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毛概案例 6章.tmp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09587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毛概案例 6章.tmp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版毛概案例 6章.tmp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版毛概案例 6章.tmp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版毛概案例 6章.tmp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毛概案例 6章.tm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毛概案例 6章.tmp(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案例1 跑马乡的故事案例呈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在他的回忆录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讲述了1958年10月中旬发生在湖北省当阳县跑马乡的一件事。这个乡党委书记在大会上宣布;11月7日是社会主义结束之日,11月8日是共产主义开始之日。会议开完,大家就上街去拿商店的东西。商店的东西拿完后就去拿别人家的:你的鸡,我可以抓来吃;这个队种的菜,别的队可以随便跑来挖。小孩子也不分你的我的了。只保留一条:老婆还是自己的。这位乡党委书记说:不过这一条还得请示上级。这件事足可见当时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所引起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后果。(顾海良、秦宣;新时期的旗帜)案例讨论:(1)这

2、一件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我们从中应该汲取的教训是什么?案例点评:(1)毛泽东曾讲过“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国情,党就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会犯下各种“左”或右的错误。跑马乡的故事,就是因为当时对我国的国情认识不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缺乏充分认识,急于求成而造成的。(2)经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长时间的思想酝酿,我们党的十三大第一次论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完整地概括和表述了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当前我国国情最基本的概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理论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我们进一步统一思想,为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认清社会主义事业长期性和艰巨性的指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继承和重大发展。认清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是认清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切基本问题的根据。只有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和特征,我们才能够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才能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案例2 新中国的物

4、质基础案例呈现 1949年我国的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26,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农业生产资料购买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48。在农业内部结构上,种植业占825,林牧副渔业仅占175。在种植业中,按产值计,粮食作物又占绝大比重,经济作物分量较小。全国人均占有粮食209公斤,棉花O8公斤,油料48公斤,生猪O11头。 1949年我国钢产量158万吨,是美国的O2、日本的5,不到世界的1,按人均算不过O25公斤多。1952年我国的工业水平实际低于180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国,接近于1910年的俄国,如果按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城市职工809万人,只占全国劳动力的45;

5、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 1949年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大体为100年至200年间。当时我国人均原煤量为59公斤,落后于法国119年、德国109年、英国250年左右、美国160年以上。人均生铁O46公斤,落后于美国190年、法国和德国160年、英国210 年。人均钢产量为O29公斤,落后于美国89年、德国94年、 法国106年、英国120年以上。人均水泥产量为122公斤, 也都落后于这些国家70年至120年左右。(陶文昭:如何讲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教学与研究,2000(1))案例讨论:(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是怎样的? (2)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是什

6、么?案例点评: (1)当时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落后农业国,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处于很不发达的阶段。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对国情的 认识十分清醒,他说: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他还多次指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工农业不发达,科技水平低,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80%以上。这个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是一穷二白。(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也就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7、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我国虽然越过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案例3 艰巨的历史阶段任务案例呈现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是由这个阶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使中国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其中重要的是要实现包含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在内的工业化。在中国要全面实现工业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中国工业的基础很落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工业几乎等于零。在这个基础上起步,将占世界人口近四

8、分之一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历史上发达国的工业化都走过很长的历史时期。英国的工业革命持续了几个世纪;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花费了从一个到几个世纪不等的时间,中国的人口,比现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之和还要多,中国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财力和物力,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即使考虑到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展因素,中国现代化的难度也比这些国家都要大,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没有一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就实现城镇这项任务来说,对中国也极为繁重。西方发达国家现在的农业人口只在总人口中占很小的比例,最多的不超过15,最小的只有微不足道的3。将农业劳动力从占总就业人口的70下降到50,日本花了80

9、年时间,美国花了50年时间。中国要使非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大多数,譬如将农业人口降到总人口的14,就要将5亿至6亿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业领域。这几乎是欧洲的人口之和。如果每年转移相当于加拿大这么大一个国家的总人口数,完全转移这些农业人口还需要半个多世纪,从现在算起也到了21世纪中叶,这还没有考虑到人口的自然增长因素。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化是一个变化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要求不一样。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或者具体地说是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左右。应该说这是一个较低的目标。现在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是这样的水平,而发达国家远远高于这个水平。在21世纪中叶,这些国家肯定

10、在现有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从动态角度,要完成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奚广庆:邓小平理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第98-99页) 案例讨论:(1)现阶段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是什么?(2)这个案例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3)结合案例说明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的意义何在?案例点评:(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使中国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一任务,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

11、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的。中国到20世纪中叶才开始具备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而此时世界发达国家已经有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这就决定了经济文化落后,人口众多的中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成熟的社会主义。(3)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十分重要。首先,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过去,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教训,就是错误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脱离实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结果欲速而不达。强调社会主义初级

12、阶段的长期性,就是要从根本上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要实事求是地去建设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其次,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就要求我们埋头苦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标已经明确,我们就应各司其职,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历史任务。最后,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我们反对好高务远,但也不应灰心丧气。西方国家用几百年所完成的现代化过程只用100年左右就要完成,这就是雄心壮志,正如邓小平“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