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050701110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098475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050701110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050701110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050701110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050701110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050701110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0507011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050701110(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庆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说明:1、考查范围为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一、二单元,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答题卷规定位置填写考号、姓名、班级,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交答题卷。第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15小题45分)一、文化常识(6分,每小题3分共6分)1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从格律上看,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又叫古风,它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在字数、句数、押韵和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律诗和绝句就是常见的近体诗形式。B以意逆

2、志是说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有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词作方面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其散文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写下了不少精美的游记、杂记、随笔、文赋类文章,如赤壁赋、游褒禅山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D李白和杜甫分别代表了唐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在风格上,李白的诗清新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判断和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在填词时往往

3、取当前情事,表现艳遇怨慕与离愁别绪,藻丽浓艳,细美婉约,构成“香而软”的风格。 B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的一大成就是民歌的新发展,其中木兰辞叙事与抒情相渗透,细腻与粗犷相融合,代表了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C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D陆游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并发扬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时和后代的文坛上产生了深刻影响。二、古诗文阅读赏析(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一)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完成第3小题。拟行路难 (其四) 鲍 照泻水置

4、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3选出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第一二句作者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从而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B第三句中 “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C第五、六句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让读者从这举杯

5、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D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二)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第4小题。蜀 相 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选出对这首

6、诗的相关内容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其中“柏森森”三个字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B颔联两句“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C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

7、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D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里的“英雄”不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三)阅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完成第5小题。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

8、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5诗人梦游天姥,写看到山上的奇异景色后,又写洞天中的仙人聚会,有什么作用?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幽静的湖月到壮观的海日,从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再到色彩缤纷的神话世界,使诗人苦闷的灵魂得到真正的解放。B写神仙世界的景色壮丽,人物非凡,惊心炫目,光耀夺人,令人迷离恍惚,惊心动魄,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C以天姥洞天的神仙世界,隐喻长安城里的贵族乐园,以神仙世界的难以久留,曲折反映了作者在京城受权贵的排挤,在天上也不得安宁。 D写洞天世界日月灿

9、烂,仙人盛会雍容和睦,意在反衬现实的黑暗,诗人一心遨游仙境,正是表现诗人自己的偾世嫉俗,对丑恶现实的憎恨。 (四)阅读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完成第6小题。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6选出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图。悠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是为了反衬鹿门山中的幽静和诗人内心的伤感、孤独、悲愤。B“忽到庞公栖隐处”的“忽”字是诗人微妙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为大自然所融化,陶醉其中,忘情山水,与自

10、然融为一体的超然境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 C“人向江村”,“余归鹿门”,这样的比照暗含着诗人隐逸的志趣。“岩扉松径”与前句“栖隐处”相照应,是表现隐逸生活典型的意象场景。 D“鹿门月照开烟树”的“开”字将月光照射下,烟雾笼罩的山林由朦胧而清晰地动态过程凸现出来,用词生动,意境全出,暗示了诗人脱离尘世喧嚣,归隐鹿门幽境,心境豁然开朗,怡然自得之情。三、语言运用(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 、 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

11、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家风对家族的传承至关重要。没有淳厚家风,无法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 。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 )只有一种东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年成员分沾,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因此增值那就是让家族所有成员引以为豪的“家风”。家风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家风往往体现在有德望的祖先定下的家训家规中,这些家训家规在中国有着诸多的名称,如“家规”“家矩”“家训”等,若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教”。无形的家风必须依赖有形的家教而得以流传并发扬光

12、大。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名列前茅 深孚众望 危言危行 分崩离析 B出类拔萃 深孚众望 懿行嘉言 分崩离析 C出类拔萃 深负众望 危言危行 土崩瓦解 D名列前茅 深负众望 懿行嘉言 土崩瓦解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 B因为常常瓜分财产而最终罄尽,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 C这种认同感显然不可能是家族财产,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 D家族财产显然不可能是这种认同感,因为财产常常被瓜分而最终罄尽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风是一个影响力

13、和美誉度都好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B家风不但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 C家风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也是一个家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D家风是最为宝贵的一个家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有影响力、有美誉度的家族必备的要素。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分)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

14、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节,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即便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

15、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自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10选出下列对第1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