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月清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09254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月清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月清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月清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月清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月清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月清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月清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下册语文月清试卷一、基础知识(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呓语(y) 坎肩(kn) 恐吓(h) 充塞(s)B聒噪(gu) 渊薮(shu) 醋栗(l) 捋起(lu)C阔绰(chu) 羼水(chn) 一泓(hng) 臊子(so)D相公(xing) 蜥蜴(x) 蘸水(zhn) 颟顸(mn hn)2下列词语字型错误的一项(3分)( )A、倾侧 唯唯连声 群响毕绝 无精打采B、俯瞰 纹丝不动 气喘吁吁 栩栩如生C、酒肆 死心踏地 失之交臂 力挽狂澜D、情愫 察言观色 全神贯注 不屑置辩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

2、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4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他的小说孔乙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B、范进中举节选自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贯穿本文的主题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C、小说散步,通过一家四口一起散步的寻常事,表达了浓郁的亲情。其作者是莫怀戚。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变色

3、龙以自然界中的变色龙来比喻在处理狗咬人过程中不断出尔反尔、自食其言的奥楚篾洛夫。 5、按课文填空(10分) (1)陋室铭中表现作者交往不俗的句子是: , 。(2)池鹤中表现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的句子: , 。 (3)范仲淹的渔家傲中写出思乡与报国的矛盾的句子: , 。 (4)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评说文学,称赞自己的文学风格的诗句是 , 。(5)敬业与乐业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 ,乐以忘忧, 。6名著阅读。(5分)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

4、请写出其绰号,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及其性格。二、现代文阅读理解(共24分)(一)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课文选段,完成下题。(共12分)【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5、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

6、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7、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乙】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8、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

7、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9、通过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渗透出几缕“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理由。(3分)10、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多答按第(1)题评分。)(3分)(1)【甲】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酒客们对孔乙己的“笑”,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这些言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乙】文中不止一次写到范进中举后的“笑”,你怎样看待范进的这些言行?请简要谈谈你对“笑”的理解。(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以下试题。(12分)冬天过去了坎坷中的记忆最难忘却。

8、那年冬天,弟弟患了急性肾炎。于是,父亲东拼西凑弄了些钱,每日背着弟弟去乡卫生院治疗。数九寒天,风雪交加,空着手走路尚且艰难,更何况父亲要背着十来岁的弟弟翻山越岭走上二十余里路。有几次,一不小心陷进雪坑,父亲是背着弟弟慢慢爬上来的;寒风袭来,怕弟弟冻着,父亲又脱下自己的棉袄,裹在弟弟身上。一连几个月啊。有一天,我跟在父亲后面当帮手。回来时,父亲放下背上的弟弟,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歇息,望着积雪逐渐消融而变得花白了的山野,他喃喃地说:“冬天快过去了。”已经懂事的我,此时,仿佛忽然走进了父亲的内心。是的,冰雪遍地的冬天对于贫弱的家庭是严酷的,孩子御寒的冬衣、屋内取暖的柴火、全家人充饥的饭食,哪一样都操碎

9、了父母的心。这个季节,他们就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让我们围着取暖。我多渴望冬天快过去啊。望着疲惫地坐在冰凉的山石上的父亲,正值中年的他已经生出了许多白发。此情此景永久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还是一个冬季。有天早上,我磨蹭着没去上学。饭票前天就用完了,家里无米让我背到学校换饭票;借给我饭票的同学家里同样拮据。因此,今天去学校,不仅自己肚皮打发不了,也无法面对帮助过我的同学。父亲得知,喉头蠕动一下,手抚在的头上,说“你先去上学,我不会让你挨饿的。”果然,中午时父亲扛着一袋米赶到学校来了。他脚步沉重地走在冬天的残雪里,老远就听到他的喘息声。我跟在他后面,几次要帮他一把,都被他拒绝了:“不用不用,你人还小

10、,扛不动。”望着父亲被压得弯弯的腰,我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后来知道,这袋米是父亲向好几个亲威家借来的,他天蒙蒙亮就出门了。到食堂称过米,父亲把换得的饭票交给我:“快去买饭吃吧,饿坏了。”我要父亲一起吃,他无论怎样都不同意,说要赶回去,到家三十里的路呢。走几步,他又回过头来,伸出手将我松开的一粒纽扣扣好,对我说:“熬一熬,冬天快过去了。”我看到,父亲帮我扣纽扣的手在微微发抖,我的鼻子一酸,不知该说什么,朝他点点头。目送着父亲朝校门口走去,我忽然看到,他肩上有一片白渍渍的印迹,那是刚才扛米袋子时留下的灰。我张张嘴想喊住他,帮他拍掉,他已走远了父亲不是个文化人,说不出什么思想深刻的话语。但那句“冬天快

11、过去了”的喃喃自语,胜过我读过的任何诗句, 。去年春节期间回故乡,又逢大雪。中午,屋檐在阳光下滴答落水。父亲望着屋外,对绕膝的满堂孙辈吆喝着:“出太阳啦,出去玩吧。冬天过去了。”父亲的话使我一下子生出万千感慨。今天的生活已经彻底告别了“冬天”,与年少时相比,即使用四季如春来形容也不过分,但父亲教给我们的“熬过冬天”的体验使我终身难忘。有了这样的体验,其实就是拥有了一种力量啊。感谢你,父亲。11、分别用不超过10个字概括本文详写的两件事。(4分)(1)_ 。 (2)_。 12、根据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完成下列问题。(3分)写出“冬天快过去了”的含义:_写出“冬天过去了” 的含义:_在第节文字的横线

12、上补写一两句话,写出父亲的话对我的影响。注意前后文语言的顺畅。_ 13、请用 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最好的描写片段,并在下面说说好在哪里。(3分)14、说说你对第节中“把自己像柴火一样点燃”这句话的含义的理解。(2分)四、文言文阅读及诗歌鉴赏(20分)(一)阅读口技完成下题(16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

13、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分)会宾客大宴 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两股战战 不能名其一处 几欲先走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