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研工作计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101836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57.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科研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学校科研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学校科研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学校科研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学校科研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科研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科研工作计划(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科研工作计划 学校科研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围绕学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结合学校卓越教育体系建构方案,突出校本教研、课题研究、教师培养诸方面重点工作,聚焦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探索学校“幸福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样态,团队组建、项目驱动、三课融合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优化教科研管理机制,创新教师发展工作举措,着力推进“幸福课堂”的实践探索和“幸福教师”建设工程,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二、主要目标任务1.完善教研模式,提高研修实效加强教师校本研修过程管理,激励教师投身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完善学科组教研活动模式,激励每位教师承包研修专题,在自主研修、

2、主讲专题的过程中,提升素养,积极成长。进一步完善校级研修课研讨模式,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半日教研活动。每次活动围绕专题,在为骨干教师搭建成长平台的同时,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2.推进课程变革,关注课堂生态以百草园示范课堂为舞台,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推进课程变革,形成体系完备、文化特色鲜明的校本化课程体系,深化“泰微课”应用研究,优化自主课堂学习体系,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努力构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幸福课堂,切实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实效。3.做实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发展围绕教育局中心工作,结合市教科所工作计划要点,以课题管理为工作重点,以新课改研究为依托,规范各级课题研究工作

3、的开展,找准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点,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改革及学校特色建设相结合,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4.培育研修共同体,提升师资水平在“百草园”读书会、“百草园”讲坛、“百草园”示范课堂、“百草园”学科工作室等多形式研修活动中,开展深度阅读、深层磨课、同课异构、优课点教、骨干带教等活动,使得教研活动人人参与、献计献策、合作攻关,培养阳光、自信、成长的教师,打造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强化平台建设,注重典型引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辐射作用,优化评价激励机制,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专业品质、职业幸福感大幅提升,名特优师资培育取得新突破。三、具体

4、工作措施(一)聚焦分层建设,推进教师梯度成长1.学科组建设以各学科工作室为阵地,确立研究主题引领研究方向,基于“大主题统领、小专题支撑”行动策略,用分解的方式把学科组研究主题专题化,为所有学科教师提供“分享思考、交流得失、彼此启发、共同成就”的平台,本学期,围绕“三单”设计,各学科组展开深度研讨,把教师成长落实到每一次研究,扩张教师发展张力。2.课题组建设以教育教学科研课题为纽带组建科研创新团队,围绕学校承担的省级课题和国家级课题,成立由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组成的攻关组。定期活动,定期总结。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结合学校发展、教学实际及课程改革需要,寻找问题申报新课题,组建课题研究组,开展理论和实践

5、的研究探索。开展专业阅读、专题研讨、专业写作。3.师徒结对工程建设帮助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帮扶,签订师徒帮扶协议。制定“六个一”培养机制。指导青年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借助课题研究、专业阅读、课堂研讨、论文撰写、特长培养等激活青年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健全管理制度,发挥月度检查的督促作用。搭建平台,有计划开展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促使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从“陌生-适应-熟悉”,快速发展。4.名师工作室建设以名师“授徒”的方式,在各种学习、交流和研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名师的领衔、示范、激励、凝聚和辐射作用,通过传、帮、带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以各学科名师工作室为阵地,确立课

6、题引领研究方向,借助校际交流、科研基地等平台,加快名师培养,锻造教师“个人教学名片”。邀请校外名师走进课堂、讲堂,骨干教师同台上课,互动研讨,助推骨干教师成长;积极建设各国家级、省级基地校,专家引领、联盟校互动,借助基地校这一科研创新发展共享平台,加快名师的成长。(二)聚焦“课堂实践”,三课融合促提升1.多层次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指南目前,学校在研课题有国家级子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五项、市级课题八项。本学期,将围绕“幸福课堂实践”,鼓励各备课组、学科组根据学科教学改革需求新申报课题。力争围绕核心课程开展专业阅读、专题研讨、专业写作,提升教科研工作的实效。2.多元化课程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导

7、航教科室组织各学科组在充分研讨基础上制定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绘制课程图谱,编写校本教材,鼓励教师立足学科专业特长,突破专业限制,积极参与课程编制与实践。目前,各学科课程图谱已经基本完成,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投入使用中。各学科课程变革有序进行中。3.多样式课堂教学,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围绕“指向深度学习的幸福课堂实践”,开展“百草园”专题研讨课活动、“一人一课”活动,借助学科教学专题研讨系列活动的开展,解决学科教学中丞待解决的难题、容易忽视的问题,推进学校课堂变革,将教师深度卷入教育科研、课程建设、课堂研究的研修场,促进教师独立、自觉、有深度地成长。(三)聚焦项目建设,凸显学校教研特色1.“百草园

8、”读书会组织百草园教师读书会,激发老师们读书的热情,保持读书的姿态,养成读书的习惯。本学期,将继续推荐阅读书目,创新形式,多角度、有深度地推进读书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活动,把教师“读书工程”真正落实到实处,建设幸福书香校园。2.“百草园”示范课堂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根据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问题出发,对校级公开课进行整合,开展“百草园”示范课堂活动。借助学科教学专题研讨系列活动的开展,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校本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解决学科教学中丞待解决的难题、容易忽视的问题,营造学科教研的浓厚氛围,促进教师在实践、反思、研讨中深入思考,提升教科研能力。3“百草园”论坛定

9、期举办主题鲜明的百草园论坛活动,搭建教师交流思想、分享收获的平台,引领教师关注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催化青年教师成长,培养三级骨干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秋学期,将组织课程变革相关主题的百草园论坛活动。4“百草园”学科工作室为借助高平台,建立新起点,以项目研究为抓手,教育教学改革为切口,促进教科研发展,提升办学品质,学校倾力打造百草园学科工作室: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专题研讨活动,激励每位教师承包研修专题,在自主研修、主讲专题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思、有所得,提升素养,积极成长。逐渐形成合作、共享、学习、研究、反思的校本教研文化。(四)聚焦细致服务,提升学校教研品质上级

10、部门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论文竞赛等,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参与等工作,争取优秀成绩,努力提升学校教科研品质。C1.C及时传达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论文评比活动,积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参与等工作。发挥学科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做好教师参赛的服务工作,力争在全市、全省获奖,做到通过一次活动,成长一批教师。C2.C及时填报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管理系统中各类教师培训等报名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完成相关培训要求,做好教师参加“泰州师说”网络学习、外出培训等相关继续教育的组织工作。四、月度工作安排:八月份:1组织暑期校本研修专家讲座、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第16期“百草园”论坛、第

11、11期“百草园”教师读书会2召开学科主任、备课组长会议;3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九月份:1暑期校本培训总结,资料上传资源库;2.完善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3召开课题主持人会议,讨论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4.确定“百草园”示范课堂研讨专题;5.组织-学年度师徒结对活动;6.组织职初教师培训;7.迎接市教育局开学工作检查。十月份:1.“百草园”示范课堂;2.青年教师基本功训练(建设完善练字打卡群);3.组织教师参加“泰州师说”网络培训;4.课题研究工作月度检查;5.组织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活动;6.职初教师校本研修月度检查。十一月份:1.“百草园”示范课堂;2.课题组研究工作月度检查;3.“泰

12、微课”制作及应用经验交流活动;4.职初教师校本研修月度检查;5.相关论文评比选拔、报送工作;6参加江苏省基地校教研活动。十二月份:1.“百草园”示范课堂;2课题研究工作月度检查;3.职初教师校本研修月度检查;4.统计教师教科研成果;5完成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工作。一月份:1指导各教研组及课题组做好工作总结;2职初教师基本功竞赛及校本研修情况检查;3.整理各项教学、教研成果资料,汇编成集;4.推荐教师寒假阅读书目;5小结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教研资料归档。学校科研工作计划2学校教科研工作部署一、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指导下,继续深入推进校本教研,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课堂教学研究为重

13、点,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二、主要工作1、基地建设。我校是旺苍县首批教研基地校,搞好基地校建设,是校本教研的重头戏,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年度在基地校建设方面,主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进一步落实行政领导联系教研组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管理;(2)落实教研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3)加强备课组工作的督促与检查,落实备课组工作职责;(4)试创学习型教研组;(5)总结校本教研新经验,争当校本教研先进学校。2、常规教研。(1)备课组要把教材研析、磨课活动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内容,按要求和操作程序进行

14、,抓紧、抓好、抓扎实。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及月考等四大教学环节上认真研出具有实效性的办法和策略。备课组每期开展集体活动不得少于次。每个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评课15节;(2)教研组要把专题研讨和群众性泛研究活动作为常规教研的重要内容,做到四个落实(时间、地点、专题或课题、主讲人)认真组织活动,展开研讨。每期集体活动不少于2次。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每期听、评课20节。(3)学校教科室常规教研的重点是毕业班“三课”和骨干教师“优质课”研讨活动的开展,于年月进行。3、备考策略。毕业班备考策略的研究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毕业班“三课”研讨活动;(2)命题改革趋势研讨;(3)师生应试心理研讨。4、课

15、题研究。本着立足课堂,面向学生,解决难题,提高质量的原则,认真做好:(1)县级课题操作程序实施研究。春季开展课题研究论文评奖活动,于年月进行;秋季召开县级课题阶段小结会,年月进行;(2)力争完成市级课题的申报、立项和开题论证工作;(3)继续抓好“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理念。市、县级课题参研教师,要把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列为“个人课题”,力争每期完成一篇“个人课题”成果报告。5、服务配合。(1)为教师服务,作好指导、培训、推荐及上传下达工作;(2)为备课组、教研组服务,做好信息传递交流与资料的下发与收集整理工作;(3)配合学校行政、教导处搞好教学常规管理与检查工作,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