略之我见骆祚武骆祚武 性别:男 职称:中学一级教师 学历:本科 联系电话:18607208515地址:长阳职业教育中心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就读中职的学生大多是家庭经济困难者、学习困难者、单亲家庭者、习惯不良难改者凡此种种,家长和社会将这个群体寄期望于学校、老师,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的教育管理效果出现反差时,人们就得出了中职学生差、中职学生难管的定论了。那么,如何使中职学生的管理取得一定的实效, 笔者认为学生管理应重在 “理”字。一、关系理顺1、转变教育观念很重要。我们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放在首位,学校和学生的关系不是

2、监狱和犯人的关系,而是家庭与孩子的关系,老师是亲和、慈爱、有科学教育方法的第二父母,学生是成长路上时常摔跤跌倒需要有人关爱、鼓励并指明方向的孩子;学生与学生的关系不是敌人和仇人,而是姊妹兄长、朋友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教育不能“爱你不放手”,要通过帮助、关爱、引导,管理他们,变成学生能自理、树立现代学生观,从而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要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师生融洽。2、接纳中职学生的“问题”和“困难”。教育学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情感接纳过程。工作中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采用灵活的方式去接纳他们,要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讲条件”,这是给学生留下改正错误

3、的机会。如果学生真诚地认识到了错误,并决心改正,教师就应给予条件上的接纳。曾经有一名班长在受到委屈之后情绪失控,冲出教室从四楼到一楼沿楼道徒手锤坏安全通道照明玻璃,双手被玻璃扎得血迹斑斑,双眼通红。一位心理教师见状,拦住了该同学,说了一句话:“这位同学你一定受到了天大的委屈,请跟我来” ,扭转了局势。学生跟老师进了办公室,老师给他到了一杯水,让其冷静了半个小时后,开车送学生到医院处理手伤。该生大概是受到感动,主动跟心理老师约了时间到其办公室讲诉事情的原委,原来是班上同学违纪扣分了,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发脾气,严厉批评他:“班长要负全责”这位同学气急败坏:“你班主任都没有把班级管理好,没有负

4、好责,我一个班长怎么负责?”于是有了失控的一幕。经过与心理老师的沟通,该同学主动找到学校总务处,赔偿了安全通道的所有损失,主动向班主任承认错误,并且在全班反思自己不良情绪的影响。对待身为班长同学的问题,传统教育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了老师的面子,对班长一定要免职,或开除,或劝其转学。但是该班主任很宽容,和学生沟通之后,在班会中从这位同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用行动为自己不理智的情绪买单的角度“破格”进行了处理,接纳了该同学,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个案例中,心理教师和班主任都能真诚地从孩子接受教育、成长的角度去考虑,教师的威信不但没失去,反而更令学生信服。中职学校的每个学生身上或

5、多或少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者要用一颗宽容的胸怀去包容接纳他们,否则我们可以找到让每个学生退学的理由,也就谈不上教育了。针对中职学生,我们要常常换位,站在他们的心理角度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要能原谅学生所犯的错误,并帮助学生认识改正错误。针对学生逃课现象,教师让其做一些公益事情,比如清扫便池、冲刷厕所、打扫卫生等等,从另一个侧面去鼓励他,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有时候,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就在于做了一些公益性事情,在于积极参加了某些有益的集体活动。教育学生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揭开其过去的不良行为,要允许他们解释,只要讲究策略,就会做到既坚持原则,又不被学生所左右。二、

6、感情理平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过“有教无类” 的主张,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老师和学生虽然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在老师眼里每个学生的地位也应该是平等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调皮捣蛋的学生往往坐在教室的角落,哪怕个子矮小;一贯的“差生”偶尔交来一份全对的作业,会被怀疑成“谁帮你做的?”一个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因一次工作疏忽会被罢免了干部职务;严禁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但又以方便工作为由给班干部开绿灯,凡此种种,是否能说明老师对学生是平等相待的呢?管理中要避免产生感情理不平的教育效果,首先,要面向全体,尊

7、重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中职学生特点各异,我们要尊重这种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将每一个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让他们透过老师的公平、无私、善良、正直,学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公平的合理性,学会追求真、善、美,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基础。其次,要抛弃复杂人际关系下的“自私之心”,做到生无差别,机会均等。如果老师不能以身作则,就没有资格在学生面前大谈做人了。第三,对学生的教育和评价要公平。每个学生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要多用放大镜去找问题生的优点,多给他们赏识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让评价方式灵活多样,激励效果才会显著。第四,要做到“赏罚”

8、分明。赏罚是教育中必须的手段,但对学生的“赏罚”定是以教育为前提,有据、有度、公平。雷夫.艾斯奎斯说:“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只要学生看见你赏罚不公,你就失去人心了。” 第五,公平处理好学生的矛盾。加强调查研究,理性分析,做到不带有色眼镜看学生,不感情用事,不随意偏袒或苛求每个学生。当老师做到“公平如秤”,处理好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后,学生会对老师由衷地产生亲切感和仰慕感,我们的教育就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曾经一个挨了大个子打的同学,没有在第一时间报告给班主任,而是直接告诉了校长,班主任很生气。其实我们不应该责备学生,而要反思:学生为什么没有首先告知班主任,是不是老师平时在处理

9、学生矛盾时不公平,或者没能够让其心服,学生对老师不再信任了?或者是还有其他原因?三、阵地理宽中职学生管理要抓住阵地,拓展平台,强化技能教学,丰富课外活动,确保课堂管理主阵地和课外管理平台都能有效或高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中高职院校的衔接,中职学生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比例越来越大。众所周知,现在的中职生的文化课,由于先天不足,一般学得都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通过学好专业基础课,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练就过硬的相应专业技能,就不可能进入高等院校的大门。加之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转产、产品转型、社会职业转换速度加快,更迫切要求中职生具有以不

10、变应万变的专业功底,毕业后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就业上岗及转岗应变的需求。第一,打造过硬的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途径,其阵地主要是课堂教学。作为中职教师,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学有兴趣,学有实效,这就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课堂教学索然无味,教学思想陈旧落后,教学手段传统单一,学生上课打瞌睡的现象就难免的了。学校信息化教学设施设备的更新,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对中职生的学习尤为重要,可以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有效性。中职学校和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长远利益和终身学习及发展考虑,高瞻远瞩,排除“急功近利”和“技能本位”思想的干扰,以实物为载体,以实

11、操为手段,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上好专业基础理论课和技能实训课。欲盖高楼,必先夯实基础,要使学生的专业素质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专业功底就要打坚实,他们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途才可能广阔。第二,丰富的校园活动,是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平台。科技文化活动、体育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中职学生彰显个性、展示自我、健全身心、增加才干、融入自然、了解社会的有效载体,更是学校加强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丰富的活动能让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感受生活,投入认识社会,从而学会做事做人,学会求知生存,学会创造发展。老师常常抱怨学生课外疯赶打闹,时刻对安全提心吊胆,试想一想,学生课外能干什么,有什么可干?当一个人有劲无处使,有气无处出,时间一长,问题自然就显露。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学校和老师如果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释放能量、排解压力的方式,足够的活动空间,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且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想方设法开辟活动场地,拓展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每个同学课外有项目、有地方,活动开展有计划、有组织,这样,学生的课外生活自然变得充实、精彩。 参考文献:中小学教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课堂掌控艺术,编者:蔡楠荣;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