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486101011 上传时间:2024-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2024年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2024年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2024年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2024年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2024年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2024年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24年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2024年贯彻落实机关事业单位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同志们:今天组织大家召开全面提升资产管理效能专题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总行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调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压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升资产使用效益,高效保障某事业发展。刚才*、*两家单位交流了不动产管理方面的经验,省纪委和内审部门也就近年来监督发现的资产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通报和分析,在此感谢各单位和部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一、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

2、资产管理工作,不断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治体系,对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作出重大制度安排。2021年,国务院颁布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是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2022年底,国管局印发关于提高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实施意见。*单位也先后下发关于做好资产盘活、保障资产安全完整、加强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等一系列文件。202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把过紧日子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党中央通过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下发了文件,提出推动落实的相关要求。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充分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

3、时代性、必要性、紧迫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依法履职的重要职责之一。在国有资产规模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有少数单位政治站位不够高,对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识不到位,对资产管理制度要求执行有偏差,资产盘活增效意识不强,“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现象依然存在,存量资产闲置、低效利用的现象仍有发生。在“习惯过紧日子”的形势和要求下,各单位更是要树牢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思想,加快提升资产使用效益,激活和释放资产配置效能,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为国家治理

4、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高效的基础保障。(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管理体系。预算是资产的配置来源,资产是预算支出资本化的物质载体,资产使用维护也需要预算支出,同时,资产处置利用又形成预算收入。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加强政府性资源统筹管理、盘活各类存量资源做出明确要求。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将资产纳入预算统筹管理,从源头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加强财务资源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必要选择。(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完善财会监督机制的必然要求。2022年,中办、国办印

5、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把加强资产管理作为强化财经纪律刚性约束的重要内容,纳入重点领域财会监督范畴。从近两年来省委下发的有关文件和监督部门通报情况来看,个别单位有的存在畏难情绪,对历史遗留问题不敢较真碰硬,不动产清理规范进展缓慢甚至长期停滞;有的对下级机构疏于管理,未能将责任和压力充分传导到位,基层资产管理基础薄弱;有的对政策制度执行不严,资产清查盘点落实不到位,资产安全性规范性存在隐患,或在资产处置利用中存在不按规定决策审批、资产评估不合理等问题,甚至发生违法违纪案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后果。这些现象和问题,进一步体现了加大资产管理监督力度的重要性,也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和管

6、理监督效果提出更高要求。二、强化责任落实,发挥资产管理监督合力面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各级各部门都应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会政策精神,切实提高风险防控责任意识,完善内控机制,发挥监督效能,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一)厘清管理职责,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各单位要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有关法规政策,细化落实省委各项工作部署,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优化组织结构,明确管理监督责任,构建起涵盖资产管理各环节、全链条、全周期的制度体系,合理设置相关岗位职责、审批权限和业务流程,推动会计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有章可循、各司其职,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协调配合,有效形成管理合力。要加

7、强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业务指导,高度关注资产购置、建设、处置等关键环节,及时提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好资产管理主体责任,共同维护国有资产安全规范管理运行。(二)坚持久久为功,持续化解遗留问题。闲置不动产处置利用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不动产闲置率已降至1.53%,仅有个别单位闲置不动产处置利用尚未完成。各单位仍要继续做好不动产统筹规划,持续巩固处置利用工作成效,以钉钉子精神将资产盘活推向深入,持续压减闲置、低效资产规模,严防新增闲置、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不动产权属遗留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部分单位仍存在产证不全问题,内外部监督检查也多次

8、反映、提示有关风险。对于购建手续不全、权属证明资料不完备、未办理产权证书等历史遗留问题,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内外部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属地政策,加强产权保护,推动权证办理,有效维护合法权益。(三)主动识别风险,健全日常监督机制。会计财务部门要利用好大监督平台机制,推动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部财会监督,把资产管理纳入到“大监督”的整体框架中,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形成合力,找准问题节点、卡点、堵点、风险点,提升管理质效。资产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加大日常管理监督力度,把资产清查盘点落到实处,切实摸清家底、查明情况,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严防年年清查、年年出问题。针对各项

9、出租、调剂使用的资产,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资产使用人合法、合规、合理使用和管理资产,保障资产质量。针对资产清查和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要督促资产使用人、使用部门及时整改落实。因使用不当或维护保养不及时产生资产损失或其他违法违纪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使用和管理责任。(四)妥善做好机构改革期间资金和资产管理工作。自机构改革方案出台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我们已逐步完成业务移交、资产清查、档案移交等工作。近期机构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各单位要上下协调一致,做好业务监督指导,全面压实主体责任,严明资产管理纪律要求,稳妥做好改革期间资金和资产管理工作。以前期组织的资产清查为基础,明确资

10、产实物的使用和保管责任人,确保清查结果真实准确、账实相符,保障依法正常履职、资产安全完整。特别是临近年中,要进一步加强资产安全规范使用管理,严防资产损失风险,为下一步按照省委统一部署,组织开展相关资产划转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三、坚持科学治理,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益随着机构改革政策的落地,各单位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创新治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围绕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完善资产规范科学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质量和效率。(一)严把配置入口关,推动资产与预算管理深度融合。要真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对资产配置的全面预算管理,建立预算资金形成资产的全链条管理机制。根据业务需求和履

11、职规划,紧密结合资产存量,从严审核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优先通过调剂存量资产等方式保障配置需求。加强通用资产的配置计划管理,结合各单位、各部门存量资产使用维护情况,逐步建立资产盘活情况与新增资产配置计划挂钩机制,发挥预算资源激励约束作用。确需新增配置资产的,要严格执行资产配置标准,做好前期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决策,合理编制预算,并进一步规范资产采购行为,提升采购效益,确保资产配置的科学性、规范性、经济性,精准匹配业务履职需求。(二)加强资产使用管理,夯实过紧日子管理基础。要落实好资产使用管理责任,规范资产登记入账与出入库管理,定期做好盘点对账,确保账账、账实相符,实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有机统一。加

12、强资产日常运行维护,降低不当损耗,有效延长资产生命周期。积极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定期更新待盘活资产清单,并纳入公物仓集中管理,推进通用资产共享共用,加大资产周转利用力度。进一步完善线上公物仓管理机制,实现全辖待盘活资产信息“一网汇聚”,提高资产盘活效率。未达报废期限的资产原则上不得处置,已达报废期限但仍能使用的资产要充分挖掘功能潜力,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最大程度发挥资产效能。严格控制资产运行中的资源耗费,加强能源节约管理,对低值易耗品也要做到合理利用与风险管控,防止跑冒滴漏,高效保障机关运转。(三)规范资产处置管理,确保处置利用稳妥合规。闲置、低效资产难以内部调配、转换用途的,各单位要组织会计财

13、务、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充分研究论证,坚持集体决策,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有关要求,科学合理制定资产盘活方案。资产处置利用须严格按规定履行审批程序,严禁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经审批同意对外出租、处置的资产,要确保资产价值评估的合理性,坚持公开透明原则,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处置,按照有关财务规定严格管理、上划处置利用收入。经审批同意内部调剂使用的资产应严格控制使用范围,确保用于履行相关职能的需要,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以任何形式用于对外投资或者其他营利用途。严禁借盘活资产名义,对无需处置的资产进行处置或挪作他用,严防国有资产流失。(四)聚焦资产盘活增效,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要有效利用现有服务

14、保障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推进资产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完善资产绩效管理机制。要动态掌握各类资产存量规模结构、使用状况和运行成本,加强各单位、各部门资产数据的汇集整合与分析应用,形成全面完整、真实准确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库,促进资产实物信息和价值信息互联互通,为管理决策、常态化监督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要进一步挖掘资产数据背后的内部管理和业务履职情况,探索开展资产使用和机关运行成本绩效评价,全面反映资产投入产出效益,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推动资金和资产管理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确保财务资源配置源于业务、用于业务,真正实现业财融合,高质量服务保障央行履职与事业发展。同志们,希望在各级党委的鼎力支持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们齐心协力,推动分行资金、资产配置发挥更大的效益,各项业务履职取得新的佳绩,整体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