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演讲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094116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演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明节演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明节演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清明节演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清明节演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节演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演讲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清明节演讲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醒,它表现着演讲的目标和手段, 演讲的内容和形式。以下是由XX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清明节演讲稿范文,期望能够帮到大家。清明节演讲稿范文一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在春的怀抱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节。清明节是大家缅怀亲人、寄托哀思、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发扬优良传统,发愤学习,立志成才。在这一天,我们来到烈士陵园拜谒那些长眠的英雄。远逝的画面已载入历史,她们英雄的壮举已化作一尊不朽的雕像!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

2、齐聚烈士纪念碑前,阳光下纪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战士仿佛正引领着我们向远方眺望。她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中华民族过去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还是要让我们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不过,在缅怀的同时,也不能忘了,伴随时代的变迁,中国各地正在大力提倡文明、环境保护、健康的祭奠方法,那些封建迷信的祭奠陋习正在逐步消退,我们要以一个文明环境保护的方法,纪念那些革命烈士和亲人。大家能够同家长一起参加清明节祭奠祖先活动。清明节祭奠不是一个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逝去祖先的思念,缅怀她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激励后辈向她们学习,努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国家为清明祭奠设定了法定假日,说明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值得我

3、们提倡、参与、弘扬!大家可利用这次清明节祭奠活动,走进宽广大自然,亲切拥抱大自然,去仔细观察、用心思索、勇于探索,一定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去用心感受阳光的柔媚、清风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烧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过清明节,也有一定的规矩,而我们又该怎样过清明节呢?首先能够追思过清明。我们可还记得,在西安这片土地,有多少英雄的灵魂在静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风在飘荡。我们倡议,经过开展“唱红歌、祭英烈”的方法,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等抒壮志活动,颂扬先烈精神,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科学的节日生活方法。再者是节俭过清明。送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栽上一

4、棵绿树,表示缅怀;点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书写思念我们提倡老人在世时儿女多尽孝,老人逝去时丧事简单处理。而专题是绿色过清明。清明节又名“踏青节”,除祭奠先人外,还有部分放风筝、荡秋千、春游等习俗。在祭奠先人、外出踏青时,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降低鞭炮燃放、焚香烧纸,不抛撒冥币,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保持清洁卫生,共同维护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同学们,请把对国家的报效之情;对先人的报答之意;对亲人的感激之心;用你们文明的行为表示出来吧!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文明行为全部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要共同营造一个文明的城市,创建一个绿色的家园吧!谢谢大家!清明节演讲稿范文二

5、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晨好:有一首诗想必大家全部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提到了中国一个很关键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你们知道今年的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吗?(对,4月5日)清明,既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中国最关键的祭奠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依据旧的习俗,扫墓时,大家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我们刚才所说的清明这首诗所描写的就是古人对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写照。相关清明节的起源,有这么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

6、避迫害,逃亡国外。逃亡期间,她的臣子介子推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她。有一天,重耳逃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饿得连站起来的力气全部没了。介子推见状,跑到远处,用匕首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块肉,煮成肉汤,让重耳喝了。重耳这才恢复了精神。19年后,重耳回晋国做了国君,史称晋文公。她对曾经和她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奖赏,却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极难过,于是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命令军队上山搜索,不过没有找到人。于是有些人提议: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孝子,为顾及母亲安危,一定会走出来的。晋文公就下令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一直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死在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旁。晋文公

7、见状,对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把母子俩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第二年,晋文公和群臣去绵山祭奠。看到那棵老柳树复活了,晋文公走到树前,折下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群臣见了,也全部学着折柳插头。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民间也就有了清明插柳的习俗。到唐朝时,政府将清明节定为国家假日,每十二个月的此时,宫廷就会放假,官府、学校就会休息。唐以后,宋元明清全部将清明节定为假日。今年中国又恢复了这一传统。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古代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其中多数保留至今。清明节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

8、的历史了。每十二个月的清明,大家全部会从五湖四海纷纷赶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洒下一壶热酒,表示对先人的感激之情。而伴随现代社会的发展,清明节这类产生于农耕文化下的传统节日逐步失去了产生时的文化背景,在现在的年轻人眼中可能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其实,清明节在古时有众多的传说和活动。比如古时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步清明节寒食节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通常在寒食节,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节时的活动也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植树、放风筝等。尤其是放风筝,传统清明节时期,大家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的风筝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被称为“神

9、灯”。有些人还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现代的清明节也颇有特色。在上海,每十二个月3月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扫墓踏青活动而且将一直连续到4月份。上海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是当地清明节最有特色的节令食品。不但中国有清明节,世界上其它国家也有类似于“清明节”的节日,比如日本的盂兰盆节,机关企事业放假三天,让远离家乡的人能够回乡祭奠。波兰的“亡人节”更是全家出动,长者点烛,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今年的清明节放假,说明国家开始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了,很快前,清明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21年开始我们不仅能在清明节享受到假期,新的假期制度更是加入了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享受假期的同时,我们必须思索,传统节日对于我们到底意义何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全部有她们特定的传统文化,这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也是凝聚这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关键原因。我们不能将这些传统节日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如端午节只是吃一个棕子、中秋节只是吃30天饼等,假如那样,就失去了这个节日的意义,失去了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失去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