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广东省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095272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广东省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广东省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广东省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广东省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广东省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广东省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广东省考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期末教学质量调查问卷八年级语文说明:1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 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分。3 .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一、基础(24分)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1分)(2)可怜身上衣正单,.(白居易卖炭翁)(1分)(3)青树翠蔓,, .(柳宗元小石潭记)(2分)(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大风过后,下雨之前天昏地暗的诗句是: ,(2 分)(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彳i蜀州默写完整

2、。(4分)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 o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n mo()。(2)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r? z a ()的观众的心上。(3)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自 如pa cn ()(4)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 由er yu l o ()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 不见。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水下孤城景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B.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倡创新教育都不应该为了作秀,而应该扎扎实

3、实地进行素质 教育。C.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可是日本文部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试图掩盖战争罪行。 D.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甜食容易致癌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央视朗读者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文化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缘 故。(删去“的缘故”)B.佛山顺德大良的双皮奶味道浓郁,口感香甜,是顺德特有的传统手艺。(将“手艺”改为“美食”)C.能否根治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网瘾症状,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删去“之一”)D.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能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

4、真谛。(删去“在中”)5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对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采桑织布,却能享受到锦衣华服;, ; , 。心 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二、阅读(46分)(一)(1。分)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 之手,骈死于槽相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

5、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由马者()(2)执熊而临之()(3)不以千里称,()7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提出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主要观点,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B.作者描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的句子是:“祇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相之间。”其作用是从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为喻,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 作食马者,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6、之情。D.最后两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句表示反诘语气,后句表示推测语气。(二)(9 分)穆公亡马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报食 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 也。(选自说苑复恩)【注释】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次:次序。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 惠公:晋国国君。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A.亡其骏马/河曲智叟亡

7、 以应B.居三年/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C.此德出而福反,也/其反激之力D.杀马者皆惭而去/停数日,辞 去10 .请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11 .结合全文,说说文章以“ 德出而福反”来总结全文有什么作用? (3分)(三)(10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 影响。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

8、极的出现, 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 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 在以前一直

9、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 的迹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 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

10、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 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 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用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实佐证“板块构造”理论,采用了从本质到现象 的逻辑顺序。8.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 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11、”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陆的分合过程。C第段起过渡作用, 承接上文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引出下文大陆漂移假说。D.由所有大陆板块每隔一定时期汇聚而成的唯一一个主要陆地叫做“泛大陆”。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中“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选文涉及的是地质学和生物学。B.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相吻合,以此佐证它们很早以前可能是一整块陆地,从而说明大陆漂移学说的可能性。C恐龙化石遍布于世界各地,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说明了恐龙迁移能力。D.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 作。14 .第?段说明了什么

12、内容?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4分)(四)(17分)错位之思凸凹(1)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纤长、白皙,但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 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 布面上便血迹斑斑。 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 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 等鞋穿,她要怜惜他们的脚。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 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 手指短粗、 弯曲,即便是抚在平展的几案上,也放不平。(2)然而,现在的她,都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一双丑陋的手却异常灵巧,不仅把 鞋垫纳得精美得让人不忍心穿,还能剪出线条繁复、 构图精细的窗花,让人不忍心往窗上贴。(3)母亲也曾有袅娜的身姿,即便是在硬冷的石头村路上,也走得柔软温暖。但 这个柔美浪漫的身

13、姿,却要负重一一上山背粪肥,下山背苞米和谷黍。渐渐地把腰背驼 了,把腿背撇了,到了现在,即便是走在平阔的街道上,也蹒跚而病,步态老丑,令人 惋惜。(4)她自己打趣道:“怜惜步子,就怜惜不了肚子,身子重了,日子才过得轻松,老天对人是公平的。”(5)她从不自哀、自怜,内心洒满阳光。(6)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光。她 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 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包装盒和啤酒瓶子,且常跟收破烂的小贩计较斤两,眼睛发亮,乐在其中。(7)儿女们碍于虚荣,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却满世 界捡,外人见了,会对我们产生质疑。母亲说,正因为腿脚

14、不灵便了,才需要动,这跟 年轻时不同,年轻时是为了填乎日子,不得不动,现在是为了心里盈满,乐意动。动一 动就满心欢喜,觉得活出了自己。(8)从母亲身上,我想到了什么是岁月。所谓岁月,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过的日子, 这其中的行止,都是被迫的动作,人不能左右,只能顺应,生活的状态就常出现错位。(9)岁月不居,心灵的深处便多了生命的沧桑之感,即面对生活的种种错位,不再 诧异、惊恐,更不再抱怨,而是以豁然的心境泰然处之,随遇而安,一如水里加盐会变 咸,刺破了伤口会流血,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样一来,人就自在了,从被动的顺 应,到主动顺生,最后进入乐生之地,俗生活也有了佛门禅意。(10)儿时的我,即便是瘦

15、小无力,也莫名其妙地觉得强。母亲到山顶的堰田去点种, 我也执意地跟去。(11)堰田离家颇有段路,便装了干粮和水。堰田很窄,正容我与母亲并排点种。起初还与母亲保持相同的节奏,愈到后来愈跟不上母亲的步调了,便被母亲远远地甩在身后。母亲回过头来,看着她气喘吁吁的儿子,怜爱地微笑着。但在我眼里,她的笑疑似 嘲弄,我便愤怒地追赶。到中午,我感到极端的疲乏,筋骨似被抽去。母亲将干粮摊在 地头,我却无一点胃口。这时我总想笑,看到一只蚂蚁爬进地隙里,呵呵地笑;看到一 只小虫在树梢上蠕动,也呵呵地笑。(12) “你是累脱了神经了。”她说。(13)待我把下巴笑酸了,我极想睡上一觉。(14) “你就在干草上仰一会儿吧,但千万别睡着了,四月的风还硬哩。”母亲说。(15)母亲独自点种去了,我依旧在干草上仰着。不让睡,我就仰面望天空。山顶上 的天空没有山树的遮蔽,就显得特别空阔。空阔之上,也无一丝云,就蓝得无边无际。一只苍鹰在上边翱翔,虽然不断振翅,却看不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