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段说课稿 (2)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093826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段说课稿 (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段说课稿 (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段说课稿 (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段说课稿 (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段说课稿 (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段说课稿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学段说课稿 (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16个单元,第一教学月学习14单元,包括8篇主体课文和4个语文天地。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1、课标对本学段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课标对本学段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1)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95个,其中50个会写。掌握9个常用偏旁的名称,字形,表示的大概意思,能举出例字。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特点,综合运用听读识字和看拼音识字等方法认字,渗透字理识字的方法。巩固拼音,抄写字母和音节。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包括坐姿和握笔的姿势。笔顺要合乎规律,完整地写一个字,而 且是看一笔写一笔。揣摩字形,尽可能地少用橡皮。(2)

2、阅读阅读13篇诗文,背诵5首儿歌及语文天地中的2首古诗。能力借助联想和想象来阅读,利用已知经验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意思。过程与方法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好习惯。(3)写话对写话有兴趣。情感态度开始练习使用学过的字为从说话过渡到写话创造条件。能力(4)口语交际在学习过程中,继续用普通话积极地进行交流,能倾听别人讲话,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语言文明。(5)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继续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如何落实:这些目标,有的是软性的,很难通过以

3、住往的考试形式用分数量化出来,正因为有这个特点,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但这些又是非常重要的,直接涉及到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及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的热情,还涉及到学习的习惯,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条件,所以这也是我们教师研究的重点,还有一些目标是显性的,集中体现在识字、写字和背诵方面,这些要按教材要求严格去做,我们应本着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1)拼音:一上主要是认字母,拼音节,根据拼音,读出生字的读音来,一下呢在这个基础上练习,正确地抄写音节,但不能理解为在四线格上按字母的笔顺写下来,就算是正确抄写了,刚才强调了语文知识的学习一定要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活动,学生

4、抄写音节主要是用来认字,给生字注音这些活动,实际上拼写音节应达到脱离四线格把音节写下来,这样的水平,在写的过程中还要复习巩固上学期学习过后看拼音识字的方法教材把这个任务分阶段来实现,前三个单元,练习抄写字母,46单元练习抄写音节,我们在教学当中,不要任意增加强度,变成学生给生字注音,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另外是分散难点,拉长教程,不要认为这学期的任务是抄写音节,那一开始就要会抄写,一点点的来,这个单元抄写几个字母,下个单元再练习抄写几个字母,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一点都不感觉困难的过程中就完成了。这是一个全学期的任务,在给学生提抄写要求时,要注意,要严的有度,严格要求是对的,但严格要求的目

5、的是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比如说第二单元b,p,m,f的抄写,这个b的小棍伸出多长,伸出上格的1/2,还是1/3,还是顶格,这个严格要求,它的实际意义不大,但对握笔的束缚却很大,那么点儿的小孩,握笔都很难,把握到底的几分这几,实际不写b字母时大一点,小一点能有多大的关系呢,所以我觉的严要严在地方,让孩子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有意义 的练习上,另外在抄写拼音时写带拼音,比如说,第一课元宵节,我们在读课文时哪个字不认识了,可以把拼音抄下来,元旦是一个整体认读音节,ie的发音比较特殊,因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不易区分,我们可以在抄写时,把看拼音认字,练普通话这个任务上,从一上到一下来,另外加强拼音的实际应用

6、。(2)认字,认字按照教材的要求,学生保底必须认识,实际上学生在课文里接触的,在语文活动里是接触的在生活中接触的汉字远比这个数量多,对于字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也就是渗透性在学生学习的活动中是很重要的,要多练认识的拼音活动中落实,这也是最快的识字方法,识字方法也是反复滚,的螺旋上升的,老师不要以为学习了看拼音识字就全部采用这种方法,这要比随文认识慢的多,拿到一篇课文还是采用教师读,教师带读,或掌握快的好学生,给学生明确的读音示范认识偏旁,根据对学生点拨。汉字是有规律的,虽然对孩子来说看拼音识字已经比较熟悉,但是对孩子来讲对于汉字的特点来讲,偏旁的识字是最快的识字方法,又是专家经过反复的研究和实验

7、证明的。然后把单个字抽出来,不要一上来就一篇文章,好你们自学吧,这样对孩子来讲还是太难了点,应该记过听把读音和字形对应起来,实验识字目标,也不要一上来就记单个字,它没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它不能形成联系,也不全形成联想,这个字没有没有实际意义,它不能分解字形,也不能分解偏旁在这种情况下,它学这个字就只能借助拼音了。所以我们还是把提倡学生一个整体的课文,或一段诗歌,整体的印象,然后抽出词语,句子,让学生掌握记熟。然后再把单个多字抽出来认识,就这个听读识字 的方法,我们这个学段还要大量应用在单个汉字认识或复习的时候就可以发挥作用了,还是要用比如让学生说生字的时候,有的学生屡屡出错,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

8、把这个字的拼音写在黑板上,让全班同学来拼读,来加深印象,在写字教学时,应注意的是教材对生字的统计和学生的实际的认字情况是有很大的差异,差异表现在一出一入,所谓出就是学生学过的字他有回生的情况,因为它复现率低,这个字在这篇课文里学过,但是他后面没有反复出现,所以他就忘了,这些字他掌握的数量就比教材统计的少。但在另一方面,他掌握的汉字,又可能比教材出现的统计的生字多,因为他生活的环境就是母语的环境,到处都是汉字,加上课文里没有渗透性的识字,所以实际的识字量又比教材统计的多,既然是这样,我们就应该从实际出发,不能从本本主义,怎么统计的就怎么教学。比如说一篇课文有10个生字,我们就应该统计一下,究竟有

9、哪些字学生都认识,象立、田、云这些学生都认识了,就属于在教学上不费时间不费精力的字了。还有一些是部分学生认识了,另一部分不认识,或者是这些字是在词语里认识,但拿出来就不认识了,半生不熟的字,还有一些是完全的生字,也没听说过也没见过,这些不同情况的生字,我们就要分类处理,学生完全掌握的一带而过,部分学生掌握的由会的教不会的。半生不熟的加强练习,没有必要从头开始,完全不熟的要加大力度。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避免无效 的劳动,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老师一定要舍得在课前一两分钟做调杳研究,找两个中等学生到老师这里念念,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利用学生差异来推动学生识字,把差异视为资源

10、利用起来。教材后的常用偏旁表应随着教学进度填写进去,不断补充例字,还可以让学生填写例字,不能集中突击完成,这样既花费力气,效果又不好,(3)写字:每个单元语文天地的第一项,都是对写字的指导,写字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必须在课上进行,不要因为教学任务过多,而把它挤到课下,因为在课堂上老师就可以关注学生写的过程,写的习惯,发现问题就可以进行指导,如果放到课下,老师只能看到学生一个写的结果,这样做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另外学生是通过写的实践来提高的,应重视学生揣摩的习惯,不要过多的做一些规则性的讲解。写对和写好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教学时应分两个阶段走,先写对再写好,这样也可以避免经常使用橡皮教师在批改作业

11、时,应以学生最后写的一两个字为准,这样要求比较合理,有利于学生运动在写字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所以说写字时要做到严而不死,写字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教学时可以加强组词,造句的书写练习。良好的写字习惯时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在学生动笔写字之前,先让学生集体背一遍“三个一”,然后再进行自我检查再动笔,或者指定检查员来提醒全班同学的写字姿式。这个提醒可以按排在写字前或写字中,还有的教师提出更具体的要求,除了三个一以外,还提醒学生头要正,身要真,脚放平,不管使用什么校方法,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尤其是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纠正。(4):阅读:整套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都贯穿了一个思想,就是希

12、望学生在小学阶段扩大阅读量,阅读时重在积累,因为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打开视野,一年级下册的孩子,正在形成阅读能力,就是他怎么样看着抽象 的文字符号,通过阅读变成有意义的内容,这个过程学生是受到很多限制的,过去我们总是追求讲深讲透,但实际上教师讲深讲透不等同于学生就理解深了体会透了,所以对孩子阅读不要提过多的要求,只要依据课标精神就可以了,这个时候的儿童机械记忆力是最强,俗话说少年读书如刀刻,教师应不遗余力的让他们多读多背,是他们在读和背的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另外积累是低年级阅读的最重要目标,一味的烦琐的分析,超越了学生的理解水平,学生只会感

13、到苦燥,日久天长就会丧失所以低年级的阅读大量的是读,熟读,诵读,表演读,这些都应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比较低,在阅读教学中应着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教学时,应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一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逐步从自已的所知,所感,所想走向课文,想象力不是胡想,瞎编,在阅读当中是一种再现阶段的能力,就是看着抽象的文字符合,要把它还原成生活中实际的情况,低年级在还原刊受到经验的限制,于文本有差别,但必须做这件事,比如:第三单元,春天,语文天地里的金钥匙提到,你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眼前就一定要有红花绿草的形象,就再现了这种情境,念到这个地方时就有欣喜快乐的心

14、情,所以想象力是搭建从学生已知到文本之间的一个桥梁,在阅读课中多进行朗读训练,他是低年级阅读的主要方式,朗读包括哪些形式呢?首先是指读,这是学生的阅读的一个过渡阶段,还可以带读,教师带读,学生带读,都可以但这两种方式,都只适用于学生认读阶段,是以认字为目的的读,在认读阶段不要让学生把书立起来这样很难做到字音与汉写的对应,还有小声朗读容易被忽略,老师带读后就让学生大声朗读,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发声很洪亮的时候,他就没有精力,没有心情去品哪个字了,所以要给学生一个小声朗读的过程,他可以把读不顺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琢磨琢磨到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以品味课文内容,这个环节很重要,希望教师在指导阅读时不要跃

15、这个环节,朗读还可以齐读,范读,分角色读,个别读,个具体使用哪种形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来按排,比如在教学中穿插的重点句段的朗读,当学生已经疲倦,涣散时,可采用齐读振奋一下精神。(5)写话学生学写字的目的是为了书面表达,我们教师在写话时要做到高起点低要求,努力激发学生写的兴趣,从多方面创设情境,引个头,扶一把,比如第一单元的续编谜语,第二单元的仿写水乡歌,第四单元的对老树还能提那些问题。学生有不会写的字先空着,可以采用画图、注拼音、请家长或老师填上等办法,不要因为有不会写的字而压制学生表达的欲望。(6)口语交际教师要精心创设交际的情境,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境的图画,制作必要

16、的道具,展播影像资料、录音等,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交际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交际不光是说,还要听,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2、本学段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课文编选指导思想是“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重视课文的文化“含金量”,注重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除了顾及文体、儿童兴趣、知识等方面,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这样考虑的:1、元宵节了解中国民族文化风俗(歌谣、元宵、对联、花灯、灯谜等)2、家园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3、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 4、植物热爱自然,了解植物及一些生长知识。本册教材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或情境,以主题单元作为教材的呈现方式。重视体现语文课程的理念。在结构上,以人文主题选文、组织、安排,将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